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心慧眼识慈城

发布时间:2009-08-03 08:33浏览次数:

  早年写过一篇文章,说的是对慈城的一些美好而粗浅的印象,那时候,慈城还冷落着。那些青山绿水,粉墙黛瓦,石板巷道,木雕石刻,以及浓重的地域风情、人文历史都以原生态的美呈现着,不免有些寂寞。尤其是看到有些可称文物的建筑已频颓落,又无力修缮,不免相惜,于是便撰文发一点声音,有点微弱的声音,期望引起有关部门的注意。那时候,面对一个庞大的需要全面整修的古县城,要靠有限的政府财力去解决,真有点杯水车薪的尴尬。
  但是,回过头来想想,冷落也不一定全是坏事。人们对一些有价值的东西缺乏认识时,或者说还不具备足够的力量去改变其颓势时,冷落也是一种保护。它要比零打碎敲、修修补补式的动作来得好,更要比“破旧立新”式的毁坏来得好。它可以积蓄力量,凝聚智慧,孕育共识。终于一个全面保护、开发慈城的规划形成了,并以全新的机制付之行动和实践。
  曾几何时,我们欣喜地看到,慈城变了。变得如此风姿绰约。在保持传统风格和历史内涵的基础上,慈城展开了全新的画卷。对旧城的保护和新城的扩建如两翼齐飞,一批可供人们品味的景点,如孔庙、县衙、校士馆、清道观等以新的面貌惊现,绿地、公园,铺开锦绣衣衫,街巷仿佛依旧,慈湖更加妩媚,一个名副其实的“江南第一古县城”完整地呈现在人们的视线里。游人如织,从者如云,旅游业做得红红火火。我不能不发出惊叹,它变化之神速,构思之精美,堪称旧城改造的大手笔。可谓破茧化蝶,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融古意于现代。
由此,就有了我手中的这本书稿——赵嫣萍的散文专著《闻香识风景》。
  《闻香识风景》是一部描述慈城风光风物和文化的散文专著。可以把它看成一本旅游手册,然而我更愿意把它当作一部文学作品来读。
  这本书的最大特点——不是一般化地对所述景点作皮相的面面俱到的介绍,而是用秀美的文笔娓娓动人地倾诉着作者对这块土地的热爱和赞美,以及领悟。作者将可以看到的表象与透过表象的内蕴以及自身的情感,较好地揉合在一起。一般地说,旅游手册之类的文字是很难脱俗的,游记散文也不容易写好。之所以不容易,是因为散文给予读者的永远是个体生命的体验,个体视角的展示,而不是集体经验的复述。散文中的我,永远是作品中的“这一个”。我们现在看到的许多游记,太多的是流于对客体的表象描述,而且这种描述常常是千人一面的,众口一词的,千篇一律的,而缺乏抵达作者心灵深处的触动和联想。从这个层面来说,我们可以对赵嫣萍的这本书有更高的要求。但她正是在这样努力着的。
  她以自己的诗心慧眼看着慈城的古意新貌,并落墨于文字,从而使慈城变得生动形象立体丰盈起来,使慈城呈现出一种异样的个性的美。她写棉花有棉花的颜色,写白茶有白茶的芳香,写杨梅有杨梅的滋味。她写杨简,把他置身于慈湖皎洁的月光之中,让他的思想变得如月光一般澄明;写姜宸英,遗憾与惋惜油然纸上,虽然有一些世俗之论,却如姜宸英一般真情性;写周信芳,把周的艺术与人生揉为一体,让人吟味。从中,也让读者看到了作者的修养、率性和真情。写得最为浓郁和饱满的当是全书的第二部分,作者把慈城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凝结成一方文化,发出深深的赞叹。涟涟慈湖水,悠悠师古亭,最好该在黄昏时与她相遇,获得的是一份宁静与安详;明清风格的校士馆,是中国封建时代知识分子的命运场,那一对沉重的铜环,曾经敲打过多少童生试子的灵魂?古县衙,如今已修缮一新,唐代县令房琯以及后来的张颖要构造的难道仅仅是一种森严规范的建筑格局?得以传世的更是明月清风,公明廉正……作者在一路游走中发出感叹:“慈城就是这样,闲适间遗留着古老的文化墨痕,随意走走,迎头撞上的或许就是一位文化大师,一座千年老宅。你不得不停下脚步,细细打量,慢慢探询。惊诧之余,顿升景仰之情。所以,想读懂这座城镇,目光需要回溯,心怀需要沉浸,还须用她的存在方式解读她:悠长、缓慢、从容……”作者这种喟叹和解读,成为该书的一种鲜明而温暖的基调,并点亮人们在阅读时的审美火花。
  在尚未成书的文稿里,我还发现了一份材料,似乎是江北区文联策划的这套旅游丛书的创作意向。其中写到,这部书“第一不承担慈城旅游的全部内容,但却是慈城旅游的精华,展示慈城旅游的亮点、特色,以及区别于其它古镇的不同点;”——我很为这个共识叫好。这也许正是此类书籍写作之要义。不求全,才有精华和亮色;不求全,才能摆脱平庸和浮泛;不求全,才有别于一般意义的旅游手册。我乐于为此书写下三言两语的序,应当包含这样的赞赏。

作者: 杨东标
信息来源: 江北政府网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