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丨偶像的价值,应体现在激励与引领上
当地时间8月3日,在巴黎奥运会网球女子单打决赛中,21岁的中国选手郑钦文战胜克罗地亚选手韦基奇,获得冠军。这是中国队首次摘得奥运会网球女单金牌,郑钦文创造了历史!
这是一个梦想横跨十年的传承。10年前,一个皮肤黝黑的小姑娘,在电视机前见证了李娜澳网夺冠,那一刻,一颗梦想的种子悄然埋进了她的心中,视李娜为偶像。10年后,这个叫郑钦文的姑娘代表中国站上了奥运赛场,她敢打敢拼、连续逆转,闯进了网球女单决赛,拿下含金量十足的金牌,打出了超越李娜的成绩。梦想的种子历经十年风雨磨砺,已长成了参天大树。自称看着李娜长大的郑钦文,“长大后我就成了你”,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是佳话,是传奇,也是理想与信念的传承。
图源澎湃新闻
从昨天的李娜到今天的郑钦文,这是一个薪火相传、新传奇致敬旧传奇的故事。今天的郑钦文,一定会在孩子们心中种下梦想的种子,犹如火炬,引导他们不断求知前行,续写新的传奇。郑钦文自己也希望能够成为榜样,像当年李娜激励自己一样,激励更多青少年,“我想要努力做到他们期待和幻想中的样子。”她正从追随者变为引领者,指引更多少年前进的方向。
优秀的战绩、阳光正面的形象、影响广泛的项目……郑钦文作为新一代优质偶像,她用自己的行动激励更多的青少年,去追逐和实现梦想。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郑钦文的胜利绝不局限于竞技层面,对青少年成长有着巨大的正向感召力量,让他们获得不断前行、奋勇向上的珍贵力量。
青少年是偶像崇拜的主要群体。偶像为青少年的成长提供了参照坐标,对青少年成长有重要影响。青少年处在心智成长过程中,人生观和价值观尚在形成阶段,对他们来说,偶像是理想的自我、心中的未来。个体崇拜什么样的偶像,暗示着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群体推崇什么样的偶像,对应着时代的价值标准。为什么人们对一度甚嚣尘上的“明星崇拜”忧心忡忡?因为曾经一些演艺明星给孩子们传递的是“拜金主义”“娱乐至死”“一夜成名”等错误的价值引导。如果这样的价值观被当成时尚、奉为标准,我们怎能不为下一代忧心?何谈在孩子们心中种下梦想的种子?
图源澎湃新闻
可喜的是,如今,青少年更渴望汲取精神营养,更重视偶像的精神内核。为国奉献的科学家、阳光健康的体育明星,成为越来越多青少年的偶像。楷模和英雄的作用是巨大的,从陈景润、袁隆平、南仁东,到中国女排、中国乒乓球队,激励了几代人。如今,郑钦文从一位追随者蜕变为名副其实的引领者,她创造的历史和获得的荣誉,也将成为指引更多后来者的灯塔,为他们指明前行方向。
偶像的价值,应体现在激励与引领上。追星的初衷,是追求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的力量,追求成为更加优秀的自己。从这个意义上说,追捧偶像本无对错,关键是要树立正向的偶像观。在青少年确立偶像、塑造偶像观的过程中,除了学校、家庭的教育外,社会特别是媒体的力量是巨大的,媒体的社会责任是空前的。社交媒体要切实承担起“把关人”的角色,多传播向上向善的偶像,讲好传承梦想的故事,指引青少年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