索引号: | 2951424/2025-61738 | ||
组配分类: | 教育 | 主题分类: | 科技、教育/教育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体裁分类: | 其他 |
发布机构: | 区教育局(区体育局) | 成文日期: | 2025-03-19 |
2025年江北区中小学德育工作要点
2025年全区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思想引领、夯实根基,坚持铸魂育人、以文化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努力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加强思想引领筑牢根基
1.扎实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依托诵读、绘画、读书征文等青少年听得懂、学得会、做得到的活动形式,深入开展“学习新思想 做好接班人”“童心向党”“新时代好少年”等系列活动。持续深化“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广泛开展“心中有祖国·心中有他人”“我的家乡在‘浙’里”“我和宁波这座城”“中华亲子说”等系列教育活动。
2.持续推进中小学思政课建设。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让“讲好道理”贯穿各个学段思政课。注重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画卷中书写江北“北岸·星火”大思政文章,用好宁波“四明传习”大思政平台,项目化开发“思政金课”“思政读本”等思政课品牌,打造江北“行走的思政课堂”。挖掘本土慈孝文化、红色文化等资源,用好《游学慈孝江北》系列德育课程,创新“真理的力量”沉浸式红色教育,引导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立下青春报国志。
二、增强德育队伍建设
3.提升班主任队伍建设水平。充分发挥“北岸明德”班主任队伍建设机制优势,高质量推进江北区中小学班主任专业化“全景式”发展体系建构,健全名班主任培养体系,开展骨干班主任研修活动,做好首席班主任考核工作。提升研训赛水平,组织班主任基本功大赛集训,开展江北区新秀班主任评选工作,扩大班主任工作影响力。
4.加强家庭教育指导队伍建设。面向中小学家长、教师组织家庭教育指导专项职业能力培训,鼓励考取人社部门家庭教育专项职业能力或家庭教育指导师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进一步提升教师及家长家庭教育素养和水平。扩容提升江北区家庭教育指导专家团队,不断丰富线上线下教育课程,巡回进校园进社区开展宣讲。
三、全面加强学生成长指导
5.持续推进学生成长指导中心建设。推进江北区学生成长指导中心和分中心建设,加强与卫健部门、专科医院的合作,着力提高心理健康服务的规范化、可及性和辐射力,培育学校、特色课程共建基地的建设,努力形成卓有成效、具有一定影响力辐射力的学生成长指导工作的经验和品牌。
6.持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持续构建护航学生健康成长全流程网格化工作长效机制,以数字化手段推进“心网格”规范建设和能力提升。建立区级医教协作心理救援队,举办中小学心理健康活动节,承办“幸福巴士”系列活动。进一步加强对心理高危学生的综合性干预,发挥区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辅导中心的缓冲作用,提高心理危机转介的顺畅度;分层分类开展教师心育能力全员培训,重点提升心理专兼职教师的危机干预能力,普通教师的危机识别能力与家校沟通能力,加快推进全区心理健康教师 ABC 证培训工作。
7.积极推进协同育人“教联体”建设。加强制度建设,出台《江北区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方案》,着力建立协同共育工作机制,深化部门协作,构建区校两级工作体系。持续推进学校家长学校规范化、数字化、现代化建设。充分发挥江北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的作用,开展家庭教育问题咨询,组织家校共育、亲子互动、视频栏目展播等活动,努力形成具有辨识度的区域家庭教育工作品牌。
8.不断深化青少年学生阅读行动。完善各学段阅读服务体系,提高“书香校园”建设水平,建立健全青少年学生阅读激励机制。积极组织参加2025年宁波市中小学读书节。以教育系统师资资源、图书馆资源、课程资源为依托,深入渗透服务,进一步完善青少年阅读推广体系。
9.扎实推进研学旅行工作。使用区本研学教材《游学慈孝江北(2024版)》,将研学前的导学、过程体验、评价与反馈相统一。使用“宁波研学旅行”平台,加强对研学旅行的规范化、数字化管理。组织参加宁波市研学旅行课程设计大赛和暑假“优秀夏令营”案例评选活动。
四、坚持以文化人优化环境
10.深化文明校园建设。认真贯彻《宁波市文明校园创建管理办法》,根据测评细则要求,持续抓好文明校园创建工作,持续推进“文明校园·创建有我”师生共创共享行动,组织“展示校园风采·弘扬校园文化”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加强校园文明创建工作的宣传报道,积极营造文明校园氛围,不定期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工作检查督导,不断提升文明校园创建工作实效。
11.强化校园文化建设。指导中小学校在办学治校历程中凝练、发展校园文化,加强校史馆、荣誉室建设,积极培育具有学校特色的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组织开展建校百年以上中小学校校史征集活动。以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等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为载体,组织开展师生广泛参与的“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挖掘节日文化内涵,深化青少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认同,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
12.防范抵御宗教渗透。严格落实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的法律规范,严防宗教利用开学迎新、毕业实习、慈善支教、节假日、课外培训、合作办学、研学等向校园和师生非法渗透,排查整改校园周边宗教非法活动场所,坚决阻断宗教向校园渗透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