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调鼎拒书李鸿章

发布时间:2010-02-09 16:40浏览次数:

  梅调鼎年轻时已擅书法,对写字自有自己追求和理解,谁知科举应试,反嫌其写字不合官场上“馆阁体”要求,取消他的考试资格。梅调鼎从终身不求仁进,远避官吏,发愤专攻书法,书对联以自勉:朝夕磨历不离手,夏练三伏冬练九。

  中年时书法益精,声望日增,许多官吏富商纷纷登门求字,梅调鼎深恶痛绝,一概拒绝。

  再说当朝军机大臣李鸿章,虽远在北京,一来二云,也知道了慈城梅调鼎大名,在那班附庸风雅的官僚中,偶而见过梅调鼎的书法,确实潇洒流转,清新自然,又见笔力拗拔,遂有求书挂藏的念头。差人带了他的名贴和酬金来到慈城,却不料吃了个闭门羹,大门口贴了这么一副对联:

  谈笑无鸿儒,往来皆白丁。

  于是匆匆回来复命,李鸿章听了此对联,心里咯噔一紧,这是反刘禹锡《陋室铭》之意而用之,分明是拒达官显贵于门外,求书的事还得别谋它法,从长计议。此后,李鸿章采用了“迂回侧击之法”,刻意熟悉在京的慈溪藉官僚,有事没事多加周旋。工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与一个慈溪藉京官钱清的交往中,转弯抹角地探得他与梅调鼎为多年友好,这一来,钱清就成他求字的人选。

  一天,李鸿章约请钱清上门,宾主就座一间厅堂,上位两张雕花太师椅,中间一张八仙方桌,墙上居中孤零零挂一幅虎啸月夜图,空缺按格式应张挂两边对联。两下里品茗叙谊,寒喧之际,钱清品评道:“好一幅虎啸月夜图!足以见李大人叱咤风云之雄威。”

  李鸿章把手中茶杯轻轻一放,一手微微摆动,作谦虚状:“哪里!哪里!过奖!过奖!”

  钱清继续议论到:“不知李大人为何空缺左右对联?”哪知李鸿章精心策划,正等着这一问,钱清可进了圈套啦!李鸿章郑重其事地接达话茬:“我这是虚位以待,只有一位高手方可为之补壁!”“不知哪位高手得大人如此青睐?”“非凝结慈溪梅调鼎莫属。”李鸿章终于曲径通幽,话入正题:“钱大人,你与梅调鼎同乡友好,拜托代为求字联一付,如何?”

  钱清面有难色,正眼不看李鸿章,低头说:“李大人可能有所不知,梅调鼎生性耿介,商越富者越不写,官越高者越不写,钱越多给越不写,此事恐怕有所为难。”“以钱大人与彼多年厚交,求书自赏若何?”“自当不在话下。”当下说妥,钱清记下李鸿章自撰的对联内容,赞赏有加:“此联配此画正可谓相得益彰,得梅书更是锦上添花。”

  钱清受了李鸿章之托,不日起程直奔慈城而来。在城镇逗留数日,就上门拜访故友梅调鼎,叙谈有时,漫不经意之间,讲到自家居室有画缺联,虚位有等补壁一事,梅调鼎自告奋勇:“如蒙不嫌,甘当效劳。”钱清自然喜不自禁:“梅兄名重遐迩,法书拗拔中透出洒脱,正合我意,只是难以启齿,如此甚好,甚好!”

  当下里宾主两人登堂入室,进了书房,钱清打量一遍,清贫一如当年,家徒四壁,却不计花费,生着一炉炭火,上焐一盆热水,微微冒着白气,经询问方知天寒地冻,惟此法方可无碍习书。梅调鼎展纸研磨,提起笔来略一凝思,复又放下:“钱史,欲书什么内容?”

  钱清早已精心谋划:“自撰对联一付,已逾数月,待我细细想来。”说罢又作沉思状,似有所得,脱口吟出两句对联,又写录纸上。

  梅调鼎饱蘸墨汁,右手横握笔杆,以防墨汁滴落,左手稍度间距,时快时慢,一气写完一联,钱清接过铺纸于地,梅调鼎接书下联,书到第三个“少”字,最后一撇又枯又长,见墨汁已竭,稍蘸墨汁,接写之前先把以上的三个字又依样空“行”了一遍,以接“行气”,行毕“少”,又紧接写了一个“荃”字,又笔垫迅疾,一气呵成完写了下联。

  钱清又将下联铺在地上,又递上上联让梅调鼎落款,梅调鼎略一端详,一气落了上款,钱清在一边看得留神,见梅调鼎作书,握笔作字全无定法,随高随低,随方随圆,转折断连不守常规,实已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直至梅调鼎轻叩书桌:“笃、笃、笃”,这才回过神来,将下联摆正,梅调鼎又提起笔来,将对联读了一遍,心里一怔:下联有“少荃”两字,不好!此乃当朝权臣李鸿章字号,分明是他转弯抹角索要我字!刚才书写至此,墨干笔枯,断了对联内容,差一点让他得手!

  梅调鼎不露声色,心里打定主意,又将毛笔反反复复蘸饱墨汁,瞥了一眼钱清,钱清那知其中奥妙,求书眼看将成,只是急不可耐,笔着落款下联。只见梅调鼎于次提起笔来,“嘀嗒、嘀嗒”一阵声响,墨汁早已点点滴滴洒落下联,钱清“啊”的一声,欲抢还迟,梅调鼎来不及搁笔,一手将下联揉成一团,又双手把上联揉在一起,口说:“墨汁沾染无用无用。”说完往纸篓一掷,颓然坐在椅上:“写不好,写不好。”就此罢手啦!

  任凭钱清再三恳求,梅调鼎心意已决,固辞不书,钱清只得悻悻而回,李鸿章求书的事就这么落了空。

信息来源: 江北区政府门户网站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