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界的一颗巨星——周信芳
周信芳(1895—1975),我国当代杰出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和艺术革新家,字士楚,艺名“麒麟童”。浙江宁波江北区慈城镇人。1895年1月14日,生于江苏清江浦(今清江市)。先辈皆为仕宦。父周慰堂,业余爱好京剧,后正式搭班演青衣,艺名金琴仙。周信芳六岁时,随父旅居杭州,开始师从陈长兴练功学戏,7岁登台,在《铁莲花》中配演娃娃生。1906年,在北京喜连成科班搭班,与梅兰芳、林树森、周百岁同台。继而,辗转于烟台、天津、海参崴等地演出。1912年返泸,在新新舞台等剧场与谭鑫培、李吉瑞、金秀山、冯子和等同台,深受熏陶。演技渐趋成熟。1915年,进上海丹桂第一台,直至1923年后期并兼任同台管事。在欧阳予倩、王鸿寿、汪笑依等人影响下,开始编新戏。第一出为《英雄血小图》,讲的是水浒传中林冲受迫害的故事。其后又两度赴北京演出,把后来被称为“麒派”代表作之一的《萧何月下追韩信》,介绍给北方观众,他的演技得到北京同行的称赞。1924年回泸,先后在丹桂的第一台、更新舞台、大新舞台、天蟾舞台演出,排演连台本戏《汉刘邦》、《天雨花》、《封神榜》,对京戏艺术进行了一些改革的尝试。其中有些较好的剧目,如《鸿门宴》,《鹿台恨》,《反五关》等这一时期,他不仅以做功著称。有些戏还灌成唱片,广为流传。1927年,参加南国社,与田汉等进步的新文艺工作者交往颇多,后来并参加话剧《雷雨》的演出,饰周朴园,艺术造诣更为精进,渐以“麒派”享誉海内。1937年组织移风社,在上海卡尔登戏剧院连续演出达4年之久。
抗日战争期间,他在上海积极投身各项救亡运动,负责京剧界的宣传和动员工作。1946年,在各种座谈会上得识周恩来、郭沫若、夏衍、蔡楚生等人。在中共领导下,参加了反“共员登记”。抗捐抗税等爱国民主运动,并拒赴电台演唱所谓“戡乱”节目。1948年初,家居研究戏剧理论和古典戏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同梅兰芳、程砚秋、袁雪芬一起应邀出席第一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952年,参加第一界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获荣誉奖。1953年冬,赴朝鲜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任副总团长。1956年,率上海京剧院访苏演出团赴苏联莫斯科、列宁格勒等城市演出。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5年3月8日逝世。
周信芳是一位战斗的表演艺术家。早年1913年,年仅19岁的周欣芳,就演出时装戏《宋教仁》,表现了同情民族民主革命的政治倾向。袁世凯称帝,他演出《大汉奸》,以示抗议。五四运动时,演出《学拳打金刚》,把矛盾指向卖国贼。1931年“七七事变后,演出《徽钦二帝》等表现爱国的剧目,包含着与时代生活息息相关的强烈情绪。与此相适应,他的表演艺术,也显示了一种刚健豪迈的风格。
周信芳还是一位锲而不舍的探索者,他既注重传统的继承,又不受陈规旧套的束缚,善于博采众长,融会贯通,锐意创新。运用唱念做打各种艺术手段,真实地塑造人物,表现了艺术技巧上的博大的精深。周信芳最擅做功,一向被称为“做派老生”,他功底深厚,文武兼备,身段洒脱洗练,处处表现出强烈的节奏,鲜明的轮廓和有力的顿挫。
周信芳的唱功基本上宗法孙菊仙和汪桂芬,以酣畅直,苍劲浑厚见长。嗓音虽不好,但衷气足,有丹田音,送得远,并以气势取胜。他反对片面追求唱腔的花巧,主张通过唱腔表达感情,唱出人物的声口,他考察四声阴阳,五音四呼、吐字行腔,讲究字重腔轻,不以腔害字。因此,他的唱接近口语,具有纯朴的美,他有时在行腔中不把腔唱全,而让胡琴垫过,但感情气势依然连惯,形成犹如书法艺术上的“笔断意不断”的特色;有时吸收旦角的唱法;以润饰唱腔的柔和抒情成分;有时又融入花脸的“炸音”,以加强调和气势;还借鉴徽剧、汉剧、昆曲、梆子等剧种的唱腔,以丰富他的唱腔色彩,所以他的演唱于古朴中又见别致。
周信芳的念白韵味醇厚,饱满有力,抑扬顿挫,有度有节,又多变化。他还善于在韵白中适当地运用口语,在对白中插进语助词,使人听来既铿锵悦耳,又亲切生动,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如演《徐策跑城》载歌载舞,唱白相简,浑然一体,把须发如银的老相国喜悦激动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此外,周信芳在打击乐的运用,以及在服装、化装等方面,都有革新和创造,以其鲜明的特色汇成麒派统一的艺术风格。以周信芳为代表的“麒派”不仅是京剧老生的重要流派,而且对其他行当,其他戏曲剧种的表演艺术,也有较大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周信芳当选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历任中国戏曲研究院副院长,华东戏曲研究院院长,上海京剧院院长,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上海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席,传人有高百岁,陈鹤峰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