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部协作|“非遗+”再上分,这个“国字号”非遗传习所成立了
发布时间:2024-09-30 09:06浏览次数:
近日,在江北、越西两地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美术学院•凉山乡土学院非遗传习所授牌仪式,在越西山海情·越西非遗体验馆内举办。这个“国字号”非遗传习所的成立,标志着凉山非遗文化的保护性传承和高质量发展有了重要的平台和载体。据悉,这也是中国美术学院在凉山州成立的第一家非遗传习所。
越西非遗馆场景
在揭牌仪式中,凉山乡土学院高文院长表示,未来他们将在此非遗传习所内,创设“凉山蒉染非遗天染五色系统实验室”及“织染绣一体化实验室”等多样化非遗研究实验室,并培育多个凉山非遗文化产教融合实践基地,为非遗传承人提供“筑梦”空间,助力乡村振兴焕发生机活力,为凉山非遗文化注入新的生命力和时代感。
绣娘们在编织工艺品
近年来,江北区不遗余力开展对口协作地凉山州越西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工作,通过人才培育赋能、文化品牌塑造、产业链条升级,积极探索“非遗文化融合发展”在对口协作地江北—越西的具体实践,促进非遗产业不断发展,先后打造对口两地非遗“姐妹馆”,建立“非遗”工坊生计基地,深耕“彝秀”文化品牌塑造,推进“越西手作”“彝家绣娘”等劳务品牌培育建设,不断激发凉山非物质文化遗产潜能,让凉山非遗在新时代中绽放新光彩、焕发新活力。
越西非遗馆场景
信息来源:
新江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