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色生香慈城老街

发布时间:2008-04-21 09:09浏览次数:

古镇·小巷·年糕

  连日来的春雨绵绵,难得放晴,我们再一次走进了慈城。古镇的街道窄窄的,记得第一次来的时候,是坐着黄包车串街走巷,深邃的小巷里还飘溢着桂花的香气。青石板的路面,车行其上一颠一颠的,错叠的马头墙,残损的牌坊,华丽的砖雕,一一在眼前晃过,继而又隐没在高耸的古树之中。
  今次,在晌午慵懒的阳光里,我们穿过孔庙、校士馆和县衙,似乎也经历了千百年来莘莘学子的进仕之路,只是比起当年,我们走得好轻松。想当初,从拜孔子像开始,大浪淘沙,其结果只能是一群群“少年弟子试场老”。在校士馆,听说当年有73岁才考中进士的。
  慈城的空气中,除了书香,还有商味。到了商铺鳞次栉比的民生路,静静地躺在云烟旧梦中的慈城,似乎一下子被惊醒,展开一幅幅生活的画卷:洗着拖把的妇人、晒太阳的老人、嬉笑打闹的孩子们,还有 “汪汪”叫着的小狗……悠然闲适里,能清晰地触摸到亲切与平和。
  古慈城内有两条街市,即直街 (今解放路)和横街 (今包括下横街——— 民生路、东横街、东镇桥街)。民生路上的 “冯恒大”,百年老字号,主要产品为香干,抽油 (酱油),白酒,黄酒,名声 “响当当”。据说旧时,慈城有三种人不被抽丁,一是邮差,二是医生,三是提着书有“冯恒大”三个字灯笼的男子。
  冯恒大门面虽不大,却很深。 “慈城知音”王静在书中写道:冯恒大的门原是石库门,门外有个埠头,埠石上的两根石柱撑起屋檐与石库门的回廊相接,农户们载来一船船的稻米、豆子,又从这里运走一窖窖香酒和酱油。进石库门,还有一门亭,供顾客小息或避风避雨,穿过门亭便是宽敞的晒酱酱缸。
  岁月悠悠,冯恒大几度易主,惟有沿街的高墙依旧,墙上 “官酱园”三个大字与墙高并齐,气势非凡。如今,这百年老字号已与慈城的一宝——— 年糕嫁接,这是传统文化的继承。宁波人吃了几百年的传统年糕,印象中都是洁白的,层层叠叠摞在一起。然而,冯恒大翻出了新花样:黑米年糕、火锅年糕、大头菜年糕、酒酿年糕、桂花糖年糕……采用真空包装,配上调料包,加热即食,很适合现在快节奏的生活。
  民生路沿街开着大大小小数十家店铺。老街还有些极具特色的小店:敲洋铁皮的老伯顾自专心工作;理发店有老式木摇椅和工具;更多的是小吃店,散发着菜香的蒸汽在老街里弥散开来……而民生路右侧店铺的二楼,则是清一色的木棚屋,古色古香。
  老慈城人告诉我们,逢四逢八为市日,到那会,各种摊贩沿街摆设叫卖,街市人来人往摩肩接踵。
  继续走,伞店弄、铜店弄、茶坊弄……不用说便知这些巷子因店铺云集而得名。问路人,才知道这些店面早已陆续关闭。心中不免有些失落,或许,这些有着浓郁地方风情的作坊,能在如今的古城保护中再现风采。
  街巷拾遗
  金家井巷
  甲第世家
  位于民权路金家井巷。
  始建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为嘉靖进士钱照住宅。平面布局为长方形。钱照嘉靖七年中举,他的下代又有数人登第,因此被称为甲第世家。原台门有文徵明题 “甲第世家”匾额,后被毁。
  该宅座北朝南,前进分大厅和东西边房,后进为五开间平房,用材较前进小。具有明代民宅建筑的特有形式,是我市保存较完整的一组建筑群。
  福字门头
  位于金家井巷7号。
  原为明万历湖广布政使冯叔吉住宅的一部分。冯叔吉,字汝迪,明嘉靖三十二年进士,历任湖广布政使。福字门头整体建筑依次以大门、二门 (已毁)、照壁、二进院门、前厅,前后两进各五间两弄及左右厢房组成,前厅为五开间。福字门头二台门照壁正中,书有硕大的 “福”字,因此叫福字门头。
  民主路
  冬宫坊
  位于民主路25号。
  明代建筑,同清代恩荣坊仅一米之隔。明弘治进士、工部主事赵日柬所立。该坊单开间,面阔3.56米,二柱,断面为小八角,用青、红两色石质筑成。二柱与平板枋为红色石,上下额枋与填枋板为青石,平板枋的正面高浮雕孔雀牡丹,两侧为云纹,背面高浮雕鸳鸯莲花。下额枋之正面高浮雕双狮舞绣球,两侧雕龙头相对,背面高浮雕双麒麟抢宝珠,下额枋之两端各置透雕之卷草纹雀替以衬托。系明代中期牌坊的代表作。
  恩荣坊
  位于民主路26号。
  该坊建于清乾隆四十一年 (1776年),向氏后裔恒升为其祖向腾蛟所立。高6米、面阔3.5米,用青红二种石料建成,屋面石刻成筒瓦正脊,上有两个鱼形鸡尾,正面上部额枋正中悬一块双龙抢珠匾额 “圣旨”二字,下额枋上中间有浮雕透雕的双狮舞绣球,两边各浮雕一个龙头,北向上部额枋正中也是一块双龙珠,直匾阴刻 “恩荣”,中间额枋横出阴刻 “诰封三代”,枋北端有 “乾隆丙申 (1776)孟秋上浣吉旦”之款,南端有“儒林郎候选州同知孙向恒升建”的具署名。
  冯氏祖居
  位于民主路159-1号。
  当年冯骥才的父亲就出生在这里,冯父已于1989年去世。冯骥才说: “一踏进祖居,就觉得与父亲特别近。只有到祖居才会有这种特别的感觉,仿佛触摸到了原始生命的灯。”如今,冯氏祖居正在改建修复中。
  向宅
  位于民主路70号。
  宋右仆射向敏中后裔向恒升于清乾隆年间的建筑,由门楼、照厅、正厅、东西厢楼组成四合院,前有东西向小弄,弄口有冬宫、恩荣两坊。大门前为八字形檐墙,石须弥座、石、砖构件精细雕刻。正厅三开间,前为廊,用抱头梁。门厅上有“进士第” “登科”前后两匾,正厅里有 “裘带风高”匾额,倒厅里有 “麟阁完人”额。
  据向家后代口述,向恒升在福建有树行,造此宅的木材都是从福建运来的。
  简介
  慈城地处东海之滨,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始建于周元王三年(公元前473年)的慈城,自唐开元二十六年 (公元738年)至1954年,1200多年间,一直是慈溪县治。
  据说,唐代的慈溪县城, “城周五百六十丈”,城内采用长安的井字形棋盘格局, “旧日中街七丈宽,两廊都是碧栏杆。柳边迟日三春暖,槐下熏风五月寒。”
  直到如今,穿越慈城镇内的三直七横33条弄,很难找到弯曲歪斜的街巷。而这些巷子背后的人物、传说,使得巷子更显深邃绵长,使人流连徘徊。
  记忆
  婉转的吆喝声
  应先生,58岁
  旧时的慈城,河连着河,桥连着桥,屋挨着屋,街通着街。在我读初中的时候,每天沿着河去上学。河不宽,约2米多点,清冽的河水中砌着石坎、河埠,石坎托着道道粉墙。粉墙后面,黛瓦底下,住着小城的人家。
  小巷的吆喝声也曾是古城的一道风景线。童年的记忆里,清晨伴着豆腐担的吆喝声醒来, “豆腐……西施豆腐……豆腐”。晌午,大饼店的伙计开始叫唤。夜色笼罩时,馄饨担子的竹梆声由远及近,“橐橐橐”。想买时,就把头伸出窗外大吼一声, “馄饨!”馄饨担就会停在窗口。担子一头较低,中间一层是一块正方形托板,板中间有一个大圆洞,正好座下一口铁锅,锅下是烧木柴的小炉。担子中间也分成两格,放干净碗、调羹。大冬天,吃一碗热乎乎的馄饨,撒了盐,浇点醋,再加些菜叶和葱油,别提多香了。
  那年头,巷子里转悠吆喝的行当还真不少,如修修补补的箍桶匠、补锅锔碗匠、补鞋匠等。当时人们有破旧玩意儿,不到不得已是不会丢弃的,听见吆喝声就捧出来。混熟了,边修边拉家常。
  吆喝声还有时节之分,春天透鲜的马兰头,夏天透凉的木莲冻,秋天香喷喷的桂花,冬天火热的年糕……这曲折悠长的巷子,也真适合长短高低的吆喝声,婉转回荡。只是如今,这都成了历史。
  历史遗存
  孔庙
  坐落在竺巷东路55号。
  孔庙亦称文庙、学宫,是用来祭祀孔子的地方。四周均有红色宫墙,布局以东、西、中三轴为整体。慈城学宫最早始建于宋雍熙元年 (公元984年),县令李昭文为培育士人,建县治之西四十步。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迁至县治东南一里,适居城之中部,历代累有兴毁,至今,除大成殿外其余稍有改建,仍保持光绪原貌。此庙是浙东地区最为完整的文庙。2006年,孔庙被国务院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校士馆
  坐落在东城沿路14号。
  校士馆民间称考棚,是封建科举制童试之地,折射出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全景。清道光十五年 (公元1835年),慈城当地乡贤郑廷荣父子慷慨捐银24000两建造校士馆,后被毁。现存的校士馆是按照光绪年间慈城县志上详图重建,中轴对称布局:中轴线上由南向北分别为大门、仪门、大堂、二堂、挑试所;左右轴线上对称地建有文场、公祠等,采用传统工艺的明清建筑风格。
  县衙
  位于人民路6号。
  清光绪年间县志记载:慈城县衙创建于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是第一任知县房琯所建,延续至1954年,有1200余年的历史。初建在浮碧山上,现存的县衙是按照光绪年间慈溪县志上详图重建的。县衙坐北朝南,占地4万多平方米,中路主体建筑包括大门、仪门、六部房、大堂、川堂、二堂、清清堂等;东路为县丞署建筑群,整组建筑气势宏伟,形制严格。

作者: 楼小娴
信息来源: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