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34060760X/2025-62888 | ||
文 号: | 北区经信〔2025〕25号 | 组配分类: | 政协提案 |
发布机构: |
有效
区经信局
|
主题分类: | 其他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体裁分类: | 答复 |
成文日期: | 2025-05-14 | 发布日期: | 2025-05-23 |
北区经信〔2025〕25号
董科奇委员:
关于区政协六届四次会议上《关于加强我区专精特新企业培育的建议》的提案已收悉,对您提出的问题,我局十分重视,局党组专门开会研究,并组织人员认真办理,现将办理结果答复如下:
大力培育和发展专精特新企业,不仅是我区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更是打造未来产业竞争优势、提升经济整体实力的重要途径。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动下,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凭借其强大的创新能力,不仅占据了产业链的核心位置,还成为了转变经济结构的重要力量。它们不仅自身具有强大的增长动力,还能够为其他中小企业提供发展样板和转型借鉴,对整个产业产生积极的带动作用。
一、关于推动企业发展提能级的建议
一是做大做强头部企业。全力保障金田集团发展,支持金田集团向世界500强奋进跨越,成为“世界级的铜产品和先进材料专家”,2024年金田集团排名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第58名,较去年提升3名;中国500强第183名,较去年提升12名,有效带动江北工业经济稳定增长。二是做优做精中坚企业。聚焦国家级单项冠军及“小巨人”企业培育,通过科学谋划、扩容提质、数实融合、多元保障等改革举措,壮大培育一批掌握产业链关键环节控制权和话语权的优质企业队伍,有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夯实区域制造业根基。2024年新增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3家(累计12家)、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5家(累计1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家(累计36家),各项企业荣誉总数占规上企业比重分别达到3.2%、2.7%、9.7%,占比均位居全市第1。三是做实做细“新星”企业。持续做大专精特新“蓄水池”,动态跟踪全区拥有关键核心技术,产品市场占有率较高,具有高成长、创新性的企业,建立以工业五十强企业、北岸精锐企业、北岸新锐企业为梯队的优质苗子企业培育“主力军”。依托今年新获评的国家力传感器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以及正在推动创建的低空经济未来产业先导区等重大机遇,积极布局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赛道,先后落地德壹机器人、桃子自动化等新势力企业;培育壮大翼新科技、华擎发动机等无人机整零企业。2024年新增宁波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7家、创新型中小企业104家。
二、关于强化企业创新促发展建议
一是科技攻关赋能。支持单项冠军及“小巨人”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和共性技术平台,引导企业围绕“卡脖子”核心技术、关键共性技术问题等,精准靶向攻关一批上接国家战略、下联企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加速打通科技成果内生补强短板路径,成功推动巨隆等4家企业揭榜工信部专项攻关项目,赛克思年产10000套高压液压件生产线及自动化技术改造项目、广天构件年产11000环高强度轨道交通专用部件自动化生产线技改项目等5个高质量项目成功通过技改验收。二是数智转型赋能。分层分类推进中小企业数智升级,推动单项冠军、专精特新等优势企业积极应用数字孪生、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实现数字化设计、智能化生产、协同化制造,打造标杆性“未来工厂”。锚定磁性材料中小企业,实施细分行业N+X数字化改造,打造改造样本项目,加速复制推广,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针对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应用低成本、模块化工业机器人,实施轻量化数改。截止2024年底,规上工业企业提前实现数字化改造全覆盖。三是管理创新赋能。通过诊断、优选、对标、培育、评价等方式开展管理创新相关工作,根据市级要求2024年累计完成规上制造业企业管理创新提升星级评价覆盖率90%以上的目标要求,指导企业按做好自评工作,截至目前,我区管理创新提升星级评价覆盖率达97%,其中专精特新企业全覆盖。
三、关于加大要素供给强保障的建议
一是持续完善产业扶持政策,提升骨干企业实力。聚焦工业五十强、北岸精锐评选政策,修订出台新一轮评价办法,进一步优化江北区工业企业梯队培育,更好发挥企业梯队带动作用。引导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加强对企业发展的全要素支持,持续优化政策、土地等供给侧要素有效供给。二是强化要素保障。加强对企业发展的全要素支持,持续优化土地、创新、人才等供给侧要素有效供给。截至2024年底,累计向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及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供地近828亩,占全区总工业供地比重的56%,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集聚各类高端人才专家超1000名。开展小微园提质增效行动,为区内中小企业提供高水平发展空间,2024年累计新增萌创空间等3家三星级小微园,建立国有制造业小微园联席会议制度,联合多部门把好企业入园关,2024年招引落地近30家优质小微企业入驻。三是强化权益保障。优化清欠中小企业账款长效工作机制,定期开展做好逾期尚未支付中小企业款项信息公开公示和拖欠企业账款排摸工作,要求全区各街道镇、区直及驻区垂直管理各单位每季度末报送拖欠企业账款线索问题及化解情况,截至目前,全区各单位未发现有拖欠中小企业账款情况。
四、关于深化助企服务优氛围的建议
一是加强品牌服务。持续深化助企服务,营造企业发展良好氛围。2024年“政企心连心”活动累计开展各类助企服务活动22场。其中益企会客厅累计开展5场,联动区委人才办等10余个涉企部门,与近50家企业开展面对面会谈,共解决问题困难70余件。北岸直播间累计开展12期,推出企业年报及信用修复、企业防灾减灾、创新型中小企业申报、医保政策等专题直播,吸引近3万人次参与。助企加油站累计开展5场,为近60家企业提供了专精特新梯队培育政策的政策讲诊、安全生产知识宣贯、融资对接、残疾人招聘对接等服务。8718江北平台“帮企一线通”共受理问题困难3425件,其中已解决3425件。二是打造江北工业企业政策享政机应用,依托智能算法和政策库资源,为全区近400家规上工业企业提供享政记录查询及可享政策规划智能化服务。组建政策专家团,开展政策讲诊会及进企面诊等服务,并为企业出具专属政策享得报告。三是加快产业政策资金兑付,按照《关于2024年江北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北区发改〔2024〕76号)文件要求,不断加强对专精特新企业政策资金的扶持力度,推动区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2024年累计奖补企业资金1.75亿元,其中涉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及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的资金近1亿元,占比近57%。
衷心感谢董科奇委员的宝贵意见和建议,下一步,我局将通过企业培育的系列组合拳,加快大中小融通发展,形成以制造业“雄鹰”企业为引领、单项冠军和专精特新企业为骨干、创新型中小微企业为基础的企业梯队,有效推动新型工业化进程。
特此答复。
宁波市江北区经济和信息化局
2025年5月14日
(联系人:陆宇杰,联系电话:89582778)
北区经信【2025】25号关于区政协六届四次会议第27号提案的答复.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