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诗人应修人

发布时间:2010-01-20 14:15浏览次数:

  【生平】
   应修人(1900———1933年),原名应麟德,字修士,乳名阿端,曾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与冯雪峰、潘漠华、汪静之等人一起创办“湖畔诗社”,是中国早期现代诗歌创作崭露头角的人物。主要作品有合著诗集《湖畔》、《春的歌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出版有《应修人潘漠华选集》。
  【作品】
  小小儿的请求不能求响雷和闪电底归去,
  只愿雨儿不要来了;
  不能求雨儿不来了,
  只愿风儿停停吧!
  再不能停停风儿呢,
  就请缓和地轻吹;
  请不要吹到钱塘江以南。
  钱塘江以南也不妨,

  但不要吹我底家乡;
  还不妨吹到我家,

  千万不要吹醒我底妈妈,
  ———我微笑底睡着的妈妈!
  妈妈醒了,
  伊底心就会飞到我底船上来,
  风浪惊痛了伊底心,
  怕一夜伊也不想再睡了。
  缩了又缩的这个小小的请求,
  总该许我了,天呀?
  (沪甬航道船上)
  到邮局去
  异样闪眼的繁的灯。
  异样醉心的轻的风。
  我带着那封信,
  那封紧紧的封了的信。
  异样闪眼的繁的灯。
  异样醉心的轻的风。
  手指儿近了信箱时,
  再仔细看看信面字。

  从故乡起航
  在应修人33岁年轻的生命里,有小半的时光在故乡度过,那些宁静稚嫩的时光并没有使他甘于平庸顺从,浸润在学问的海洋中,他懂得了思考,懂得了运用手中的纸笔。
   或许是慈城一带儒雅敦厚、善良温和的地域风貌浸透在他的骨子里,或许是作为家中独子时刻被长辈寄予厚望,应修人从小就被送到私塾,朗朗的书声陪伴着他的童年。
  14年,他在故乡悄悄成长,没有人会想到这个善良的小男孩,将来会成为一名刚毅的革命烈士,成为一名热情而浪漫的诗人,他的名字会写进中国革命史和现代文学史。
   14年,那座硬山顶木结构的二层楼建筑一定会记得,年幼的应修人好奇地仰望天空,小小的心灵一定萌生着鸿鹄的志向。
  无法走进应修人故居,因为故居所在的后洋村已整体迁移,变成了一片瓦砾。幸运的是,应修人的故居依然矗立,像一位守护神,静观家乡的变迁,守卫着家乡最后的记忆。正是出于对诗人的怀念,故居被特别保留下来,让我们的思念有一个真实的方向。
  1914年,应修人在杨陈村小学毕业了。他的人生即将起航。对于这段短暂而欢乐的童年,应修人非常留恋,不仅因为他学到了文化知识,还因为一位天真朴素的姑娘———他的表姐朱秀秀。应修人在杨陈村读书期间,一直寄宿在姨母家,与秀秀形影不离,秀秀教他绣花,他教秀秀识字,这种纯真而深厚的感情,深深地烙印在他的生命里。后来,他创作的很多诗歌中,都流露出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尤其是那些写给秀秀的诗,清新活泼。其中,《小学时的姐姐》成为他写的最长的抒情诗。
  留了一夜终于要别了,你揭开绣棚要我刺些儿锈;半年的在家手指儿硬久了,你说就是一针两针也好。那时我妈和你妈都笑了,我是为了你绣完了淡黄小蝴蝶。还是你笑说可以走了;看太阳真已是偏到了竹篱的时候……村前的应家河塘依旧静静流淌,应修人真的从这条小河边起航,漂到革命的汪洋大海中去了。

  远大的理想
  1914年春节过后,应修人来到上海,在福源钱庄当学徒。
  3年学徒生涯,他刻苦勤奋,练就了双手打算盘的本事,账目验算精确迅速。因为晚上还要撮煤头纸,他就一心二用,手里搓着,眼睛却看着书本。他看古诗,也看《新青年》、《少年中国》等杂志,李大钊的《青春》、《今》等文章,拨动着应修人的爱国热情和改革社会的雄心壮志。他把自己积累的书籍放在一个箱子里,让店里的伙计们随意阅读。这一举动,或许为他日后创办上海通信图书馆埋下了伏笔。
  1917年,应修人学徒师满,但他并没有太多的快乐,因为他对刻板的“算盘生活”感到乏味和失望,他有更远大的目标,他要报效祖国。可是,怎样才能实现自己的抱负呢?他想到了家乡的农民辛勤劳作一年,依然吃不饱穿不暖,他多么希望家乡的人民能过上安定富足的生活。
  1917年9月,他回到了家乡,开始调查访问,踌躇满志地筹办农场,但是,由于当地乡绅的刁难和阻挠,最终没有成功。气愤、失望,使他病倒了,也使他清醒了。他的一首《病后偶作》真切地反映了他的心声。
   碎雨寒秋困药笼,废吟废读愁微躬。痴心却愿沪滨客,百战西风气更雄。
创办图书馆
  失望是短暂的,应修人的生命中始终贯穿着蓬勃的激情,而这又和五四运动的洗礼密不可分。
  1919年,五四运动的爱国热潮席卷全国,上海各界群起响应,联合会基层组织成立救国十人团,应修人在福源钱庄也成立了十人团,提倡国货,积极募捐,支持正义斗争。
  经过五四运动的锻炼,应修人更加如饥似渴地阅读革命书籍。此时的他离开了钱庄,经人推荐来到中国棉业银行工作。收入增加了,他买的书也越来越多。他发现棉业银行的不少青年职员都喜欢读书,便倡议把大家的书集中起来,成立一个小图书馆。于是,他们分工协作,选地点,挑书籍,起草规章制度。
  1921年5月1日,上海通讯图书馆成立了,主要由应修人组织、管理。之后,书籍不断增加,队伍不断壮大,他们便决定将图书馆对外开放,同时成立图书馆共进会,不少著名作家、社会活动家纷纷加盟其中,如恽代英、杨贤江、郭沫若、潘汉年、郁达夫等。读者群由上海逐渐扩大到国内20多个省市,甚至波及日本、美国、法国等地,成为当时中国影响最大的进步图书馆。应修人等人以图书馆为根据地,宣传新文化新思想,传播马克思主义,不少青年就是通过上海通讯图书馆走上了革命道路。在此期间,应修人加入中国共产党。

  歌笑在湖畔
  应修人是一位革命者,同时也是一位诗人,那个年代,他为中国诗坛带来了惊喜,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确立了自己的地位。
  1922年3月的最后一天,柔和的春风轻拂柳梢,也轻拂着四个年轻诗人的脸庞,碧波荡漾的西湖似乎比往日更显明丽。西湖曾经启迪了无数诗人的灵感,曾经诞生了无数不朽的诗篇,或许西湖的水最善于倾听诗人们的心跳。那一天,应修人、汪静之、冯雪峰、潘漠华泛舟西湖,热烈地交谈着。那一天,“湖畔诗社”在美丽的西湖上悄悄酝酿成型。
  汪静之回忆:“诗社是应修人首先建议的,没有修人,决不会有湖畔诗社。”没错,要不是当年应修人看到汪静之发表的《定情花》,那清新的文字深深吸引了他,促使他立即写信鼓励;要不是他俩在信中畅所欲言,迫切地想要见到对方;要不是他们彼此欣赏,促使他们想要表达内心,想要打破沉闷的诗坛。他们歌笑在湖畔,他们的诗也因此变得清新缠绵,一如波光粼粼的西湖水。
  回到上海,应修人从4个人的诗稿里选出一部分,编了一个小册子,定名为《湖畔》,以湖畔诗社名义印了3000册,并于当年5月出版。诗集共性鲜明,反映了他们对甜美生活和梦想的勇敢追求,得到郭沫若、叶圣陶、郁达夫、朱自清等人的称赞。1923年春,他们又出版《春的歌集》。两部诗集的问世,对当时新诗创作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对于“湖畔诗人”,朱自清曾这样评说:“中国缺少情诗,真正专心致志做情诗的,是湖畔的4个年轻人,他们那时候可以说生活在诗里。”“湖畔诗人”当时以清新自由的爱情诗风行一时,他们对新诗的最大贡献就是爱情诗的创作。
  应修人投身革命后,诗写得少了,现在发现的只有1927年11月去苏联途中写的《海参崴的海》和1928年3月写的《在莫斯科》等几首小诗。
  海水是碧蓝又皎清,浪花开出了万朵缤纷,昨天还是一波不兴,海哟怎么今天这样的跳跃欢欣……风已紧,雪已深,门外路难行呵,咱们携着手儿呀,携着手儿前进……

  英勇慨而慷
  1926年年底,应修人受党派遣到广州黄埔军校工作,期间,因工作需要,认识了仰慕已久的鲁迅先生,认真聆听了先生的讲演《革命时代的文学》。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应修人离开广州,不久便去苏联学习。他努力学习语言,学习马列主义,还与温柔多情、热爱诗歌的曾岚结下了深厚的感情,两人于1928年在苏联结婚。
  1930年,应修人夫妇回到上海,在中央军委秘书处地下油印机关工作,其主要工作是把上海的文件油印后,用密写的方法带到湘赣豫皖等地区。几个月后,他调到临时中央组织部工作,并参加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忙碌的工作更加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他重新拿起笔,废寝忘食地创作,写作了童话故事《旗帜的故事》、《金宝塔和银宝塔》,歌颂红军,歌颂苏区人民。
  1931年,应修人又调到临时中央担任财务工作。他以古董商身份出现,他的家也成了地下工作据点,当时,周恩来同志就经常到他家彻夜不眠地工作。1932年,应修人担任江苏省委宣传部长,主编《大中报》,他还参加沪东区工人运动,彻夜撰写传单。
  1933年5月14日,他去昆山路昆山花园7号4楼丁玲住的地方联系工作,因为江苏省委组织部秘书周光亚叛变,丁玲已被捕。当时特务们在楼上埋伏着,当应修人推门进去,便落入了特务的包围之中,搏斗中应修人被几个特务打出4楼窗口,坠楼牺牲。
  应修人牺牲的消息传出,激起了各界人士的极大愤怒,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上海文化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都纷纷发表声明,控诉国民党反动派杀害革命作家的罪行。他的妻子曾岚在奉命转移时,把应修人脱下的那件夹长衫带走,发现衣袋里有一首小诗,小诗的最后几行是:纵然天地一齐坍碎/可是从这败墟之内/依然有我的爱火飘飞!
  33岁的生命戛然而止,但他的精神让我们永远缅怀。他创作了诗歌,也实践着他的诗歌。他曾在《旗帜的故事》中写过这样两句话:“没有我们的血,决没有我们的胜利。”而故乡的人民更是为有这样一位英雄诗人而自豪。慈城有了修人学校,学校里设立了修人纪念馆,学生们入校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听老师讲应修人的故事。
  从修人学校眺望故居的方向,隔着宽广的农田。当年的应修人曾试图回乡兴办农场,让家乡的人民过上富足的生活,眼前这安宁祥和的景象一定曾闪现在应修人当年梦中吧。

信息来源: 江北政府网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