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城校士馆

发布时间:2008-07-02 09:40浏览次数:
  校士馆也称试院,民间又称考棚,是封建科举制度最基层选拔人才的场所。
  慈城镇自古山水清幽,人文秀美,学子怀铅提椠。每年到慈城镇参加县考的童生多达七八百人,当时(清道光十五年前)县署就成为学子们的角艺之地。每年一次的县考,官吏们就把县署内所有房屋和走廊、天井等空闲的地方都利用起来作为试场,但还是不能满足需要,考试场地杂乱拥挤,夹道之人相互骈肩列坐。每次如遇风雨交加可真是乱作一团,学子们不但无法展卷作考,而且还受雨浸衣衫之苦。
  清道光十五年(1835)。当地乡贤郑廷荣父子慷慨捐资两万四千银洋建造慈溪校士馆。整个建筑坐北朝南,由大门、仪门、堂室、廊舍、偏房等117间房屋组成。从布局设计看,分为前院和后院,是比较典型的清代三进两院建筑。前进为大门和仪门,大门前有一照壁、东西两辕门;大门右侧建小屋四间,左侧建有土地祠,是供奉土地公的地方。仪门右侧建有门房六间。第二进分左右两廊为考屋,平房中间为考生进入考棚的入口,俗称为“龙门”。考屋的门和窗结构都一模一样,共有六十九间,每三间筑地墙一道,外留一方小天井,仅正南面出入和采光通风,整个考棚能保证有充足的光源,还可避开风雨之苦。每间考屋都有考桌四张,凳子四条。考试时,这十来个平方米的空间要被分成四格,每格坐一人,看起来就像是一排排鸟笼式的建筑,称号舍。可以想象当年莘莘学子云集于此,在这一间间狭小的考棚里伏案提笔、展卷应试以求功名的盛况。正厅为大堂五间,左右各有偏房四间,三进有一个天井和正房五间,还建有朝南五间为挑试前列所,是考生交卷、考官封卷的地方。西建韩(愈)昌黎祠三间,东建黄(震)文洁祠三间。东北隅建有五间厨房。建筑工程历时一年后竣工使用。考棚内凡试场所需的物品(试案、屏几等)都一应俱全,无所不备,被誉称为慈溪科举校士“史无前例”之盛举。
  咸丰十一年(1861),太平军进入慈城后校士馆被毁。同治二年(1863)县人桂馥、凌庆弘、冯可镛等乡贤筹款重建。清末科举制度被废除,慈城考棚因此而闲置,民国十五年(1926)作为普迪二校,之后又被挪作他用。
  清代科举考试分四个阶段:院试、乡试、会试、殿试。院试是科举最基础的考试,院试前还须经过两次预备性考试—————县试和府试。学子们为了取得参加正式科举考试的资格,先要参加县试,参加县试的人称为儒生或童生,一般学子不论年龄大小,凡未取得秀才资格前都统称为“童生”。
  录取“入学”后称为生员。直接进入县学(孔庙),称为学宫。生员入学后即受教官(教授、学正、教谕、训导)的管教。生员尚在学宫肄业,又称为庠生,俗称秀才。这是功名的起点,每一年考一次。这也是一个选优的过程,这叫“岁试”。每三年还要参加一次大的考试,叫“科试”。每三年考一次,主要是为了推举举人考试的资格,通过这个考试的提名,便有资格参加举人的考试。接下来为:乡试、会试、殿试。乡试每三年举行一次,即在子、卯、午、酉这四年中的八月在省城杭州举行。在清光绪元年省城还建有两所慈溪试馆(驻省城的办事处),专为参加乡试的慈溪学子们提供各种帮助。参加乡试的都是秀才,乡试考中了以后就称为举人,举人实际上是候补官员,有资格做官了。按清代的科举制度规定,举人便可到吏部注册,取得一定官职,可以当县官、县太爷了。慈溪校士馆到清代末年一直是慈溪及附近地区童生们考秀才的县试场所,也称县考。由本县县官主持考试,要取得入学资格的童生们考试前必须要先向本县儒学教谕处报名,填写姓名、籍贯、年龄、三代履历,并取得本县廪生担保,保其无冒籍、顶替、冒名、身家清白等等手续后方准应考。县试共要考六场,俗称一考五覆,各场分别考四书文(八股文)、帖诗、经论、律赋等。县试第一名称“县案首”,以后院试必取其为秀才,其他童生还要进入下一轮的府考。从童生变为秀才也确实是很艰难的……
  废除封建科举考试已有百年,当年身历其境的儒生们也早成为了历史,但一些与科举有关的名词和话题仍常挂在人们的嘴边。校士馆虽已失去了以往的神圣和辉煌,但它潜藏着的文化和旅游功能已日益凸显出来。现已在原址的基础上重新恢复建造,成为古城旅游开发的一大亮点。
作者: 杨军
信息来源: 新江北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