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江北 | 姚江水绿江北岸
天高、云淡、柳绿、桃红,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我要用心去感受一番那醉人的春意,去捕捉大自然间怡人的气息,去净化那浮躁的心灵。念想间已到了心仪已久的姚江公园。
缤纷姚江畔 董小飞摄
走在修长的林荫道上,不时能见樟树的老叶飘然至脚下,那是叶给予大地最后的礼物——一个深情的吻。我怕惊扰了他们浪漫的缠绵,轻轻地提起脚尖,绕过。又禁不住地回眸,叶儿像是怕羞了,已不知躲到哪儿去了,我莞尔。环视园中的绿植,各不相同,有浅绿、淡绿、暮绿、深绿,相互交映,仿佛是绿的海洋,又如一幅江南春景图,栩栩如生,美不胜收。假山旁二株樱花开得灿烂,含笑低眉,婀娜多姿,风情万种,叫人徒生几许诗情画意在心头。
转过假山小径,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密密的水杉,挺拔而葱翠。正待踏入那天然的氧吧,却被一对嬉戏的彩蝶勾住了眼球。在那灌木丛的上方,它们一前一后,扑闪着彩翅相互追逐。这难道是在演绎着千年的梁祝。我却不由得哼起了那首庞龙的歌:“亲爱的,你慢慢走,小心前面带刺的玫瑰……”整个心都沉浸在这动人的旋律之中。我有了飞一般的感觉。那惬意的情怀是只可意会的,哪怕是再美的词汇也相形见绌,不说也罢。自留心间慢慢品味吧。
缤纷姚江畔 董小飞摄
穿过一条逼仄的长廊,就见到了那几回在梦中萦绕的姚江。浩浩江水,碧波荡漾,银光闪烁,给人心旷神怡、气吞山河的感觉和遐想。这条发源于四明山夏家岭,干流全长105公里,在中国庞大的水系中并不引人注目的运河,却在七千年前孕育了灿烂的河姆渡文明,七千年后的今天,又担负着宁波生产生活用水的重担。对于宁波人民来说,就是他们的“母亲河”。望着她,我感慨万千,肃然起敬。曾有一度,她是多么地令姚江两岸的人们揪心。由于大力发展塑料、化工、电子等高污染产业,废水废渣直接排向姚江,姚江的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在污染严重的上世纪90年代中期,长达9公里的水域水质常年发黑发臭,江面上看到的不是船和人,而是白花花的死鱼。更重要的是,姚江担负着宁波几百万人口的生活用水,姚江水一污染,整个宁波都在喊渴。痛定思痛,改变姚江的环境已成了人们的共识和心愿。如今的姚江早已是旧貌换新颜,想想也是件让人大快朵颐的事。
缤纷姚江畔 董小飞摄
姚江的水变绿了,那般剔透、晶莹,犹如绸缎般光滑。那些热恋中的情侣似乎也被陶醉其间,竟然旁若无人地相拥着接吻。我从江水和情侣间从容地穿过,也似乎被感染了,脑海中居然涌现出了一幕幕我和妻子热恋时的场景来……
在出园的途中,我见到了一群拿着风筝的女孩。她们的脸上洋溢着青春的气息,我感觉园中的春意更加浓郁了。带着几分艳羡和眷恋,来到了姚江大桥。那座建于1958年的大桥现在已经不通车了,但我依然能从班驳的桥身间窥视当年的雄伟气魄。在桥栏上有七根双叉式灯柱,它们是大桥的捍卫者和守望者,曾见证了大桥昔日的辉煌。那姚江大闸不仅是江北人的骄傲也是宁波的自豪。造此大闸的艰辛想必当年参与过的人该是没齿难忘的。
那里,我见到了一位垂钓者。他是附近的居民,已经退休了,平时喜欢到这里来坐坐,大半辈子了,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有感情,尤其看到如今清澈的姚江水,更是喜笑颜开。“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样悠闲的垂钓意境,我已从那位老人的背影中读到了。
姚江绿了,江北美了。是绿点缀了美还是美衬托了绿,那是谁也无法诠释得了的,因为她们已经融为一体,不可分割了。我在春色浸润的江北风情中久久地伫立,不忍挪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