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豪:鲁南沙场显战绩 慷慨捐躯孟良崮

发布时间:2016-09-30 08:00浏览次数:

  马豪(1923—1947),原名冯圣发,慈溪县慈城镇东高楼址人。由于家庭贫困,马豪读到小学毕业就失学了。当时正值七七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慈溪与全国各地一样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马豪受到抗日救亡运动的进步思想激励,积极投身救亡活动。同时受其大哥冯伯华、二哥冯舜华(均系中共党员)的影响,于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参加了地下党组织的秘密游击队,并担任了慈溪县地下党的秘密联络站工作。1942年加入新四军浙东游击司令部。1945年10月初,为谋求和平,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奉命北撤。马豪随浙东纵队撤至江苏涟水。涟水战役后,部队转移到山东。1946年12月宿北战斗结束后调二旅(1947年1月旅改称师)四团四连任政治指导员。
  1947年初,鲁南战役、莱芜战役的胜利,部队俘获了大批蒋军官兵,因而教育、融化新解放过来战士的任务成为部队政治思想工作的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马豪探索出了一整套开展诉苦运动的工作方法。每次诉苦大会上的标语、口号都是他自己拟定。在诉苦运动中,新老战士都受到了深刻的阶级教育,普遍诉说了在旧社会、旧军队身受的压迫,倾吐苦水,决心不忘阶级苦、牢记血泪仇、苦练本领、杀敌立功,从而提高了部队阶级觉悟,增强了战斗力。
  1947年5月13日,孟良崮战役打响。马豪率领干部战士奋勇前进,以排山倒海之势与敌人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在战斗中,马豪不幸被敌人的子弹击倒,胸部被打了两窟窿,血流如注,当场英勇牺牲,时年仅24岁。
  孟良崮战役结束后,部队在进行评功中,联系到马豪战时、平时的一贯表现,特别是在政治思想工作上有创造性,追认他为“纵队模范指导员”。

信息来源: 江北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