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316949888/2025-61654 | 主题分类: | 卫生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体裁分类: | 其他 |
发布机构: | 区卫生健康局 | 成文日期: | 2025-03-14 |
2025年工作思路
今年以来,在市卫健委的正确领导下,我局坚持“强业务、筑高地、促医改、优服务”的工作思路,打造幼有善育、病有良医公共优质服务高地,不断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推进江北区卫生健康事业稳步发展。现将相关工作报告如下。
一、2024年工作情况
我局以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为主线,持续强化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在医改、公卫、疾控、健康江北建设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
(一)公立医院改革不断深入。一是九院综合改革稳步推进。成立九院三乙创建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拟定九院等级创建三年行动计划。二是深化高水平县级医院建设。继续巩固与长三角地区医院的合作,分别与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合作成立名医工作室,与上海杉达学院教学医院合作探索医教协同发展,打造有区域影响力的重点学科和特色专科。三是优化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完善院前医疗急救体系建设,建立全省首家“消医联动”急救站,推出消防救援和医疗急救一体响应处置新模式。九院血透中心建成投入使用,建成布局合理、规模适当、服务安全、方便可及的血液透析医疗服务体系。九院县域急诊急救“三大中心”(胸痛、卒中、创伤)建设达到省定标准。
(二)基层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一是完善基层医疗机构整体布局。重点推进前江中心、湾头地块中心和应嘉地块中心建设。进一步完善村级医疗机构建设。二是推动基层医疗机构能力提升。慈城镇卫生院顺利通过“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荐标准省级评审,成为全市首个推荐标准全覆盖的地区。深化与二院共建康复床位工作,初步形成住院康复病人市、区、基层三级双向转诊闭环管理模式。三是中医药错位发展特色显现。对接无锡、上海等地中医院,推进黄氏喉科疗法流派、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海派中医杨氏针灸”合作事宜。探索建立区域“中医药联盟”,发挥区中医医院在中医药培训、中药调剂共享等方面牵头作用。
(三)公共卫生防护网不断夯实。一是推进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完善“5+X”多元化托育服务供给模式,率先在全市发布《2-3岁幼儿托育活动方案精选》。建成5家“医防护”示范儿童健康管理中心,推进“医育融合”全覆盖。二是扎实推进健康江北行动。承办健康浙江(宁波)心理健康促进行动暨江北区首届“浙里济心”活动现场会。在全市率先启动“体重管理年”,成立省域首个区级健康生活方式指导中心,推出“健康企业减重联盟”做好职业群体体重管理。在全市健康办主任工作会议上,作交流发言。三是构筑良好营商环境。高质量推进企业做好职业病防治专项治理工作,建设职业健康合规企业,开展全区规上企业职业病防治培训,营造良好就业环境。
二、2025年工作思路
2025年,我局将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卫生健康工作重要论述精神为指引,深入推进卫生健康现代化建设,奋力谱写江北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一)全力推进公立医院等级攀高。积极与长三角优质医疗资源合作,着力打造优势学科精品专业。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优化人员结构,筑牢人才强院的根基,全面支撑医院品牌学科建设。合理增加CT、磁共振等必要医疗设备投入,为重点专科建设做好有力支撑。强化医疗服务效能,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及精细化管理水平,提高患者对九院的认知度和信任度。
(二)打造优质高效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结合行政区划的调整及“十四五”规划要求,继续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新一轮的规划与布局。推动中医药工作优质发展。持续推进基层中医药能力提升培训、智慧共享中药房、莫氏眼科工作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医阁”等、项目任务。谋划区名中医评选、名中医工作室建设。谋划区中医医院的发展定位,着力发展小专科、特色专科,加快中医康复病床建设。
(三)高质量推进健康江北建设。全面深化健康江北建设专项行动,着力构建“健康优先”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重点擘画好“体医融合”“医养结合”等“健康地图”,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健康基础。持续推进疾控体系改革。全面提升新形势下监测预警、实验室检测、突发事件应对等能力,加大执法保障力度,在疾病预防控制方面彰显技术和执法权威,合力形成改革效应。加强人口均衡发展工作。深化人口监测预警和形势分析,完善并落实生育支持激励政策,持续推进“1+8+N”医育融合托育指导体系建设及多元协同监管机制,营造良好生育友好氛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