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34060760X/2025-62882 | ||
文 号: | 北区经信〔2025〕33号 | 组配分类: | 人大建议 |
发布机构: |
有效
区经信局
|
主题分类: | 其他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体裁分类: | 答复 |
成文日期: | 2025-05-20 | 发布日期: | 2025-06-05 |
北区经信〔2025〕33号
尊敬的叶欢代表:
您在区第十二届人大第四次会议提交的《关于人工智能赋能传统制造企业转型升级的建议》,我们收到。我局领导十分重视,对您提出的问题专门研究,并组织人员进行了认真办理,现将您提出的4点建议答复如下。
一、关于您提出的“完善顶层设计”方面的建议(您提出的该条建议被采纳)。
江北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在《2025年江北区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支持创建一批人工智能创新应用试点示范场景。我们通过完善顶层设计,加快形成以人工智能为引擎的新质生产力。一是明确产业发展导向。出台了《江北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聚力打造“133”产业集群实施方案》,加大力度构建“133”产业集群体系,以集群化、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国际化为指引,明确发展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等领域新技术,加速布局未来产业,推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引导企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二是迭代完善政策体系。相继出台了新型工业化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等一揽子政策,推动财税、金融、科技、人才等政策齐发力,强化对企业数智化转型的政策引导,在全市率先推出上云、上平台扶持政策,对中小企业实施轻量级数字化改造投资门槛降低至10万元、补助比例提高至30%,对各级智能制造标杆项目给予20-50万元的分档奖励。
下步,我们计划于2025年编制出台新一轮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江北区“人工智能+”三年行动计划、江北区智能传感产业三年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政策和行动计划,明确发展人工智能等领域新技术,进一步谋划人工智能算力、人工智能场景应用等方面的财政扶持政策,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快速发展。
二、关于您提出的“打造示范项目”方面的建议(您提出的该条建议被采纳)。
近年来,我们积极开展传统制造业企业数智化转型行动,致力打造智能制造标杆项目和人工智能应用场景。一是打造智能制造标杆项目。加快推进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未来工厂梯度培育,鼓励大优强、单项冠军等重点企业加快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设计、智能检测、智能决策等生产制造环节的应用,打造一批智能制造标杆项目。截至目前,江北区共有2家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1家国家卓越级智能工厂、4家省级未来工厂、46个省市级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项目。二是打造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积极开展“人工智能+”行动,鼓励生命健康、智能传感、新材料、高端装备等重点行业加强人工智能技术在研发设计、中试验证等场景的深度应用,鼓励重点企业打造人工智能标杆企业、人工智能数智优品等,新增一批人工智能优秀企业(场景)。今年,我区企业金田铜业已获评省级人工智能标杆企业、星巡获评省级人工智能数智优品。
下步,我们将持续鼓励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打造一批“人工智能+”示范项目,力争2025年新增省级以上智能制造标杆项目5个,新增人工智能融合应用场景3个。加强算力要素供给,积极建设宁波(江北)数据产业创新园,积极谋划建设豆包大模型产业基地,吸引行业大模型应用企业入驻,助力江北区人工智能产业快速发展。
三、关于您提出的“加强人才培养”方面的建议(您提出的该条建议被采纳)。
我们通过开展人才培训、实施人才培养等方式,加强人工智能相关人才队伍建设。一是积极开展人才培训。针对计算机科学背景的高校毕业生、有意转型的计算机服务与电工电子行业员工,启动全市首个人工智能训练师培训项目,39名学员在首期培训中获得人工智能训练师高级工证书。由区数投公司牵头举办了浙江省首期数据资产管理师研修班,加强数据人才队伍培训。二是深入实施人才培养。积极鼓励有需求的制造业企业与大连理工宁波研究院、宁波大学等高等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合作,采取“订单式”方式培养数字产业技术技能人才。联合区总工会、人社局等部门开展新时代江北工匠遴选,捷创技术、摩多巴克斯等5家企业工程师入围“江北数字工匠”培养人员名单。
下步,我们将加强适用人才培养,鼓励高校增设工业领域人工智能应用急需专业,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加强与重点企业等合作,开展人工智能训练师、算法工程师、运维工程师等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培训,为企业储备掌握人工智能技术的高端、复合型人才,加强人工智能产业人才队伍建设。
四、关于您提出的“推动产学研融合”方面的建议(您提出的该条建议被采纳)。
我们充分发挥政府桥梁纽带作用,促进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开展深入合作,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一是组织开展产学研对接活动。创新打造“科创北岸”政企研对接品牌,组织江北企业高频次走进甬江实验室、中科院材料所等科研院所。2024年,我区开展产学研专场对接活动10余场,企业牵头申报宁波市“科创甬江2035”科技计划项目立项23项,其中18项为校企合作项目,占总立项数78%。二是加快推动产学研转化成效。深化企业与高校院所合作,加大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等研发力度,推动人工智能同制造业深度融合。我区企业盈力智能联合宁波大学,依托国内知名服务器厂商和宁波人工智能超算中心启动“风华·苍鹭”视频理解大模型研发,探索通用人工智能,通过挖掘沉睡的监控视频数据,实现各场景事件分析,尤其关注异常事件的检测和分析,可在多个场景实现跨摄像头的视频分析。
下步,我们将持续开展产学研对接,通过技术路演、实验室共享、订单式研发等模式,形成常态化对接服务机制。瞄准人工智能赛道,整合区域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龙头企业科创资源,建设一批高质量企业研究院、制造业创新中心等科创平台。探索建立“平台+高校+企业+产业链”四位一体合作融通机制,持续搭建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协同创新和成果转化平台,支持企业开展核心技术联合攻关,推动科技成果实质性转化。
衷心感谢叶欢代表对江北区人工智能产业的关心关注,感谢您在区第十二届人大第四次会议期间对我局工作提出的宝贵建议和意见,希望您今后继续关心、支持我局工作,给我局多提建议意见,我们将根据您的建议意见,努力改进和做好工作,为江北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宁波市江北区经济和信息化局
2025年5月20日
北区经信【2025】33号关于区第十二届人大第四次会议第97号建议的答复函.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