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第九医院2024年工作计划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是江北建区40周年,全院上下明确齐心协力创“三乙”的奋斗目标,在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中砥砺奋进。

(一)内抓管理、提质增效,高质量打造新时代县级强院

1.调整结构,完成三级学科分化,落实科主任领导下的诊疗组长负责制,明确权责,完善院科两级管理体系,进一步整合人才优势和专业优势,促进亚专科发展。

2.为完善医疗服务体系,根据市卫健委关于《宁波市血液透析能力建设工作方案(2023-2025年)》的文件精神,2024年构建布局合理、规模适当、服务安全的血液透析医疗服务体系,设置血透机20台,让患者血透治疗不出县。

3.2024年,继续依托长三角优势医疗资源,建设足踝外科、脊柱外科、手外科、康复医学科、关节外科、整形医学科;在此基础上,重点建设泌尿外科、皮肤医美科、肛肠外科、耳鼻咽喉科、心血管内科、疼痛科,并计划通过国家胸痛中心认证。

(二)对接长三角及市内优质医疗资源,积极拓展业务

1.在充分利用上海华山医院、上海一院、上海六院、上海九院、省人民医院已对接资源的基础上,继续对接长三角,精准定位,新构建医疗一体化合作团队2个以上,助力打造县级强院。

2.对接省、市优质医疗资源,通过专家引进或学科帮扶模式,推进泌尿外科、胸外科、心血管内科等学科发展,尽力完成“三乙”学科建设。

(三)重视人才,外引内培,为学科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1.多措并举,加大人才引育力度,将引进高层次人才作为医疗卫生重点发展目标,持续加强人才科学管理,实现科教研防协同发展,计划引进进肾内科、消化内科专家各1名。  

2.创办中层干部管理培训班。外请专家授课,努力培养一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四事”中层干部队伍。

(四)进一步深化医改,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

1.以公立医院医改综合评价、医疗、医保DRG考核、二级公立医院考核目标为方向,以问题为中心,建立监测指标进行动态管理,保障医院健康有序的发展。

2.通过优化门诊服务流程、创新医患联系机制、改善医疗服务态度等来提升门急诊人次。

3.通过改进病人收治流程、加强学科宣传推广提升住院床日,提升床位使用率。

4.通过严格管控长期滞床,合理加强检查检验,完善药材管理机制,优化医疗结构。

5.引入新的绩效软件和专业咨询团队,纳入DRG、国考、高质量发展等考核指标,升级改造绩效管理体系。

(五)推动紧密型医共体建设

推动紧密型医共体建设,真正做到“一家人、一本账、一盘棋”;推进双下沉、两提升,实现资源共享,便捷群众就医,优化群众就医体验。

1.集团总院医疗专家下沉全覆盖,启动管理专家下沉试点工作。

2.力争开通九院与八家院区间的接驳车,方便院区患者转诊就医。

3.确定医共体内设备采购方案;进一步明确集团耗材统一采购方案,逐步有序统一采购目录。

4.按照“分级诊治、对口转诊、资源共享、连续性服务”的原则,推进分级诊疗,形成以技术指导帮扶、人才培训、双向转诊、远程诊疗等为主体的县域医共体紧密程度建设。畅通转诊信息“高速公路”和24小时高效有序的转诊绿色通道。

(六)深化绩效考核改革

面对医改在推动医院转方式、调结构、转机制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改革创新医院绩效分配机制。实行院科两级考核、两级分配制度。制定以绩效为基础、以考核为依据、合理反映医务人员劳动价值和工作贡献的收入分配方案,让绩效分配更有科学性、激励性和导向性,促进医院管理逐步由粗放管理向精细化转变。

(七)加快智慧医疗建设

一是推进信息互联互通建设,实现以业务职能划分对数据资产进行管理,形成完整的数据资产治理体系;二是推进临床业务信息系统建设,完善医疗业务流程的信息化闭环建设,提升系统运行效率;三是推进互联网+医疗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打造智慧医院服务体系,为人们提供全健康周期、更便捷的医疗、健康相关服务。

(八)加强对外宣传,提升医院品牌形象

医院品牌形象是医院对外界传递的重要信息,也是患者对医院的第一印象。优质的品牌形象可以提高医院的信誉和美誉度,增加患者的信任,吸引更多患者前来就诊。    1.科学评估、制订宣传目标,明确形象定位,制订内容策略、媒介策略、活动策略,开展系统性宣传工作,加强在市级以上媒体平台的宣传力度,不断提高对外宣传水平,提升医院整体形象。

2.着重宣传名医、名科和硬核技术,通过宣传医院的专业团队、先进技术和优质服务,让患者更好地了解医院的实力和特色,从而选择医院、认可医院。

(九)推进法治单位建设

通过加强法治工作组织领导、法治建设工作制度、医院法治机构建设、完善重大决策前合法性审核、加强全员法治意识建设等,发挥法治对医院高质量发展的规范、推动和保障作用,增强医院风险防范化解能力,促进医院依法治理、依法执业,营造管理有序、服务高效、医患和谐的医疗环境,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卫生健康服务,为深入推进卫生健康现代化提供法治保障,争创市卫健委五星级法治建设单位。

(十)进一步推进红十字医院建设

1.提高灾害响应和救援能力。通过加强灾害预警系统建设、灾害脆弱性分析调查,依靠120急救“上车即入院”软件,建立有效的紧急救援机制,提升救救援能力,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2.以体现公益性为核心,大力弘扬红十字人道、博爱、奉献精神,积极参与区红十字会网络筹资活动,加大助医惠民广度与深度。力争1项人道救助项目,为弱势群体提供专业的、有意义的帮助。

3.深入推进“三救三献”工作,加强红十字师资的培训,传授普及救护知识,积极挽救生命,展现人性光辉,传递人间大爱。倡议全体医务人员积极参与到人体器官、遗体(角膜)捐献事业中,加入到志愿登记者行列,争做移风易俗的模范、文明进步的先锋。

2024年,我们要对标最高、聚焦最好,以昂扬龙吟虎啸的精神、铆足龙腾虎跃的拼劲,干出生龙活虎的气象,在国考、公立医院综合医改中交出满意答卷,迎接三乙医院评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