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780425789/2014-01591 | ||
文件字号: | 北区交(2014)78号 | 主题分类: | 政务公开 |
服务对象: | 无特定对象 | 有效性: | 有效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体裁分类: | 通知 |
发布机构: | 区住建局 | 成文日期: | 2014-09-01 |
宁波市交通委:
根据《关于报送“十三五”综合交通发展思路与对策研究材料的通知》精神,我局根据自身职能,对江北区“十三五”交通发展思路及规划项目进行了认真梳理,并形成正式文件予以呈报。
附件:江北区“十三五”综合交通发展思路征收对策研究(详见文件下载)
江北区交通运输局
2014年9月1日
江北区“十三五”综合交通发展思路与对策研究
为统筹谋划江北区“十三五”期间交通发展思路,为科学编制“十三五”交通规划奠定基础,根据江北区交通管理职能,重点是围绕公路的建管养以及城市公共交通,在总结回顾“十二五”江北综合交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十三五”时期江北交通的发展形势进行研判,提出江北“十三五”交通发展思路及对策。
一、“十二五”期交通运输发展评估
“十二五”期间,江北区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推进重点项目,强化道路维修养护,全面提升交通管理能力,提高交通现代化服务水平,实现了交通事业快速发展,为江北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交通支撑。江北区实施《宁波市“十二五”综合交通规划》、《宁波市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区域公路网日趋完善,使得对外交通和区域交通便捷、通畅水平逐步提高;
(2)城市一体化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农村联网公路建设有序推进;
(3)交通枢纽建设及布局优化,有效整合交通运输资源,交通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
二、“十三五”交通运输面临形势
随着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建成,江北区逐渐成为宁波市的一个对外交通枢纽,是宁波市的“北大门”。“十三五”期间,现代物流将成为江北区运输产业的发展趋势,而综合运输体系的建设又是实现现代物流的基础。
公路运输作为江北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主力,公路网络通行能力的增加对于江北区综合运输网络的建设和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随着国民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交通运输的需求量必然会增加。江北区的交通运输正处于大规模的建设发展过程,具有后发优势,应充分分析和借鉴发达地区交通运输发展的经验和最新的发展趋势,在大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实现和完善各种运输方式的合理分工和协调发展。
为更好地推动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江北区应该继续加强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实现公路交通网络化,形成梯次分明,次干道与主干道相互配套的快速、便捷的运输网络,使交通成为江北区经济腾飞的坚实基础。
三、“十三五”总体思路
鉴于江北区交通管理职能的缺失,“十三五”期间,江北区交通发展的总体思路:继续完善公路运输网络,优化路网布局,大力推进现代物流业和交通信息化,逐步建立与江北区城乡空间发展相适应,公路、铁路、水运各种交通方式协调发展的一体化综合运输网络体系。
四、“十三五”主要任务
一是全力以赴,攻坚克难,开工建设一批新建设工程。
以提升国省道改建项目为重点,全力推进甬余线江北段改建工程和骆观线改建工程;打通断头路,完善县乡道路网,新建彩云路等县道公路;新增建设城西港区和陆港物流园区项目。
二是进一步强化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
树立建设是发展,养护也是发展,而且是可持续的发展理念。今后我区交通工作将由工程建设为主逐步转变为建管养并重,着力推进主干线养护管理城乡一体化。争取区财政对养护费补助有所提高的同时,进一步完善农村公路管养机制,明确农村公路养护主体的责任,着力推进农村公路标准化、专业化、精细化管理,强化监管和考核,提升江北农村整体形象。
三是继续运用数字公路平台优化交通管理。
按照市交通委“十三五”信息建设规划的要求,做好数字公路的推广和深化工作。继续完善数字公路考核机制,提高交通行业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做好信息平台软件升级和外场设备的增设,进一步扩大辖区公路的监控和数据共享,在强化科学管理的同时,为群众出行提供及时的道路交通信息。
四是加强交通安全管理。
继续完善江北区交通应急体系建设,实现交通安全管理智能化。在江北区公路应急抢险中心场站建设完成的基础上,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建立“数字指挥中心、预案、装备、物资、队伍”五位一体的江北交通应急体系,着力提升我区交通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五、保障措施
根据国家有关方针政策,结合江北的实际情况以及实施规划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从资金和政策保障两方面提出若干保障措施。
一是资金保障措施。
1、加大各级政府和交通部门对交通可持续发展的投入
宁波市及江北区各级政府和交通部门增加交通可持续发展的资金投入,提高关于交通可持续发展的自然科学资金和重点科研攻关项目费用等科研专项费用。
2、创新机制,拓宽筹资渠道
利用现有筹资渠道,坚持各种行之有效的筹资方式,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引入非公有资本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可以降低筹资成本,优化资金组合,防范资金风险,最大限度的发挥社会资金的积极作用,对提高效率,降低建设和管理成本具有积极意义。创新筹资渠道、多方位筹集建设资金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争取优惠政策支持,减免有关费、税,降低投资成本;
(2)灵活采取多渠道融资方式,以建养建,同时推出项目招商引资,国有投资有权使用,实现投资良性滚动循环;
(3)发挥场站窗口地理位置优势,充分利用资源,实行多渠道投资,多行业开发。
二是政策保障措施
(1)加强政策法规保障
充分发挥政府在交通可持续发展保障措施体系中的核心作用,把“十三五”交通发展规划的发展思路和任务纳入江北区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发展规划,认真制定并实施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培养和引进人才的各项政策,为江北区交通发展营造良好政策环境。根据江北区交通发展的现状,制定一些可操作的地方性规章,实施规范化、制度化管理,严格执行综合交通规划的有关法规。
(2)项目与土地联动,破解土地要素制约
为确保项目顺利推进,要建立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与土地联动机制。积极争取符合条件的项目进入国家、省专项笼子,解决项目带土地指标问题;土地指标要优先确保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需要;要依法清理项目占地,对一些圈而未用的土地,依法收回用于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加大土地整理、复耕力度,以此来折抵和置换建设用地指标,增加建设用地。
(3)拆迁安置前置,确保无障碍施工
进一步强化拆迁工作,化解拆迁“瓶颈”问题。建立保障农民合法权益的政策,在建设项目政策处理过程中,要有足够的配套资金补偿农民,完善征地补偿安置制度,且要落实到位,不能使农民产生抵触情绪,做到积极促迁,依法征迁,合力拆迁,从而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4)明确管理机制,提高设施效益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江北城区范围不断扩展,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向外延伸,打破了传统的基础设施管理体制。为充分提高基础设施使用效益,要进一步破解基础设施建成后的管理移交问题,对设施管理的范围要明确原则,进行界定,确保顺利移交,科学管理。
(5)进一步提高农村公路的养护标准
随着城乡一体化推进和财政投入的逐步到位,农村公路养护标准需逐步趋向城市道路,实行城乡一体化管理,真正做到农村公路的全面养护,逐步延长道路保洁时间,落实小修病害限时修复制,做到绿化等全面规范化养护。切实贯彻建、养、管并重的发展方针,继续推进农村公路标准化、精细化管理,充分利用“数字公路”平台,强化日常管理,进一步提升农村公路管理水平。增强公路养护部门有效的技术支撑和专业竞争能力,不断加大养护设备投入,强化专业技术队伍的培养,完善应急维护机制,确保专业养护的质量。
(6)加强环境保护,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农村公路建设要注重环境保护,处理好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做到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在规划、设计、施工中积极推广应用环保专项技术,注意保护好自然环境和资源,防止水土流失。
(7)交通规划建设用地与国土部门土地利用规划的协调
由于交通建设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在国家严格保护耕地的大背景下,交通建设中的土地利用必须与国土管理部门的规划相协调,交通规划过程中必须有国土管理部门的参与。建议地方国土部门能根据交通规划的土地利用情况,适当的调整土地利用规划,或者在制定土地利用规划的过程中,提前为交通建设留有余地。这样,不但有利于公路网布局的规划,同时可以大大减少不必要的拆迁费用。
六、附表
附表1:“十三五”公路规划建设项目建议计划表(详见文件下载)
附表2:“十三五”农村联网公路规划建设项目建议计划表(详见文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