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2951424/2022-52606
文  号: 组配分类: 政协提案
发布机构:
有效
区教育局(区体育局)
主题分类: 教育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体裁分类: 答复
成文日期: 2022-05-05 发布日期: 2022-05-05
江北区教育局关于区政协六届一次会议第164号提案的答复

戚缪笛委员:

您好!您在区政协六届一次会议提交的《关于促成江北区青少年艺术实践平台搭建的建议》,我们收到。我局领导十分重视,对您提出的问题专门研究,并组织人员进行了认真办理,现将办理结果答复如下:

区教育局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艺术素养、艺术活动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一、夯实基础,规范开展中小学校艺术工作。一是严格落实国家课程计划。我区各中小学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按照课程标准开齐开足音乐、美术等艺术课程。小学1-6年级,每班的音乐、美术课每周各2课时;初中7-9年级,每班的音乐、美术每周各1课时。各学校均按照规定选用国家审定通过的音乐、美术教材,按照标准内容进行教学,通过平时课堂、活动表现评价与期末阶段考核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学生的艺术学习情况进行考核,较好地实现艺术教育课程目标。二是稳步推进师资建设,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按照规定配齐配足艺术教师。在学校核定的总编制内,按照课时数和班级数配齐配足音乐教师,满足学校音乐教学需求。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我区以建设一支师德高、技能强的专职艺术教师为目标,每年通过省师训项目、优质课评比、教研活动等途径,抓实艺术教师专业素质培训工作,不断优化教师专业结构,努力满足学校社团活动开展的专业课程需求。在培训工作中,我们也十分注重团队合作精神,以学校教研组为单位,通过结对名师、结对名校及观摩各类课程教学等方式,积极打造一支具有先进教育理念,有较强课堂教学能力和组织、辅导艺术活动的骨干教师队伍。三是规范艺术教育管理,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加强教学管理,认真组织实施艺术素质测评。结合课改,组织开展课堂教学研讨和集体备课,区教研室加大对艺术教学听课和备课检查力度,及时了解艺术教学动态,综合分析教学现状,查找问题并及时改进。认真组织实施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工作,完成艺术测评覆盖率100%。按照教育部、省教育厅的有关要求,建立中小学艺术教育测评制度,及时推广典型经验,不断提高艺术测评工作质量,推进学校艺术教育改革和发展。加强对学校艺术教育自评工作指导,将自评工作纳入校长考核,认真总结辖区内中小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状况,形成客观、真实的学校艺术教育年度发展工作报告,为学校艺术教育改革提供事实依据和数据支撑。

二、凸显个性,全力促进中小学艺术活动。一是积极推进校本课程建设。我区各中小学十分重视自主拓展课和艺术校本课建设,利用当地文化资源,开发了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地方性艺术课程,让学校的课程更丰富、更灵动,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例如:江北中学充分结合传统优秀文化特色,编撰非遗文化课程,设置剪纸、香包、盘扣、舞龙、景泰蓝、陶艺等课程,庄桥中学开设和美之声、舞动青春、翰墨书香、缤纷纸艺等契合学校办学理念的艺术课程,惠贞书院初中部继续延续学校艺术课程特色,将摄影、书法、绘画、交响乐课程做精做优。怡江小学开发了腰鼓队和威风锣鼓队,编写了腰鼓课程纲要和教材,录制了教学光盘。宁波大学附属学校成为宁波大学(舞龙、舞狮、青瓷、剪纸等民间艺术项目)汉语国际实践基地。费市小学挖掘退休教师资源,邀请关工委老师每周四来为学生上剪纸课。另外各学校总结提炼艺术校本课程。如育才实验《甬剧》地方课程荣获浙江省精品课程;中城小学利用新型微电影技术开设的《会生会色微电影》、《信芳京剧》课程;江北外国语艺术学校根据本校特点开设的《艺术天地》课程,妙山小学的《田园拾取》,江北中心小学《水墨画》;惠贞书院《交响乐》;江北中学《合唱节》、庄桥中学《缤纷剪纸》,《和美合唱》,《汉舞艺术》,《翰墨书香》等,艺术校本课程的推广,深受学生和家长的好评。二是发展艺术社团,打造精品文化。近年来,随着社团文化和音乐“节”文化的发展,使校园艺术精品文化悄然形成。每个社团都有固定的时间和场地开展,配有相关艺术教师指导,邀请合唱、器乐专业指导老师进校指导,做到每周有训练。例如江北中心小学确立“1+4”训练模式即“一教四辅导”教学模式,即一周一次专业课和四次陪练课,在全校选拔具有一定演奏基础的学生参加乐团,成立校管弦乐团和民乐团,聘请宁波交响乐团的演奏员为常任指挥,每周进行2小时专业训练,两大社团定期进行专业培训并组织各种音乐活动,承担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公益演出,参加各级各类艺术比赛等。全区中小学校各类社团通过月月有提高,学期有成果的模式,形成了一批独具特色的精品社团,有不少社团在省、市甚至国家级获得多项荣誉,还有不少社团在央视、宁波电视台等各大媒体中竞相报道。例如:江北中心小学交响乐团于2020年、2021年连续荣获省艺术节合奏比赛金奖;江北中学“Rainbow”合唱团曾多次在省、市合唱比赛中斩获奖牌,并在宁波音乐厅举行“你唱我和燃亮彩虹”合唱专场音乐会。三是以艺术节活动为基础,力争全员参与。校园艺术节是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重点活动,是展示师生良好艺术素养的舞台,也是提升学校艺术文化氛围的重要途径,各校每年举行一到两次大型校园艺术活动。每年上半年举办全区性的合唱、舞蹈、课堂乐器、美术、书法等赛事活动;下半年组织开展校园艺术节赛事活动。截至目前,学校艺术节活动已成为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一张名片。营造节日氛围,丰富活动内容。各中小学结合自身条件,将艺术教育与德育工作相结合,与重大节假日活动相结合如“欢庆六一暨读书节活动”,举办声乐、舞蹈、器乐等专场表演,开展现场绘画、书画摄影等作品展,观看诵读演讲、话剧表演等表演活动,对学生进行艺术熏陶和思想文化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节日”文化丰富艺术活动内容,引导学生感受艺术之美。

三、特色合作,搭建丰富多样的艺术实践平台。依托各类团属青年实践阵地、区群众艺术活动平台等阵地积极搭建青少年校外艺术实践平台。一是不断完善“启蒙+实践”两套特色菜单、6项艺术主题课程,“线上+线下”普及高雅艺术。团区委指导两大校外教育基地——宗瑞青少年宫和江北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将艺术实践纳入课后教育课程中,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兴趣爱好的青少年定制教学内容,以菜单式的服务形式和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为辖区中小学生打造少儿茶艺、舞蹈、声乐、乐器、绘画、戏曲等主题丰富、生动有趣的艺术实践课堂。二是利用好寒暑假时段,强化团属阵地作用。团区委利用好校外少工委、青年之家、青少年活动中心等阵地,结合各街道镇实际情况,积极举办“小候鸟”托管班、研学夏令营、流动青少年宫等假期公益课堂,组织号召教师、社工、大学生等各领域志愿者,为辖区青少年提供艺术赏析、兴趣爱好培养等实践活动,为有需要的社区青少年提供多样化服务,打造社区青少年的艺术实践“能量站”。仅2021年暑假,约有200名志愿者参与,开展各类艺术实践活动190余场,累计服务青少年2000余人次。三是整合社会资源,引入优质师资团队力量,不断加强我区青少年艺术实践平台的专业力量。2021年4月,联合区有关部门,开展了江北区首届少儿书画展评活动,邀请美术教育名师、区书法家协会和美术家协会的艺术家组成专家评审团,以主题契合度、表达准确性和艺术性、原创性、真实性等综合角度对收到的1407件青少年作品评选,并对优秀作品进行装裱展览。2021年8月,引进成立于2015年的“小飞梦”合唱团,由宁波市合唱协会副主席张杰老师担任艺术总监和指挥,通过视唱练耳训练帮助孩子们建立正确的音准和听辨能力。经过面试新录取了18名青少年加入“小飞梦”,接受声乐表演、和声训练等专业指导,同时定期邀请国内著名合唱专家为孩子们授课。四是结合江北区“北岸文化艺术节”或文化惠民工程等群众文化活动,区文旅局为青少年艺术人才提供公益性的交流、展示、实践平台,有利于青少年艺术教育的健康成长;依托江北区“一人一艺”全民艺术普及工程,提供师资力量支持,面向青少年开展艺术门类的讲座、培训等,培养艺术兴趣爱好,普及高雅艺术,提高艺术欣赏力。

下步,我们将从专家培训和课后拓展两方面促进青少年艺术平台搭建。一方面将继续做好高水准专家邀请工作。借助宁波市合唱协会、宁波市交响乐团等专业平台邀请专家进校指导,邀请中央音乐学院、华中师范大学等高等艺术院校知名教授为区域内教师、学生做专业指导。例如借助“中央音乐学院乡村音乐教室”,打造“3点半课堂”,为我区中小学音乐教师开设课程,本学年准备分两个学期开展,每学期16课时,每课时45分钟,以远程视频和播放课件的方式授课。同时,不断充实扩大“小飞梦”合唱团专业指导老师。平时合唱团的常驻专家为宁波市合唱协会副主席张杰老师。今年计划邀请专家两位,分别是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合唱艺术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艺术硕士教学指导委员会会员、中国合唱协会副理事长田晓宝博士;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教授、天津交响乐团常任指挥、北京爱乐合唱团艺术总监、中国合唱协会副理事长杨力老师等。

另一方面,将继续做好校外培训机构“进校园”工作。按照上级要求,落实好校外培训机构“准入”机制,规定进校机构在具备相关培训资质的基础上,设定培训方案、师资力量、特色亮点、机构规范、服务意识、服务响应等6大项评分标准。委托第三方组织评标团队,确保公正公平,选出符合规定的培训机构进入“校外培训机构资源库”,2021年选出40家机构,下步,将逐步扩大音体美等艺术类机构的比重。学校根据自身特色发展需求,从资源库中选择机构,在课后服务时段开设相关课程。学生根据学校提供的课程“菜单”,自主、自愿选择报名。学校通过多样化的课后服务不断补充和延伸日常教学,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

同时,继续按规定开展好艺术课程,培育优良艺术师资,规范艺术管理;推进艺术课程校本化,打造个性化、特色化艺术社团;全方位开展艺术节系列活动,开展主题化艺术培养;加强艺术志愿者队伍培养,挖掘社会资源充实艺术教育。并在此基础上,各学校不断营造浓厚的文化艺术环境,学校对自然景观、文化艺术设施及宣传画册等每景每物,都进行仔细斟酌和科学合理布置。设置艺术长廊、体艺馆等活动场地,红领巾广播站、校园电视台等展示平台,凭借这些展示平台体现学校办学理念,为师生构建浓郁的艺术氛围,发挥“润物无声”的育人功能,熏染学生的艺术情趣。

戚缪笛委员,衷心感谢您对我局工作的关心关注,感谢您在区政协六届一次会议期间给我局工作提出的宝贵建议和意见,希望您今后继续关心、支持我局工作,给我局多提建议意见,我们将根据您的建议意见,努力改进和做好工作,为江北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联系人:严瑞琪,联系电话:87666639)


教育局

2022年5月5日



北区教函〔2022〕15号  区政协164号提案的答复.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