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江北 | “窗口办”+“上门办”!警务助理化身“贴心管家”
当城市建设的轰鸣声与平安护航的脚步声同频共振,当企业发展的“需求清单”与警务服务的“资源清单”全量碰撞,江北公安村社警务助理队伍正以“主动靠前、精准服务”的姿态,成为辖区企业的“贴心管家”。
今年以来,江北公安将服务触角延伸至企业“家门口”,以“上门办证、反诈护航、安全体检”等硬核举措,助力企业安心生产、放心经营。
“工人三班倒,办证时间难协调?”近期,文教街道北岸琴森村社警务助理陈柯烽在走访中发现,宁波大剧院地铁施工工地的工人因工期紧张,无法抽身前往办证窗口办理居住登记。
“别急,我们把服务窗口‘搬’进工地!”他迅速联合文教派出所社区民警和分局政务服务中心的同志,主动上门,靠前服务,举办“护航共富——百场万企送春风”等多项活动,为企业、工人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工地“流动服务站”
期间,陈柯烽在工地设立“流动服务站”,累计接待工友50余人次,登记、变更流动人口信息25条,并同步开展“反诈小课堂”,针对近期频发的企业人员电诈案件,讲解冒充领导、虚假采购等常见的电诈套路,告知防范举措。“工人不用请假,项目进度不受影响,平安服务还送上门,这波操作太暖心了!”工地负责人感慨道。
企业内部贪腐如何防?警企携手“治未病”。在江北区新兴产业园区的会议室内,村社警务助理张军与园区30余家企业代表开展了一场“民营企业内部反贪腐”专题交流会,以靶向服务,助力企业合规经营。
“民营企业内部反贪腐”专题交流会
结合近年来查处的职务侵占、商业贿赂、挪用资金等典型案例,为企业员工剖析采购吃回扣、虚报费用、数据造假等高发问题;重点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与企业经营密切相关的罪名,如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等,让企业员工明确法律红线;提出完善审批流程、建立举报机制、定期审计监督等实操建议,指导企业织密“内控网”;针对企业代表提出的“如何界定员工违规行为、如何保留证据链”等问题,逐一提供专业解答。
线下调解
近年来,江北公安始终将“助企密码”深藏在“需求直通+资源贯通+效能融通”的工作闭环落实中——
需求直通:通过常态化走访、线上沟通、警企恳谈会等渠道,动态收集企业需求,建立涵盖“办证需求、安全风险、法律咨询”等12类需求的“需求清单”。
资源贯通:“警政企”资源池共享,联动分局政务服务中心、律师事务所等单位,组建“助企服务联盟”,实现“政务办理、法律援助、风险评估”等资源“一窗通办”。
效能融通:典型案例警示,总结推广反诈样板企业、廉洁示范园区等经验,形成“一企创新、全域共享”的良性循环。
“企业的需求在哪里,我们的服务就延伸到哪里。”这是江北公安村社警务助理的承诺。他们或化身安全顾问排查隐患,或担任反诈讲师普及知识,或成为调解专员化解矛盾……他们坚持用“脚底板”丈量营商环境,用“铁肩头”扛起平安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