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780425789/2023-53983
文  号: 北区建函〔2023〕9号 组配分类: 人大建议
发布机构:
有效
江北区住建局
主题分类: 城乡建设(含住房)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体裁分类:
成文日期: 2023-07-12 发布日期: 2023-07-12
关于江北区第十二届人大第二次会议第65号建议的答复函

北区建函〔2023〕9号

赵卓代表:

您在江北区十二届人大第二次会议上提交的《关于进一步优化江北区综合交通体系的建议》已收悉。我局高度重视综合交通体系建设,考虑到江北区综合交通体系涉及部门众多,经征求市交通运输局、区铁路建设管理服务中心、自然资源和规划江北分局意见后,研究讨论您提出的问题,充分肯定您提出的意见、建议。现将办理结果答复如下:

一、铁路方面

(一)关于适当提升庄桥火车站的枢纽地位,增加停靠车次的建议。经区铁路建设管理服务中心介绍,目前庄桥火车站运行列车5趟,南至温州、福州、北至南京、连云港。为优化铁路开行结构,铁路部门根据车站客流量不定期进行调图,进而提升铁路客运能力。下一步我区将借助通苏嘉甬铁路建设契机,通过区铁路建设管理服务中心积极与上级铁路部门对接,争取增加停靠车次,以方便江北区域的市民对外出行。

(二)加快推进庄桥站、慈城站办理城际列车客运作业的建议。宁波至余姚城际列车的开通,便利了两地居民的出行,设置慈城、庄桥城际列车站可增加出行方式的选择。经区铁路建设管理服务中心介绍,目前庄桥站已完成工可批复,慈城站经市城际公司推进,已于2022年完成了项目初步设计批复,慈城站的改建需市区两级明确建设后可开展站房及线路改建工程。对于慈城、庄桥设站工作,经研究目前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设计的慈城—宁波站段城际列车与轨道交通4号线存在重合。2020年年底开通的宁波轨道4号线,途经慈城、洪塘、庄桥、宁波站、东钱湖等,从西北到东南,穿过宁波中心城区,全长35.95公里,共有25站,部分线路、站点与设计的城际慈城至宁波站段重合。

2、开通运营城际,据初步测算,慈城站改造费用需3亿元,余姚至宁波城际前期投入5.7亿元和今后每年运营亏损约5000多万元,且亏损费用会随着站点和运营里程的增加而增加。现余姚城际运营模式是宁波市和余姚市二级负担,同理如开通慈城站,我区需要分担改造费、前期投入费和今后亏损费。

3、据了解庄桥站存在城际列车与高铁二选一问题。相比城际列车,高铁出行的距离及跨度都优于城际列车,庄桥站高铁对江北区、对周边居民出行作用更大,更受居民欢迎。

下步我区将通过区铁路建设管理服务中心积极与上级铁路部门对接,建议慈城站、庄桥城际站在下一阶段中期研究中予以考虑。

(三)关于论证在白沙支线上开通市域通勤列车或旅游观光列车可行性的建议。萧甬铁路责任有限公司的回复是:白沙支线作为货运专用线,主要负责军用机场物资运送,目前白沙线现有设施设备,不具备客运条件。

二、内河航道方面

1.杭甬运河宁波段复线。从市交通局了解得知,2022年11月1日,宁波市城市规划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审议了《杭甬运河宁波段中心城区外围通道选线研究》,会议明确原大通方案沿线建设条件发生了重大变化,无法适应宁波城市的发展,已不再具备建设杭甬运河条件。会议原则同意杭州湾复线方案作为下阶段深化研究方案。随后,市交通局等部门立即开展复线方案预可行性研究等工作。

规划的杭甬运河宁波段复线方案,主要利用杭州湾围垦区现状一线海塘护塘河和排涝通道建设,按内河限制性三级航道通航标准(兼顾2000吨级船舶通航),起自甬绍交界,终于高背浦闸,航道长86km。未来的杭甬运河将不再引入甬江,穿越姚江新城、湾头片区、甬江科创等重点片区。

由于方案的变更,杭州湾复线方案将替代原先规划控制的大通方案,将不再对湾头、压赛堰、文创港等片区的路网体系及地块开发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下步相关片区的开发建设规划将由自然资源和规划江北分局重新进行研究,可以联合市资规会同市住建、市水利、市交通等相关部门共同规划论证后确定。

2.慈江的航道等级。慈江曾是浙东运河的辅助航道,河道自宋代起经过人工整修,成为船只避开姚江航道潮汐影响的辅助航道,可再经由中大河(又称慈东后江)抵达镇海后出海,为杭甬运河乙线航道。自姚江大闸建成运行以来,慈江一直未通航,目前现状按部分7级航道、部分等外航道(7+级)进行控制。

三、轨道交通方面

(一)关于增强11号线和12号线的城市轨道功能的建议。从区铁路建设管理服务中心了解,宁波市轨道交通集团于2021年5月启动轨道交通新一轮建设前期研究项目,根据《关于推动都市圈市域(郊)铁路加快发展的意见》(国办函〔2020〕116号)文件精神,宁波市新一轮轨道交通规划主要是连接都市圈中心城市城区和周边城镇组团,为通勤客流提供快速度、大运量、公交化运输服务的市域(郊)铁路系统为主,列车设计速度为100—160公里/小时,服务都市区(半径60~80公里)。区铁路建设管理服务中心经咨询市轨道交通集团委托的本次新一轮轨道线网规划前期工作实施单位,规划新增的11、12号线,在中心城外围为市域(郊)铁路承担中心城市城区和周边城镇组团快速联系功能;下步我们将通过区铁路建设管理服务中心与市轨道交通集团协调对接,在11、12号线中心城内部未来建成后考虑小交路运营,发挥城市轨道交通的功能,具体站点的折返条件需根据后续工程条件和运营需求研究考虑。

(二)关于尽快细化11号线慈城站的线站方案的建议。经区铁路建设管理服务中心咨询市轨道交通集团委托的本次新一轮轨道线网规划前期工作实施单位,4号线慈城站、萧甬铁路慈城站换乘的具体方案需待新一轮轨道线网规划获批后,在后续的建设规划、工可阶段中详细研究。同时明确为加强慈城新城片区轨道线网覆盖,规划将现批复的轨道8号线向西延伸,重点辐射慈城新城片区,有效支撑新城开发建设。

四、快速路方面

(一)关于将公园大道快速路继续东延至九龙大道快速路的建议。根据在编的《宁波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2021-2035年)》和《宁波市江北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公园大道和九龙大道与机场路、北环西路等纳入快速路系统。目前从市住建局相关部门了解,最新的公园大道研究方案,江北段位于慈江南侧,分别以慈孝大道、宁波大道为节点,以“高架+地面(含隧道)+高架”的形式,终于机场路高架。由于快速路建设实施主体在市住建局,您在建议中要求将公园大道快速路继续东延至九龙大道快速,具体方案将在下一阶段研究论证后确定,我局将积极配合做好相关服务工作。

(二)关于将九龙大道快速路适当调整线位后接入北外环的建议。九龙大道南起北外环快速路,北接东海大道,全长15.7公里,是中心城区“四横五纵九联”快速路网中的“一纵”,目前从市住建局了解,正在实施路段为文诚中路—龙都北路(长约11.3公里,含绕城高速以南涉轨部分下部结构预埋段长约5.2公里,绕城高速—龙都北路长约6.1公里)。您在建议中建议将九龙大道在永茂西路以南段调整线位,改接现状压塞堰路,并设置互通立交,避开机场限高区的要求,由于需要和部队等方面进行相关论证,市住建局相关部门将在下一阶段研究论证后确定具体方案,我局将积极对接市级相关职能部门继续做江北区综合交通体系的研究工作,争取规划早日落地。

最后,感谢您对交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恳请以后多提宝贵意见。

                                                                                                                                                                                                                               宁波市江北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23年5月15日

(联系人:应方平,联系电话:13605744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