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2951424/2023-53806
文 号: 主题分类: 教育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体裁分类: 答复
发布机构: 区教育局(区体育局) 成文日期: 2023-06-30
江北区教育局关于区政协六届二次会议第89号提案的答复

殷小锋委员:

您在江北区第六届政协第二次会议上提交的《关于加强青少年美丽乡愁教育的建议》提案,我局已收悉。我局领导十分重视,对您提出的问题专门研究,组织人员进行了认真办理。现将办理结果答复如下:

一、“美丽乡愁教育”现状

近年来,我局高度重视美丽乡愁教育工作,广大师生通过各种形式认识乡土,抒发乡情、追随乡贤、增强乡誉,激发爱国爱乡情怀。

一是加强课堂教学。全区中小学均已采用宁波市地方课程教科书《我看宁波》《我爱宁波》《我与宁波》,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发展规律,将美丽乡愁教育系统融入中小学课程和教材体系。区教研室配备有地方课程教研员,通过组织教坛新秀、优质课等教学技能比赛,组织课题研究、论文撰写,组织教师采风等形式,促进地方课程教学水平的提升。各校还通过校园文化宣传、班会课、团队活动课、课后延时等时段引导学生了解江北的历史文化知识,提高对乡土文化内涵的认识。

二是开展实践活动。目前江北区内共有12个特色研学基地,结合《游学慈孝江北》区本教材实施区内研学旅行,已有部分学校形成“四季研学”课程体系,围绕研学活动,逐步渗透乡土文化。按照《北岸·研学去哪儿》可选择的研学路线、研学形式和活动内容。围绕自然教育课程、生活体验课程、文化考察课程三大类别,在“慈孝文化感悟之旅”“英烈名人追念之旅”“古村古渡探访之旅”“外滩风情品味之旅”“古刹文明鉴赏之旅”“馆藏艺术寻宝之旅”6条线路中,渗透乡土文化体验,加强美丽乡愁教育。同时还通过开展非遗进校园、流动少年宫、“五老”进校园、“当然是江北”征文比赛等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让美丽乡愁教育不断内化升华。

三是推动教材开发。在区本教材的基础上,多所学校立足当地的乡土文化,编写具有乡土文化特色的校本教材,丰富美丽乡愁教育资源及形式。如发轫于孔庙的中城小学,结合慈城的乡土文化资源,创编了校本课程《慈水涓涓》,内含慈城地域特色的慈孝故事、乡土人情,获评浙江省精品课程。庄桥中心小学正在开发的《马径张》校本美育课程,充分发掘“马径张”传统文化,让学生走进马径村,读家谱、游古村、绘古建、展作品,有力地推动了美丽乡愁教育。江北中心学校的《外滩文化读本》提炼宁波老外滩历史文化,通过展现外滩文化历史、建筑、艺术、人文使学生欣赏美、感受美、体验美,激发了对生活、对家乡的热爱和立志为家乡做贡献的理想。

四是进行解码工程。通过全面梳理江北区文化元素,挖掘文化内涵,进行江北区文化基因解码工程。通过本土专家和高校学者的共同努力,确定了慈城古县城、江北老外滩、慈孝文化、慈城水磨年糕、朱贵祠、清道观、 保国寺、前洋E商小镇、江北文创港、云创小镇、宁波大运河文化、半浦村、慈城药商文化、毛岙村、慈城冯氏家族、达人村、冯定纪念馆、冯骥才祖居、周信芳历史故事、玉成窑文人紫砂等20个重点文化元素作为解码对象,目前已经完成解码任务。结合基因解码,开展“爱在江北和风惠民”、“传骑运河古渡书香”、“感受科技智创魅力”、“引领家庭健身潮流”、“探秘古刹名塔传奇”、“品味乡间田野生活”等“走读江北”系列活动,扩大地域历史文化和自然知识的普及和宣传,让广大青少年深刻感受到江北这片热土的历史厚重感和生活幸福感。

二、下一步打算

一是进一步推动美丽乡愁教育走进课堂。继续推进美丽乡愁教育与教学的渗透与整合,鼓励更多的学校开展研究。继续要求中小学将“美丽乡愁教育”列入“地方课程”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鼓励学校根据区位条件、自身发展的定位,开发与美丽乡愁教育相关校本教材。

二是进一步丰富美丽乡愁教育实践形式。鼓励学校邀请非遗传承人、“五老”到学校开展活动,熏陶感染青少年学生亲近乡土文化。鼓励学校组织与乡土文化相关的研学活动,拓展学生的视野,加强学生对乡土文化的认知和实践。开展与美丽乡愁教育相关的展演、竞赛活动。

三是进一步优化美丽乡愁教育阵地建设。鼓励各校结合“一校一品”、校园文化建设,灵活运用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宣传平台,渗透乡土元素,进一步优化美丽乡愁教育阵地建设,让生活在江北的青少年能够记住乡愁,留住梦想,将来为宁波、为江北发展贡献力量。

(联系人:施展,联系电话:87668724)


宁波市江北区教育局

2023年5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