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支队伍”北岸行 | “数字人才”养成记
灯火通明的车间内,巨大的机械臂抓取、制造着产品;老年食堂里,炒菜机器人正热火朝天地烹饪美味菜肴;社区公寓中,外卖机器人安全而精准地将每一份包裹送到住户家门口。看不见的数字世界,早已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数字职业也因社会发展需要应运而生。
5G+智能产线
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应用员、用户增长运营师、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员……今年5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拟增加19个新职业,“数字职业”约占一半。与此同时,据测算,我国数字化人才缺口在2500万至3000万左右,而且还在不断扩大。
加快数字人才培育给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头活水”。为此,江北区人社局深入贯彻省市“新春第一会”的决策部署,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促进党建链、教育链、人才链和产业链的良性循环,持续解决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瓶颈问题。
开拓创新,强化数字技能教育链
“我们就像人工智能的眼睛,带它看世界,理解世界,快速成长。”日前,宁波市首个人工智能训练师培训项目在宁波交通高级技工学校启动,吸引了不少计算机学科背景的高校毕业生和有意转型的计算机相关行业人员参加。
培训现场
“其实人工智能训练师应用范围很广,如智慧医疗系统,当老人跌倒或者昏迷时会第一时间报警,又例如汽车的自动驾驶、自动泊车项目都有人工智能的参与。”培训班上,浙江工商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人工智能系副主任虞晓韩解释道。
同时,宁波市首个人工智能训练师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点也在宁波交通高级技工学校落地。学员尹明翔通过学习尝到了人工智能的“甜头”。“我从事客运驾驶员、危险品驾驶员、出租车驾驶员等职业的培训和考证工作。以往因为工种多、学员流动性强,通常需要工作人员一个个给学员打电话确认报名资质和培训时间。但通过这次学习,我们制作出了涵盖约考名单信息公示、考试题库练习、模拟培训等功能的‘人证助手’小程序,学员足不出户就可以查询与学习。”
培训特邀人工智能专家虞晓韩
这前瞻性的人工智能培训助推技工教育迭代升级。首期培训,39名学员成功获得人工智能训练师高级工证书。
此外,江北区积极探索数字化专业建设,通过辖区内宁波技师学院、交通高级技工学校、知行技工学校三所技工院校的合作与融合,推出工业机器人、数控铣工、工业互联网、电子商务等数字类专业课程,还跟企业牵线搭桥,实现产教双向奔赴。
多维发力,壮大数字技能人才链
“白天上班,晚上学技”,今年,一大批夜校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它不仅是忙碌生活的一味调剂品,更是年轻人“充电”的舞台。
宁波市民夜校开设的“人工智能入门”课程
婴幼儿发展引导、短视频制作、无人机……江北区人社局与宁波开放大学联合开展的“宁波市民夜校”最具特色的当属技能拓展类课程。其中还开设了AI人工智能、无人机操作等12门数字技能课程。一位学员兴奋地说道:“AI的学习让我收获了知识,提升了技能,拓宽了视野。我现在对未来的发展充满期待,也希望自己能够保持学习的热情,跟上时代的步伐。”
为了方便学员,江北区不仅构建“1+6+N”技能夜校格局,还发布了江北区技能地图及技能培训清单,真正实现了“学技能随时随地找”,形成“人人惠享技能、人人乐享技能”的社会氛围,截至目前已培养795名高技能数字人才。
2024年宁波市电子数据取证分析师技能竞赛
在2024年度江北区“北岸匠星”职业技能竞赛中,许多参赛选手也感受到了数字类职业技能竞赛的火热氛围。据统计,该类竞赛占本届竞赛的40%。
在宁波市电子数据取证分析师技能竞赛中摘得桂冠的王小雷表示:“这是一个新兴职业,平时身边能一起交流业务的同行比较少。这次比赛不仅检验了我的技能水平,还与许多行业高手进行了交流,这是很难得的。”
“力求发掘并培育一批兼具创新意识与实战能力的数字技术精英,为区域数字经济飞跃提供强大智力支撑。”江北区就业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说道。
蓄势赋能,优化区域数字产业链
“直播间的工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带来的都是待遇好、上手快的工作……”在浙江首个直播带岗产业基地,主播倩倩坐在大大的打光灯后面,认真地介绍每个岗位的薪资待遇。
“有没有五险一金?”“包食宿吗?”“对学历有什么要求?”各种问题纷至沓来,倩倩语速既轻快又准确地回答着疑问。
主播介绍岗位
近年来,越来越多人爱上直播,使得网络求职成为年轻人找工作的新途径。相较于其他地方的直播带岗活动,江北区形成了产业闭环,不仅在今年3月成立浙江首个直播带岗产业基地,聘任了10名就业公共服务的直播达人,基地还提供后续服务,帮助用人单位和求职者对接,提高带岗的成功率。
“许多主播培训后出来就业是个问题,如果带货效果不好,就面临失业。而另一边,是很多企业招工难,我们就把主播引导到直播间帮助企业带岗。”直播带岗产业基地负责人熊惠表示。
直播带岗
基地成立短短4个月以来,已举办直播带岗线上招聘会500余场,直播有效观看人数超300万人次,发布岗位3万余个,收集简历8万余份。
近年来,江北区人社局聚焦辖区智能制造、工业物联网等数字产业所需,以党建引领搭建产业对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合作平台,主动为企业提供人才引进、培育、评价等全方位服务,为江北区数字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注入强劲“红色动能”。
与此同时,我区还为有创业意愿的数字技能人才量身定制“创业一件事”保姆式服务,推出全市首创的“技能创富贷”,鼓励创业者提升技能,实现自我价值。截至目前,共发放16笔、总额569万元的专项信贷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