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2951424/2025-62447 主题分类: 教育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体裁分类: 其他
发布机构: 区教育局(区体育局) 成文日期: 2025-04-24
宁波市江北区教育局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发布时间:2025-04-24 10:35来源:财务基建科浏览次数:

2024年,江北区教育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将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全面落实依法治教、依法办学、依法治校工作,在教育系统营造良好的法治工作氛围,为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一、提高政治站位,提升法治素养

严格落实学法用法制度,班子成员带头通过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讲座、网络等多形式学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和各类法律法规、政策方针等,按时完成领导干部学法用法的相关课程,并通过学法用法年度考试。结合局党委会、中层会议和“周二夜学”,开展机关干部集体学法,坚持每月学习,推动学法制度化、常态化,法治培训每年不少于4次。推进党员干部带头学宪法,落实机关干部每年一次集中学习宪法和宪法知识测试制度,重点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义务教育法》《教师法》《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规则》《民法典》等法律法规,进一步增强干部依法履职意识。

二、优化管理方式,坚持依法行政

一是深化政务公开。区教育局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和社会公众关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围绕江北区政务公开要点,不断深化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体制机制建设,积极推进决策、执行、管理、服务和结果“五公开”,扩充公开标准,深化公开内容、拓宽发布渠道、回应社会关切,不断提升政务、校务公开的能力和水平。全年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主动公开信息1287条,其中政府网站发布信息455条,包括部门文件52条、人事任免3条、通知公告176条、计划方案12条、重点领域信息公开页面129条、招考信息58条、财政信息1条、数据发布2条、建议提案22条;区级媒体(新江北、江北电视台、江北发布)阵地,发布新闻近300条;市级媒体发布条;省级及以上媒体52条;微信发布信息数240条。

二是优化行政审批。统筹推进行政执法、行政审批工作,完成省“互联网+监管”平台清单认领、“零标记”,深化“双随机、一公开”教育行政执法,“最多跑一次”事项网上办、掌上办、跑零次100%实现,公民上学“一件事”全流程网上办理,确保公正公平。2024年,公布事项主项100项、子项170项,其中行政许可事项40项,行政确认事项15项,公共服务事项4项,其他行政权力11项,行政给付1项,联办事项9项,行政检查41项,行政处罚47项,其他2项。网上办事项开通率100%,掌上办事项开通率100%,网上办理率达到了100%,跑零次事项实现率100%,即办件100%,电子化材料100%,电子证照比例100%,民生事项“一证通办”实现率100%,在浙江省政务服务2.0系统“好差评”工作中实现全年无差评件,窗口工作得到办事群众致区政务服务中心的书面表扬。

三是加强平台应用。为进一步规范教育(体育)行政执法事中事后监管行为,提高风险研判能力,实现有效监管,根据《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 2024 年度“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的通知》等要求,江北区教育局全面应用“浙政钉·掌上执法”系统开展双随机抽查,全面推行亮码检查,实现执法监管行为全流程在线运行、留痕可塑、监督预警,促进执法权力的规范透明运行和制约监督体系的不断完善。2024年我局共计开展执法检查40户次,完成检查任务15个,任务完成率100%,到期任务完成率100%,到期任务按时完成率100%,应用信用规则100%,新增执法持证人员7人,截至目前共有持证执法人员9人,执法力量得到了进一步充实。《“亮码执法” 江北持续推进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监管一件事”》《暑期培训花“young”多 江北以“法”之名助力“雏鹰”健康成长》等分别在《中国蓝新闻》、《新江北》报道。

三、立足教育本职,加强法治宣传

一是强化课堂教学,夯实法治教育基础。落实大纲要求,融入法治教育。贯彻《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将法治教育全面融入学校教育各阶段,依据不同年龄段学生身心特点,深入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进课堂。开展实践活动,打造实境课堂。组织中小学生分批走进法治教育基地、公检法司机关等,开展体验式实践活动,如中城小学走进慈城清风园开展法治研学,灵峰学校和洪塘实验学校联合开展模拟法庭活动等,打造优质法治实境课堂。加强师资培训,提升教学水平。组织教师参加宁波市反诈宣讲员法治教育培训,提高教师的法治教育教学能力。

二是拓展教育路径,建强法治教育平台。启动基地建设,提供有力支持。贯彻教育部相关意见,全面启动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建设了灵峰学校、怡江小学、洪塘实验学校、修人学校等4所法治示范校,宁波市绿色学校和半浦园等2个省级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为中小学校提供法治教育服务和支持。引入社会力量,强化法治教育。联合区政法委、司法局,重新聘任70名法治副校长,扎实开展“法律进学校”活动,切实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培养青少年的法治观念、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推进专门教育,预防违法犯罪。成立江北区专门教育委员会,建立江北区专门教育指导评估专家库,强化对有严重不良行为未成年人进行专门教育的工作指导,依法保障未成年人权益,有效预防和惩治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三是创设宣传载体,增强法治教育实效。开展主题活动,提高参与热情。组织开展“学宪法 讲宪法”演讲比赛和法治素养竞赛、“百法拟人”海报设计评选活动、第三届校园普法微剧(情景剧)征集活动、“宪法卫士”行动、青少年“学法筑基”工程等法治教育活动,21人次(集体)获得市、区级奖项。组织宪法晨读,做到全面覆盖。组织全区35所学校47000余名学生参加“宪法晨读”活动,实现中小学全覆盖。结合亲青课堂,扩大宣传广度。结合“亲青课堂”在暑托期间开展法治教育大讲堂、禁毒知识大讲堂、反诈教育大讲堂等活动,扩大法治宣传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