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K16060513/2012-00430
文 号: 主题分类: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体裁分类:
发布机构: 宁波市江北区人民政府孔浦街道办事处 成文日期: 2012-02-07
孔浦街道倾力打造四支队伍“提能力”“转作风”筑牢发展基石

  近年来,孔浦街道围绕城市转型和经济转型“两个转型”,以创先争优和“三思三创”主题活动为实践载体,在广大党员干部中积极开展能力作风建设活动,促进了干部队伍能力提升、作风优化,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为推动街道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打下扎实基础。
  一是强业务,优作风,抓好街道干部队伍建设。街道以打造一支“作风硬、业务精”的街道干部队伍为核心,重点增强街道干部的责任心和业务能力,进一步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采取“内比与外比”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勤政勤勉好干部”评选,形成互相竞争、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积极推荐各科室工作人员参加“挂职”和各种业务培训,进一步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同时在每月一次的街道干部定期培训中,在“应知应会”的基础上,加强社会保障、企业服务、市场管理、招商引资和综合治理等业务知识培训,强化“一训一考”。此外,依托宁波大学“青年干部素质教育基地”这一平台,结合孔浦街道当前的任务等实际情况,围绕中青年干部成长成才需具备的基本素养、基层工作经验、加强自身修养、如何做好一线拆迁和经济工作等重点内容,强化中青年干部集中教育。
  二是强基础,勤联系,抓好社区干部队伍建设。针对部分社区干部存在着与群众关系有疏远倾向、岗位意识不强、有惰性心理等问题,在一般社区干部中开展“知实情”活动,强化“应知应会”教育,开展一名社区干部“挂钩一个小区、挂钩一户特困家庭、挂钩一名特困生”的“三挂钩”活动,让社区干部“进千家门、认千家人、知千家情、解千家难”,在党群、干群之间架起“连心桥”。同时,在各社区中横向开展“树标杆、找差距”活动,树立1-2个标 杆,让社区干部在找差距的过程中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密切与群众的联系。
  三是凝共识,献余热,抓好党员整体队伍建设。改革传统“三会一课”的形式,创新方法提高效果为要求,针对不同党员群体的不同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通过形式各异的教育达到凝聚共识的统一目的。如,针对青年党员群体热衷于网络的特点,开设“微博课堂”,增强党课的吸引力;针对非公企业党员群体“工学矛盾”相对突出的特点,开设“短信课堂”,增强课堂的实效性;针对老年党员群体行动不便的特点,开设“流动课堂”,送学上门,增强课堂的人性化。整合教育资源和载体资源,在资源利用上打破社区界限,共享教材信息和资源,如在不同兴趣爱好的党员中开展兴趣爱好培训的同时开展党员教育,进行国家大政方针政策教育或社会热点问题探讨。同时,利用党员、墙门小组长在社区党员群众中的影响力,通过政策宣传、思想动员、双向交流等举措,发挥党员余热,协助做好社区建设。
  四是延手臂,勤活动,抓好统战队伍建设。结合街道的实际情况,在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硬件建设、组织网络建设、特色社团建设基本形成的基础上,街道重点开展正常化活动和凝聚力建设,逐步引导和拓展社会组织、社团的影响力。如,重点对各社区的党员义务巡逻队加以规范引导,发挥他们在社区尤其是无物业老小区治安管理中不可忽视的作用,加强长效管理;依托“渔嫂俱乐部”、社区腰鼓队、草根舞蹈队等文艺团队与社区居民联系紧密的特点,成立拆迁服务小分队,协助做好拆迁户的思想工作;依托各社区的创业者促进会,在中小企业党(团)建、招商引资、扶贫帮困中发挥沟通协调、牵线搭桥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