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2951424/2009-00804 | ||
文件字号: | 北区社教委办〔2009〕4号 | 主题分类: | 教育 |
服务对象: | 无特定对象 | 有效性: | 有效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体裁分类: | 通知 |
发布机构: | 区教育局(区体育局) | 成文日期: | 2009-0226 |
江北区社区教育委员会各成员单位、社区教育学院、各成人学校:
为进一步探究我区社区教育工作的发展方向,延伸对社区教育的理论研究,经研究,决定在全区范围内开展社区教育(成人教育)实践案例征集和评选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参加对象
全区社区教育(成人教育)工作者。
二、内容要求
1、案例必须是近年来社区教育(成人教育)工作者在实践探索过程中,开展社区教育(成人教育)方面所取得的成功经验,或者有一定影响的工作事例。
2、案例撰写的切口要小,主题要集中,最好为具体的工作事例,一事一评析,以小见大。
三、体例要求
1、案例主体分三部分:背景链接(介绍有关背景资料、对实践案例进行概括介绍);全景扫描(具体原因、做法剖析);成效评价(取得的成效及获得的启示或建议)。具体可参考附件二。
2、文字要准确、精练、平实、尽量不用描写性语言。
3、篇幅控制在3000字左右。
四、其他事项
1、各街道(镇)社区教育委员会、社区教育学院、各成人学校要重视案例征集和评选活动,做好案例的征集、推荐工作,总结本单位在开展社区教育(成人教育)方面好的做法、好的经验、严格审核把关。
2、参评案例须填写《江北区社区教育实践案例推荐表》(见附件一)。案例用A4纸正反面打印,案例标题宋体二号加粗;正文中的项目标题为仿宋体小三、加粗;正文内容为仿宋体小三。
3、推荐表与案例文稿均为一式六份,请于3月30日前报社区教育委员会办公室(区教育局107室)。案例的电子稿发送至社教科方健荣。联系人:方健荣,联系电话:87668724,Email: fjr1314@hotmail.com。
4、各街道(镇)社区教育委员会、成人学校推荐案例篇数(详见附件三) 。
附件:1、江北区社区教育实践案例推荐表
2、案例编写参考范式
3、各街道(镇)社区教育委员会、成人学校推荐案例篇数
二〇〇九年二月二十五日
附件一:
江北区社区教育实践案例推荐表
单 位 |
| ||
案例名称 |
| ||
联 系 人 |
| 联系电话 |
|
案 例 基 本 情 况 |
| ||
审 核 意 见 |
|
备注:每张推荐表只能推荐一个案例,此表可复印。
附件二:
案例编写参考范式
关爱新市民姐妹 创建“时代姐妹学习园”
实施主体:* * 街道社区教育委员会
背景链接:
**街道**社区地处城乡结合部,外来人口占相当比例。社区总人口有12000多人,外来人员就有5000人,1500户。他们中不少都是拖家带口租住在这里。平时男的在外打工,女的在家带孩子或操持家务。他们中相当比例的人员文化程度较低,没有专业技能,整体素质不高,还带有不良生活习惯,如不讲卫生、不讲文明、语言粗俗、有暴力倾向等等。为了让外来人员尽快融入城市成为新市民,使他们提高文化素养、掌握一技之长,有一个交流、互动的圈子,有一个遇到困难能够获得帮助,有苦恼能找人倾诉,有欢乐能与大家共同分享的场所,**社区以新市民姐妹为突破口,依托社区市民学校,于2003年4月成立了“时代姐妹学习园”。
全景扫描:
“时代姐妹学习园”是新市民姐妹的一个大家庭,是她们的“娘家”,有近百名姐妹参加。社区把居住地相对集中的新市民姐妹分成4个小组。每个小组公推一名组长,负责对外联系和组织一些活动。“时代姐妹学习园”时时刻刻从“情”字着手,帮助姐妹们学会了解社会、关心社会、服务社会、融入社会,让她们找到归属感和认同感。
“时代姐妹学习园”的重点工作是开展“六送活动”:
1.送法律。定期组织法律讲座和咨询活动,引导薪市民姐妹学法、懂法,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时代姐妹学习园”邀请街道法律事务所的专业人员授课,内容包括妇女权益保护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劳动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法律工作者用通俗易懂的事例讲解,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新市民姐妹参加听课。法律援助和咨询的人逐年增多。“时代姐妹学习园”还开展了零家庭暴力宣传咨询活动,编印宣传资料小手册送到新市民姐妹手中,深受新市民姐妹欢迎。
2.送健康。免费为新市民姐妹提供健康咨询,引导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醒目的宣传栏、宣传橱窗内进行健康知识宣传;在社区内设立计划生育便民箱,免费提供避孕药具,每年的“三八”节前后,为新市民妇女进行妇科检查;邀请爱好文体的新市民姐妹参加社区的文体团队,参与每年6月的“手拉手与健康同行”活动;动员新市民姐妹搞好家庭卫生和参与社区环境卫生工作,每年对新市民家庭进行评比奖励,评出20多户新市民健康家庭。
3.送文化。进行读书学习文化活动,提高新市民姐妹文化素质。社区阅览室定期开放,为新市民姐妹阅览、学习提供方便。适时举办读一本好书交流活动,畅谈读书心得。开展本地人与新市民巾帼擂台赛、家庭烹饪大比拼、文明礼仪进家庭知识竞赛、艺术插花比赛等活动,在娱乐中长见识、增才干。2005年,**街道举办“**社区——我第二故乡”征文活动,**社区有20多名姐妹参与活动,其中有3篇获得好评。文章中新市民姐妹抒发了对第二故乡的热爱和关注。
4.送培训。举办电脑、插花、编结、家政等技能培训。“时代姐妹学习园”把在家的外来姐妹组织起来,定期进行培训,让她们学会一技之长,帮她们提供就业信息,找到工作,分担家庭的经济压力,提高外来姐妹的自立能力。通过电脑、针织、家政等技能培训,不少新市民姐妹走上了工作岗位。“时代姐妹学习园”每年可为30多名新市民姐妹解决后顾之忧。
5.送安全。开展安全教育,强化安全意识。针对外来人员安全常识匮乏,安全意识不强,缺乏安全技能和自我保护能力等实际,“时代姐妹学习园”把开展安全教育作为重点工作来抓。经常开展安全知识培训,如“安康杯”安全知识竞赛,参观消防特种部队基地、进行消防知识演练,参加社区巡逻、护巷、护楼志愿者队伍等,强化“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理念。
6.送温暖。关心外来弱势群体。从用工、生活、子女人学、居住、法律援助等方方面面关心辖区新市民姐妹。2005年,“时代姐妹学习园”举办大型广场捐赠活动,社区居民们纷纷将家中闲置的家电、床上用品、衣物等捐赠给辖区内需要的新市民。多次组织募捐活动,帮助身患重病或突遭横祸的家庭解决燃眉之急。每年向市少儿基金会、区援助中心等慈善机构提供困难学生名单,帮助解决学费。
成效评价:
“时代姐妹学习园”从创办初衷——为了提高外来人员整体素质,帮他们介绍工作,现在已成为新市民姐妹们共同的精神家园,姐妹们的“娘家”。
在学习园内,新市民姐妹有了“家”的感觉,大家互诉衷肠,回首艰难,分享喜悦。打工女叶某,回老家生孩子后,丈夫离家出走,抛弃母子。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叶某来到社区“时代姐妹学习园”。社区干部了解情况后,及时安慰叶某,同时,找其丈夫做思想工作进行调解。最后,在双方同意离婚的基础上,帮她争取到了孩子的抚养费和住房还贷等合法权益,还为她找到了新的工作,帮助孩子落实了幼儿园。新市民小尹骨折住院,社区干部在第一时间通知了她所在单位的领导,及时解决医疗费用进行手术治疗。住院期间,“时代姐妹学习园”的姐妹还时常去看望她,让她安心养病,使孤身一人来打工的小尹感到了亲情般的温暖。“时代姐妹学习园的真情实意,将新市民姐妹凝聚在了一起,她们积极参与社区活动。2006年,社区组织献血,一下子就有10多个新市民姐妹报名。在为困难家庭募捐中,外来人员也积极参与,献上一份爱心。
附件三:
各街道(镇)社区教育委员会、成人学校推荐案例篇数
单位 | 文教 | 中马 | 白沙 | 孔浦 | 庄桥 | 洪塘 | 甬江 | 慈城 | 社区教育学院 | 慈城成校 | 洪塘成校 | 庄桥成校 | 甬江成校 |
论文数 | 3 | 3 | 3 | 3 | 2 | 2 | 2 | 2 | 1 | 1 | 1 | 1 | 1 |
注: 其他社区教育委员会各成员单位根据自愿的原则,参与本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