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768511246/2024-60761 | ||
文 号: | 北区减办〔2024〕1号 | 组配分类: | 部门文件 |
发布机构: |
有效
区应急管理局
|
主题分类: | 政务公开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体裁分类: | 通知 |
成文日期: | 2024-04-24 | 发布日期: | 2024-04-29 |
北区减办〔2024〕1号
各街道(镇)减灾委、区减灾委成员单位:
今年5月12日是第16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着力提升基层防灾避险能力”。根据国家、省、市减灾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做好2024年全国防灾减灾日工作部署要求,为扎实开展第16个全国防灾减灾日各项活动,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突出主题,积极开展防灾减灾活动
各单位要紧紧围绕“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着力提升基层防灾避险能力”的活动主题,认真组织开展今年全国防灾减灾日宣传教育活动。结合工作实际,各单位要策划举办一批宣传培训教育活动,组织开展一批实战应急演练,宣传推广一批可复制可借鉴的基层防灾减灾案例,营造全社会参与防灾减灾的良好氛围,聚焦台风、暴雨洪涝、地震灾害、地质灾害、雨雪冰冻、火灾逃生等典型灾害场景,以逃生自救应知应会为重点,创新开展场景式、应用型、项目化的自救互救应知应会和应急科普宣传,扩大防灾减灾科普宣教覆盖面和影响力。
二、整合资源,贯通防灾减灾宣传渠道
各单位要坚持传统和新兴媒体相结合,开展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宣传活动,加强统筹协调,发挥部门专长和资源优势,常态化普及灾害风险基本知识和防范应对技能。依托科技场馆、应急体验馆、应急培训演练基地、教育实践基地、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公众游乐体验设施以及学校、景区等平时人员集聚度高、群众知晓度高的综合性场所,探索融入逃生自救等应急科普场景元素,开展防灾减灾文化教育体验活动。用好公共介质平台和各类新兴平台,将防灾知识有机融入机场、码头、客运站、火车站、地铁、广场、公园、商场、影院等室内外公共场所和流通环节,在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植入安全提示、发布优质宣传作品,将逃生避险应知应会知识广泛渗入到群众日常生产生活中,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
三、深化“五进”,丰富防灾减灾宣传模式
各单位要以“五进”宣传体系为支撑,深化进企业、进农村、社区、进学校、进家庭模式,落细落实落地各项防灾减灾宣传措施,着力提升基层防灾避险能力。要推动企业将防灾减灾宣传纳
入日常管理,与生产经营各项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要发挥社区内医院、学校、企事业单位以及社会应急力量,共同推进社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体系建设,加大各类科技馆、展览馆、体验馆等公益场所开放力度,拓宽社区居民接受防灾减灾宣传教育途径。要引导家庭学习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鼓励居民参照《浙江省家庭应急物资储备建议清单》准备必要应急物资,提升家庭应急减灾能力。
各单位要及时做好防灾减灾日活动汇总统计,认真总结提炼防灾减灾活动成果。活动情况统计表和总结报告请于5月18日前通过浙政钉报送区减灾办。
宁波市江北区减灾委员会办公室
2024年4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