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2951424/2017-00667
文 号: 北区教〔2017〕11号 主题分类: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体裁分类:
发布机构: 宁波市江北区教育局 成文日期: 2017-02-13
关于印发《江北区教育局2016年安全工作总结及2017年工作思路》的通知

各中小学、幼儿园:
  现将《江北区教育局2016年安全工作总结及2017年工作思路》印发给你们,请你们认真研读,并结合各校园实际,贯彻落实。

  附件:江北区教育局2016年安全工作总结及2017年工作思路

宁波市江北区教育局
2017年2月13日

附件:江北区教育局2016年安全工作总结及2017年工作思路

  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与市教育局的指导下,区教育局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部门有关安全工作精神,以“全国安全教育实验区”为载体,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为宗旨,与区综治、安监、公安、卫计、市场监管等部门密切配合,健全管理机制,层层落实责任,扎实开展工作,打造平安、和谐的江北校园。
  一、2016年安全工作总结
  (一)完善安全制度与硬件建设。
  1.进一步落实安全岗位责任。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制度,完善江北区学校安全稳定工作责任区,成立以局长为组长的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实行局领导包片,科室长包校的党政同责制度。各中小学(幼儿园)成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校(园)长为学校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年初局长与校(园)长签订安全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建立安全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层层落实责任人。区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进一步健全联席会议制度,协调、整治校园及周边安全。7月初,制定《江北区教育系统反恐应急处置预案》。
  2.改革学校保安管理模式。2016年1月始,我局改变原来区教育局与保安公司签订协议的模式,改为学校、幼儿园直接与保安公司签订协议,学校保安人员由江北保安总公司和学校双重管理,日常管理以学校为主,涉及中小学、局办幼儿园共43家。这种管理模式的改变,有助于学校加强对保安人员的管理,提升学校安保工作的实效性。
  3.推进校园警务联络室建设。2016年8月底,区属公办中小学、局办幼儿园按照校园警务联络室建设要求,及时完成校园警务联络室建设,并做到“五统一”:即外观标识统一,装备配备统一,警务公开统一,规章制度统一,工作台帐统一,目前全区中小学、局办幼儿园已完成46所校园警务联络室建设。推进校园警务联络室建设,一是有助于各校园做好内部安全管理工作,二是有助于各校园加强重要时段护学工作,三是有助于各校园落实学校周边治安综合治理,达成“警校联动、警务前移、职责明确、管理有序”的效果,整体提升了我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和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水平。
  4.深化等级平安校园动态管理。10月初,区教育局出台《关于深化“等级平安校园”管理提升建设水平的实施意见》(北区教办〔2016〕12号),对等级平安校园实施动态管理。10月底,我局联合区综治委、江北公安分局、区安监局、区市场监管局、区卫计局、区消防大队等单位,对新申报的中小学、幼儿园进行评审,对原有等级单位进行复查,评审出4A等级平安校园3所,3A等级平安校园2所,2A等级平安校园2所,向市教育局推荐5A等级平安校园1所,通过平安幼儿园3所,维持原有等级平安校园等级。11月底,市教育局专家组对我区长岛幼儿园及部分原有5A等级校园进行考核与复查,经检查,我区新创建与原有5A等级校园全获通过。通过“等级平安校园”动态管理,目前我区共有等级平安校园95所,动态管理机制打破等级终身制,促进各中小学、幼儿园的平安校园建设。
  (二)有效开展各类校园及周边安全防范整治工作。
  1.组织校园安全隐患排查与整改。按照上级部门相关通知要求,区教育局组织各中小学、幼儿园认真开展校园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并及时落实整改相关隐患。本年度主要开展了暑期消防安全专项排查、暑期教育系统安全工作大检查、秋季校园安全隐患排查与整治、重点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校园安保工作检查、开学巡视安全检查等,涉及“三防”、消防、宿舍安全、食品安全、实验室安全、校车安全管理等领域。特别是暑假期间,为平安护航杭州“G20”峰会,区教育局多次组织人员,就校园安全稳定工作进行专项督查。各次排查工作采用自查与区教育局督查相结合的形式,通过隐患排查与及时整改,确保校园安全。
  2.推进“四周边两部位”安全隐患排查与整治。根据《宁波市“四周边两部位”文明创建顽疾治理行动方案》要求,在江北区文明办牵头下,区教育局组织中小学对校园周边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共有27所学校排查出周边安全隐患,区教育局联合区综治办、交警、城管、市场监管、文化稽查等部门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对相关隐患进行整治。8月26日,召开专题校长会议,实验小学、惠贞书院就校园门口的交通安全、流动摊贩管理等作经验介绍。各校园从自身做起,加强学生的教育工作,要求学生不购买无证摊贩出售的食品,请家长接送学生时在校园周边规范停车,成立志愿者服务队、护苗队、巡查队等队伍,建立学生错时放学等制度,构建校园周边环境与秩序长效机制。
  3.完善校车安全管理。我区中小学共有28辆校车,2016年暑期面临重新申请营运许可,我局与永平公交密切配合,共同做好申请工作。暑假期间要求永平公交公司对停放在永平公交的校车进行全面检修与维护,对模糊损坏的车标进行更换,并通过区红十字会对到期的车内药品进行更新。开学前,联合永平公交公司,邀请区交警大队,对所有校车驾驶员进行安全及文明礼仪教育宣讲,确保校车行驶安全。为进一步加强学生交通安全管理,10月份,由我局牵头,联合区交警大队、区交通运输局,出台《江北区学生交通安全保障工作方案》,切实保障学生交通安全。12月,组织召开2016学年度接送车经费协调会,落实校车经费保障。
  4.强化食堂及学生餐饮安全管理。全区中小学、公办幼儿园强化阳光厨房建设,规范食堂日常管理,提升师生中餐质量。各校园实行大宗食品配送,做好采购食品索证索票工作并及时归档,进行进货验收并做好记录;督促食堂服务人员在食品加工过程中按操作流程规范操作,委派膳管会对午餐进行质量监督反馈;班主任、总务处和膳管会定期巡视检查食堂,及时收集师生及家长意见反馈。区教育局加强监管,部门联动,确保全区师生食品安全。9月份,联合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全区中小学、幼儿园食堂进行抽查,发现问题,要求立即整改;10月份,对全区仅有的7所C级幼儿园进行专项督查。目前,辖区内中小学、幼儿园食堂A、B等级及以上100个,达标率达到92.6%。
  5.做好传染病防控和卫生工作。2016年,和区卫计局联合下发《江北区2016年校园卫生安全健康行动实施方案》,进一步完善联席会议机制,提高学校卫生管理与监督工作效能,落实学校卫生自查制度,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率,维护校园卫生安全健康环境。进一步落实学校晨午检制度,加强了传染病防控工作力度,加强学校传染病防治管理和疫情报告制度。结合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开展一年一度的春秋两季公共卫生周和爱国卫生月活动,加强对登革热、寨卡病毒病等蚊媒传染病防控工作。认真组织实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档案,科学合理加强学生体育锻炼,强化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与卫计局、疾控中心联合举办教育系统卫生工作培训班,累计培训卫生老师或学校卫生联络教师100余人次。
  (三)切实做好中小学幼儿园、家庭安全防范教育工作。
  1.充分利用安全教育平台,做好师生安全教育工作。区教育局高度重视安全教育平台课程体系在学校、幼儿园的开展与使用,要求各中小学、幼儿园实施分层管理,各级管理员各司其职,区级管理员及时督促、提醒各单位开展各类活动,校级管理员总体协调本校园的平台活动开展,班级管理员组织班级学生的校内学习模块,并及时提醒家长学生完成家庭模块工作。在2016年的“平安暑期专项活动”与“2016年秋季第一课”等专题与日常课程教育中,我区完成率在全市15家县市区级单位中多次排名领先。10月开展“安全精品课程”征集活动,至12月底,共推荐25堂区级精品课程给市级平台,市教育局确定其中21堂课为实际精品课。按要求开展各类应急疏散演练,下半年,全区中小学、幼儿园共开展229次演练活动,增强了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与能力。
  2.落实防范学生溺水工作。根据国家教育部、省教育厅与市教育局的相关文件要求,我区在4月底对中小学、幼儿园防范学生溺水工作进行部署,要求学校加强学生防范溺水安全教育,加强与家长、社区联系,通过告家长书、组织召开家长会、家委会,利用校讯通、宁波安全教育平台、公众微信号等,全社会共同提高防范学生溺水意识并协作开展工作。学校层面,通过组织观看专题视频、班会课、学生集会等,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坚持重点人群家访率达到100%,告家长书签字回执回收率达到100%,落实家校协作,共建安全屏障。7月初,市防范学生溺水督查组到我区进行专项检查,肯定了我区的相关工作。
  3.开展校园反恐防暴主题教育。为切实做好校园反恐防暴工作,我区开展“预防校园暴力、共建和谐校园”的主题教育活动。为加强教育实效,6月14日,江北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委员会在洪塘实验学校举行了一场校园反恐防暴应急演练,为“G20杭州峰会”的安保工作进行练兵。公安江北分局、教育局、城管局、卫计局、安监局、江北消防大队等9家单位参加了本次演练。演练取得良好效果,宁波电视台、宁波日报、宁波晚报等媒体进行相关报道。
  4.联办“电梯安全知识进校园”活动。为加强学生安全使用电梯意识,6月底,区教育局联合区市场监管局,下发《关于开展电梯安全知识进校园活动的通知》,要求各中小学通过家长与学生共做试题、观看视频、创作漫画等形式,做好学生、家长的电梯安全教育工作,家校联手,加强学生安全使用电梯的意识与能力。
  5.做好防台防汛防自然灾害工作。暑假及秋季开学期间是台风与洪涝、旱情等灾害的高发期,针对台风及各类自然灾害,我局及时转发、下发各类通知,如7月8日《关于切实做好今年第1号台风“尼伯特”防御工作的通知》,7月26日转发宁波市教育局《转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防汛抗灾减灾工作的紧急通知》,中秋期间,转发16号台风防范通知等,要求各学校、幼儿园认真做好学生及家长防范工作,确保师生生命安全和校园财产安全。
  (四)存在问题
  1.部分学校、幼儿园的安全底线与红线意识尚待加强,责任分工需进一步明确,制度需进一步完善,相关责任人对安全预案知晓度还需深入了解与掌握。
  2.部分学校、幼儿园安全隐患排查有待深入,整改不够及时。如分时段安全隐患排查记录有待加强,部分单位缺少整改完成情况记录;个别单位消防栓检查时不能出水,没有对灭火器等消防设备进行定时检查;校园内配电箱没有上锁、无安全警示标志;部分单位配电间堆有杂物;初中实验室危化药品“五双”管理制度(双人保管、双人领用、双人使用、双把锁、双本账)尚待规范与加强等。
  3.部分学校、幼儿园保安人员与警务室建设尚待规范。如对外来人员与车辆进入校园登记信息不够齐全,台账资料填写不够规范,在学生上学、放学时段未佩带“五件套”或佩带不全,个别保安人员上岗时制服混穿;警务室存在大功率电器,部分电线裸露,部分快递物品堆放杂乱等。
  4.部分学校、幼儿园在安全教育平台开展学生、家长安全教育缺乏计划性,临到期才匆忙开展,且需要多次提醒。
  二、2017年安全工作思路
  总体思路: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履行对全区学校安全工作监督、管理职能;强化安全管理责任制,健全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层层落实安全责任,把安全工作落到实处;继续推进校园警务联络室(点)建设,完善校园及周边治安防控体系;实施“等级平安校园”动态管理,完善学校各项安全管理工作;充分利用“全国安全教育实验区”安全教育网络工作平台,推进中小学、幼儿园安全教育与管理进一步规范化、科学化;继续加强学校对保安人员的管理;继续做好江北区农村中小学接送车各项工作,保证学生接送车安全、有序、平稳运行;加强食品卫生安全监管,确保校园内不发生重大食品中毒事故;切实做好传染病防控工作;防治结合、加强教育、群防群治,严防学校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学生违法犯罪人数、学生非正常死亡人数、学校安全事故起数和经济损失等指标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一)重点工作
  1.完善校园安全管理制度建设。强化安全管理责任制,结合江北区校园安全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管理目标,继续完善校园安全督查机制,并与各校签订安全工作管理目标责任书,校(园)长为安全卫生责任第一人。学校(幼儿园)要认真研读宁波市教育局《校园安保文件汇编》,及《宁波市中小学校“等级平安校园”建设考核评定工作指南》,按要求切实、规范做好校园各项安全工作;要根据国家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校岗位安全工作指导手册》要求,健全内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层层落实责任,确保安全工作落到实处。
  2.强化“平安校园”动态管理。根据宁波市教育局关于“等级平安校园”动态管理及创建要求,以及区政法委、平安办开展“平安江北”建设的总体部署,以实施“平安校园”动态管理为抓手,增强学校危机管理意识,落实各项安全管理职能,将平安校园建设理念深入到所有教职工及学生,落实在学校的重点工作中。
  3.继续推进校园警务联络室(点)建设。根据《宁波市校园警务联络室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甬公通字〔2015〕49号),按照“警校联动、警务前移、职责明确、管理有序”的总要求,继续开展校园警务联络室(点)建设,进一步完善校园及周边治安防控体系,建立健全校园安保工作长效机制,在2016年已建46个校园警务联络室的基础上,2017年力争实现中小学、省等级幼儿园全覆盖。
  (二)日常工作
  1.建立完善安全隐患排查制度。根据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中小学(幼儿园)校园安全隐患排查手册(试行)》(浙教办安〔2014〕74号)和《宁波市学校安全隐患分时段排查表》及上级部门的相关要求,定期开展校园各类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做到不留死角,及时消除各类事故隐患,有排查与整改记录。
  2.深入推进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会同政法、公安、安监、交通、消防、卫计、市场监管等部门对教师、学生、安保人员开展安全专业技术指导,针对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出合理、可行建议,协助建立完善安全有关制度,落实防控措施,从整体上提升学校安全管理水平。配合有关部门严厉打击影响校园安全的各类非法违法行为。
  3.落实学生餐饮安全工作。贯彻学校食品安全工作要求,加强食品卫生监管,切实保障师生食品卫生安全,防止各类食品卫生事故发生。健全各项制度,如:食堂卫生管理制度、食堂人员个人卫生管理制度、食堂原料采购索证制度、洗消间卫生管理制度、食堂食品留样卫生管理制度、食物中毒应急预案、食品原材料的采购登记、验收等制度,做到学校食品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区教育局密切配合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在提升食堂食品安全工作的同时,不断提高学校食堂量化等级,加强食堂食品管理,积极创造条件,共同开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学校建设工作。争取在2017年年初对三所幼儿园(C升B)食堂进行改造,力争全区学校(幼儿园)食堂AB级达到95%以上。
  4.切实抓好传染病防控工作。各校(园)要认真学习贯彻《传染病防治法》,积极开展防治传染病的宣传教育,做好重点时段的季节性流感、禽流感、水痘、流行性腮腺炎、麻疹、手足口病等传染病防控工作。认真落实晨检和因病缺勤登记追踪制度,督促出现流感传染病症状的学生及时就医。加强与卫生部门的疫情信息沟通,做到传染病学生及时发现、及时报告,防止聚集性传染病疫情的发生。加强传染病易发季节教室、宿舍、图书馆、食堂等人群聚集场所的通风换气,采取相应的消毒措施,避免疾病的蔓延。开展传染病预警教育,增强学生安全意识,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
  5.加强交通安全管理。继续实施“平安上学路”项目,联合江北交警大队、区交通运输局和区安监局及永平公交公司加强对学生接送车的管理和检查力度,确保学生接送车安全、有序、平稳运行。继续推行校车审批许可制度。进一步规范学生外出活动的组织管理工作。
  6.严格夏季防范学生溺水管理。进一步健全防范中小学生溺水事故联动工作机制,落实中小学生安全千万家教师家访工作,家访覆盖率达到100%。中小学校要认真开展至少一次预防溺水的安全教育活动,结合典型事例,通过家长会、班(队)会、板报墙报、专题报告等形式,切实提高每一位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要加强管理,严明纪律,明确要求中小学生不准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领下私自下水游泳;教育学生不擅自与同学结伴游泳,不到无安全保障的水域游泳、嬉水。
  7.认真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做到“周周有课时,月月有主题,年年有重点”,把安全教育列入教师校本培训内容,开展学生安全教育主题活动。继续推进全国安全教育试验区建设,实现中小学、幼儿园全覆盖。完善和落实安全应急预案,通过课间操、集会等,组织师生开展经常性的演练并形成常态,中小学、幼儿园每学期不少于一次集中演练。
  8.健全学校安全工作台帐。要求各校健全学校日常安全工作档案管理,落实交通、消防、溺水、卫生、食品、法制等安全规章,做到有章可循,按章办事,并建立专人负责的安全台帐,对有关安全的资料进行整理、归类、装订和保管,一事一记录,一类一分册,力求能具体反映出学校平安创建活动和安全管理工作的过程和结果。
  校园安全稳定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社会稳定和谐。我们要进一步强化责任,重防范,抓落实,为维护我区教育系统的平安稳定,努力做好各项安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