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模式
退出老年模式
无障碍
首页
>透明政务>聚焦江北>专题专栏>美丽江北行>环境整治
 
环境整治
美化活动
园林美景
醉美江北
城北怀古
 
 

重拾“绿意”生活!洪塘“网格+”成为破解治理难题“金钥匙”
发布时间:2024-09-11 10:12 浏览次数:

最近,在洪塘街道姚江社区,被公共区域内养鸡种菜行为困扰已久的居民,终于迎来了一片“清净”。小区居民纷纷称赞,“感谢你们把又脏又乱的‘小菜园’清理掉了。”“这次清理行动真是大快人心,相信咱们小区的环境会越来越好的。”

作为一个纯农民安置社区,姚江社区内的居民多数为撤村建居的村民,保留农村养鸡种菜习惯的他们便将目光投向了住宅周围的小区绿化等公共区域。夏季气温高,居民家门口的“鸡舍菜园”滋生蚊虫,散发异味,影响了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也破坏了小区的整体绿化环境。

姚江社区

难题破解,势在必行。今年8月,在洪塘街道综合信息指挥室的牵线搭桥下,姚江社区联合综合行政执法洪塘中队、派出所,协同社区网格、业委会、物业等相关部门开展了一次为期近一个月的集中整治行动,大力整治公共区域养鸡种菜行为,还居民一个舒适安静的公共空间。

“由于居民的‘农民耕种’思想根深蒂固,所以这一次的整治行动就不能单单是强制清理。”姚江社区党委书记曾庆坛告诉记者,为了让这一行为得到有效遏制,避免日后出现屡禁不止的现象,社区制定了一套“共治策略”,即社区联合多方力量参与网格协同共治,并以劝导为主、集中整治、疏堵结合、共同监督“四招”为核心策略,探索破解农民安置房小区治理难题的“金钥匙”。

集中清理整治

规劝不合规行为,需要有理有据。对此,社区网格员、业委会、物业及社区第三方运营单位对违规种植行为进行排摸和拍照取证,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作成海报,在网格群内进行宣传告知。“我们同步升级了入户门禁的屏幕系统,通过门禁滚动播放海报的方式,实现了24小时、全方位的宣传引导。”社区网格员郑勤说,这种形式不仅能节约网格员挨家挨户上门走访的时间,还能让居民更加直观清晰地了解到毁绿种植、圈地养鸡等行为的危害。对于个别“顽固”的居民,社区网格员会协同物业及业委会代表一同上门劝导,大家通过“唠家常”的方式寓情于理,引导居民换位思考,并现场由物业协助一起清理“菜园”。

集中清理整治

“其实,清理菜园不是目的,共建美好家园才是我们治理社区的最终目标。”曾庆坛说,要杜绝毁绿种菜、圈地养鸡的现象,光靠“堵”必然会引起居民的不满。姚江社区通过第三方运营为此特别策划发起了“一米花园一块造梦”邻里共享花园营造计划,在邻里中心三楼的露台开辟一处共享花园,邀请热爱种菜、种花的居民朋友认领一平方米花箱,用于果蔬的种植。“居民在共享花园内种植的成果,会由我们运营方统一进行出售,所得部分收入会纳入‘姚啊姚一米花园基金’,用于反哺社区邻里的治理项目,从而推动居民自治形成良性循环。”姚江社区第三方运营负责人徐佳丹表示,疏堵结合的方式,还会让邻里关系变得更加和睦。

此外,常态化管理,才能有效杜绝毁绿种菜、圈地养鸡现象的反复。姚江社区以党员居民为出发点,招募组织了一批“健步志愿者”,在日常生活中巡查监督社区内的不文明行为,通过微信群上报情况后,可由物业进行核实处理。“志愿者的步数还能在我们‘洪塘e家小程序’上兑换积分礼品,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志愿者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和可持续性。”徐佳丹说。

姚江社区健身活动区域

经过近一个月的集中整治行动,姚江社区“鸡舍菜园”的治理难题显著缓解,小区公共空间也恢复了往日的模样,居民下楼散步时也能呼吸到清新的空气。

此次集中整治行动,正是洪塘街道大力推进多方融合治理模式、破解社区治理难题、激活社区自治活力的生动体现。“接下来,我们将持续深化‘网格+’融合治理模式,通过线上线下双向发力,强化网格队伍建设,靶向对接居民实际需求,推动网格服务落地生效,让居民在家门口享受幸福生活。”洪塘街道综合信息指挥室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