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斯桂的传奇人生

发布时间:2018-10-15 09:34浏览次数:

马径印象

位于马径村的张氏房

“宝顺号“轮船

《广平府志》中关于张斯桂的记载


 “中国之舟,自宁波宝顺轮始也。”

  宁波江北人张斯桂在历史长河中,乘着“宝顺号”缓缓前进。他是近代最早走向世界的宁波人之一,被载入了近代中国外交史,书写了一段传奇人生。

  1855年,“宝顺号”轮船由宁波北号商人购得,起锚驶进宁波港,成为了近代中国引进的第一艘轮船。这艘远超水师战力的“宝顺号”在服役的30年中,护航粮运、肃清海盗,在中法战争中抵挡外敌侵袭,为清王朝守护着海上生命线。

  曾有学者高度评价“宝顺号”——这是今天宁波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历史基础,是宁波走向现代世界的立足点。

  当时,说服甬商购买“宝顺号”,并因“工于制造洋器之法”而被聘为船长,亲自带队歼击海匪的,正是清朝外交官张斯桂。

  颇知西学 经世之才

  “童姚马径张,银子好打墙”。这是在江北流传的一句老话,说到了早年慈东的姚氏家族、童氏家族与马径村的张氏家族。

  作为早期宁波帮的代表人物,张氏家族位于庄桥街道马径村,是宁波历史上比较悠久且传承至今的大家族。

  张斯桂字景颜,号鲁生,于清嘉庆二十一年十二月十五日(公历1817年1月31日)出生于宁波马径村,是家中的长子。作为一个传统的富家子弟,张斯桂的人生道路也是从读书开始的。

  1844年,宁波开埠后首当其冲,成为了西学东渐的第一站。

  在那个风云变化的时代,西方文化不断传入浙东地区,张斯桂敏锐地感觉到当时中国军政改革的迫切性,对西方文化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他向西方学制枪炮水雷、学水陆运输、学测量之术,主动学习大量现代技术。

  在陈培源所撰的《张鲁生太守传》中写道:张斯桂“少为诸生,以文章有声于时,然非其所好也,读书之余,留心时务。当西人启衅,迭犯海口,宁波亦遭陷沦。公目击焉,以为此后之军政,当改弦更张无疑也。于是,讲求西学,凡水陆行军之制、炮火测量之术,竭十余年心力,深窥奥邃。识者已知其可施诸实用矣。”

  因为感悟到了新时代的风潮,张斯桂主动离开了传统的科举之途。

  由于张斯桂对西方文化颇有了解,因此在宁波商人购得宝顺轮,并向官员申请到了执照后,他被聘为船长。这样,张斯桂成了近代中国引进的第一艘轮船的船长。

  董沛在《宝顺轮船始末》中写道,从1855年6月起,张斯桂率船出洋,在浙江、江苏和山东洋面屡屡打败海盗,战绩卓越,使宁波外洋海面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和平景象,“宝顺船之名,震于海外。”

  1862年,京师大学堂总教习(校长)、“中国通”丁韪良在上海开始翻译国际法律著作《万国公法》,这是第一本译成中文的西方国际法学著作,打开了中国通往西方的法律通道。张斯桂自告奋勇为这本书写了一篇序文。

  在这篇作于1863年的序文中,张斯桂一再强调,只有通过自我改革才能实现国家的振兴。张斯桂所写的序“展示了中国人在那个时代非常少见的对国际关系的理解能力”,他用西方国际法的普遍话语来看待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这一视域打开了中国走向近代世界、开展洋务运动的战略眼光。

  在丁韪良眼中,张斯桂是“通儒型的人物,有经世之才,也颇知西学”,是“中国文人阶层中最优秀的一类典型”。丁韪良赞道:“此文表现了他对中外关系的理解,这种理解在当时极为罕见。序文为我的书增色不少,同样也为他开启了通往外交界的大门。”

  遍访台湾 出使东瀛

  张斯桂在“宝顺号”上的突出成绩,引起了曾国藩、沈葆桢、李鸿章的注意,他们先后聘请张斯桂作为他们的幕僚。

  曾国藩日记中写道:张斯桂“工于制造洋器之法”,为此委派他去九江检查火药局、军械所等运营情况,还让他训练洋枪炮队。

  1867年,林则徐的女婿沈葆桢作为曾国藩的得力干将,接替左宗棠担任福建船政大臣,主办福州船政局。1871年冬天,张斯桂被沈葆桢聘为幕僚,参与洋务运动,“先委阅海图局,继则仿造水雷、电信”,并在福州船政局的建立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1874年,日本以台湾高山族人民误杀琉球船民为借口,侵略台湾。清政府派遣沈葆桢作为钦差大臣赴台处理此事,张斯桂也随之同行。为查证事实,张斯桂等人“乘轮船由安平冒风涛出海”,前去与日本将领交涉;不久后,他又“乘船往勘花莲港倭人遭风破船处”。

  正是凭借在福建及台湾的出色表现,张斯桂获得了沈葆桢赏识。1875年,奉沈葆桢之命及其大力推荐,张斯桂带着“台湾生番全图”来到北京,开始走上清朝的外交舞台。

  史书中明确记载:张斯桂“旋在福建船政出力,于光绪元年五月,经沈葆桢奏请,送部引见,并恩予录用。奉旨饬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听候考察。又于是年剿服台湾番社案内,经沈葆桢奉保,奉旨以同知不论双单月,尽先选用。”

  鸦片战争后,中国传统的朝贡体制崩溃,近代外交制度开始出现。

  “鲁生习洋语不精,年力渐颓”,尽管李鸿章在是否派遣张斯桂出国这一问题上表示过担忧,但张斯桂最后还是得到了重用,被任命为第一任驻日副使。就这样,张斯桂就成了近代中国最早的外交使节之一,成为晚清中国人真正赴日本调查、学习的开始。

  师夷长技 文化使者

  1877年至1881年,这5年间,张斯桂一直作为清政府派出的副使生活在日本,与许多已经在日本谋生的宁波人有着亲密交往和接触。后又为许多中国人渡日经商、留学提供了重要帮助,为近代旅日宁波帮的产生和创业作出了贡献。

  在日本,张斯桂看到了不同于曾国藩湘军的军队组织方式,借鉴这些组织方式,为保留湘军等地方军队集体忠诚于清朝廷找到了合法化的改编途径,为走向近代中国革命创造了军事条件。

  他也是一位文人,与参赞黄遵宪、杨守敬等人共同研究学问,与日本汉学家往还唱和。他先后为惟田浅常手辑的《皇国名医传》和栗园浅田手辑的《先哲医话》两部日本著名医书写了序,也为高桥二郎译述、冈千仞删定的《法兰西志》作了序。在围绕《日本刀歌》构成的中日文化交流共同话语场上,张斯桂曾与岸田吟香在沪上有过著名对话。

  他还将自己在日本的见闻结成诗文,著成《使东诗录》。后人肯定了其重要价值,在于它保存了晚清士大夫出洋时内心活动的若干“镜头”。

  复命时,张斯桂将日本刺槐树树种带至南京试种成功。

  张斯桂回国后,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上奏说:“该员学问夙优,于中外情形最为留心,请旨量予录用。”张斯桂最终被任命为广平府知府,但上任未满三年,他便以72岁高龄于1888年去世。

  被现代人誉为“中国的马尔萨斯”的汪士铎,在其诗作《张鲁生小照》中,对张斯桂有着高度评价:“郭钦不可见,魏绛乃多辞;荐食忧鳞介,求才忆虎貔。大风通帝梦,未雨逮天时;磊落如公等,终当侍赤墀。”

  值得一提的是,张斯桂的弟弟张斯栒,是哥哥一手带出来的外语奇才,多年随兄出入洋务运动诸大臣幕府。1876年起,张斯栒先后随从郭嵩焘、曾纪泽、薛福成等大员出使英、法、美等国,历任随员翻译官、随员参赞官,著有《环瀛日记》,处处闪烁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维新强国”的思想火花。1898年,张斯栒病逝于出使日本任内。

  【张氏族人的努力】

  百年传奇 薪火相续

  百年时光,匆匆流转,而颇具传奇色彩的张氏家族如今依旧为人津津乐道。

  坐落在庄桥街道的马径村,为北外环贯穿。顺小路穿梭而入,饱含江南韵味又独具特色的晚清古建筑群映入眼帘,沉淀着深厚的人文底蕴。

  张氏一族的历史,从宗谱记录上看,最早可以追溯至唐代,建筑形制保存现状历明清至民国。马径张氏家族“亦儒亦官、亦农亦商”。除了张斯桂、张斯栒兄弟,马径张氏家族中还有不少传奇人物。

  1805年,杭城赫赫有名的“张同泰国药号”登上了历史舞台,延续至今,其创办人就是张氏族人。

  “张同泰”五代传人不仅将药号经营得有声有色,而且热心公益。第二代传人张梅出资修张苍水墓道,修复四明公所;其子张绅伯,出资修化纸闸,保护慈东镇西数十万亩田地的灌溉;第五代传人金石篆刻大家张鲁庵,是西泠印社的早期代表人物,善制印泥“鲁庵印泥”,热天不烂,寒天不硬,永不褪色,号称“千金难求”。他收藏历代名家印章印谱,被誉为“海内第一家”,后全部捐献给国家。

  此外,还有张鲁庵的家姐,民国女诗人、天台宗高僧张汝钊,被称为民国奇女子,十几岁能作诗,后来被章太炎看中举荐,成为宁波图书馆第一任馆长。之后,她在甬江女中当老师。她和太虚法师颇有渊源,成为著名女僧人——本空法师。其著作《绿天簃诗词集》《般若花》《海鸥集》《烟水集》等,均为后世宝贵的文化财富。

  “耕读文化”亦成为马径张氏的“家族坐标”:宋、元、明立有私塾,清代始设义塾,民国时期还办起了马径小学,这在当时的宁波可谓凤毛麟角。

  重修于清光绪二十八年的张氏祠堂坐北朝南,建筑布局规正、传统,做工精细,地方特色鲜明,是江北地区晚清宗祠的典型之一。位于祠堂中心的戏台尤显高大,戏台由高达6米的石柱承托歇山翘角的亭顶,依稀可见当年的场面。

  祠堂是文化遗产,更是海内外张氏族人的精神家园。当年戏班多从宁波、上海请来,台上旌旗招展、刀枪闪光,武打跟斗轻轻松松。而今,张氏后人出资百万元作为祠堂修复经费。政府也给予了专业指导和资金支持。

  来自广州的大学退休老师张立法,在2010年偶然机会,得到1926年修编的张氏族谱复印本,燃起了其修编新家谱的斗志。看到张氏后人不少已是耄耋老人,为了不让他们留下遗憾,也为了日后更多年轻后人能够找到“家族的根”,张立法耗费三年编撰了新家谱。



信息来源: 江北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