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2951408/2024-62495 | ||
体裁分类: | 公告 | 主题分类: | 财政、金融、审计/审计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审核程序: | 单位审核公开 |
发布机构: | 区审计局 | 成文日期: | 2024-07-31 |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省、市、区工作部署,区审计局对2023年度区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区审计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对审计工作的全面领导,认真落实审计委员会精神,按照区委、区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的工作要求,自觉融入全区发展大格局,紧紧围绕“1588”专项行动,依法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找准审计监督着力点和突破口,以审计监督高质效为江北区全面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创智和美城区、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示范城区提供有力保障。
2023年7月至2024年6月,区审计局共组织完成审计和审计调查项目25个,查出问题149项,促进增收节支和挽回损失3174.36万元,收回预征地财政资金2177.72万元,促进完善制度31项,提出审计建议被采纳66条。
审计结果表明: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认真执行区人大批准的财政预算等各项决议,财政政策积极有效,民生供给保障有力,财政管理规范有序,全区财政运行和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良好,有力保障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主要表现在:
——聚力发展稳进提质。有力落实上级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出台经济高质量发展55条政策。持续优化政策兑现流程,全年兑现惠企政策资金14亿元;新增政府专项债资金14亿元,重点保障天鑫未来社区、文创港、慈城古城片区等多个区块建设。
——民生福祉持续增进。优化财政支出,强化重点保障,2023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用于民生支出67.66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67.45%,在基础设施优化、防洪能力提升、安居能力保障、文化服务水平提升等重点民生领域持续发力,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财政管理深化提效。深化基层财政改革,完成区以下教育、医疗卫生、产业政策等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善治理效能;完善预算绩效管理体制构建;规范预算调剂行为,及时收回效益低下的178个支出项目共计1.39亿元。推进拆迁账户统筹管理,统一核算,提升资金效益。
——审计整改有力有效。做好审计整改“后半篇”文章,切实发挥审计利剑作用。创新完善审计整改联合督查机制,推进审计整改工作规范化,制度化。融合开展人大联合督查,持续压实被审计单位整改主体责任,2023年审计工作报告反映问题共35项,31项得到整改,仍有4项正在整改。
一、聚焦预算执行和财政管理审计
围绕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要求开展财政审计,在促进财政持续平稳运行,加快构建现代化财政制度上发挥审计作用。
(一)预算执行和决算草案审计情况
重点对区本级政府预算编制、收入管理和涉企惠民政策落实情况进行了审计。审计结果表明,区财政局聚焦发展主线,认真做好生财、聚财、用财各项工作,为全区经济社会平稳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1.预算编制不够细化,年初代编项目资金占比趋势上升。
2.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免征条款不完善。
3.资产配置标准体系未及时建立。截至审计日,江北区尚未建立资产配置标准体系,若参照市级机关通用办公配置标准,部分单位存在采购超标问题。
4.部分政府性基金项目预算安排与实际执行未有效衔接,预算执行率仅15.82%。
(二)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情况
对2个部门开展2023年度部门预算执行审计,以及5个部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表明,各预算单位不断加强财政财务管理,各项经费支出控制总体较好。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1.历年结余的拆迁服务费未纳入预算管理。区房征中心历年结余拆迁服务费挂往来款,截至2022年底结余2613.25万元,该项资金未纳入预算管理。
2.资金支出审核不到位,造成多支付14.36万元。一是姚江提防沿线水利设施管养经费结算时,养护面积确认不准确,造成多支付13.16万元;二是未核实具体检测工作量,多支付样品检测费1.2万元。
3.法律援助办案补贴发放缺乏有效内控监督机制,存在重复和标准混用问题,造成多发补贴4.24万元。
二、聚焦重大政策落实审计
紧扣区委、区政府发展决策部署,围绕“8+4”经济政策开展审计,重点关注了涉企政策制定执行、涉农政策落实及水利专项资金管理使用和绩效目标实现情况。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涉企政策制定执行情况
1.数字经济软件企业招引政策不完善,招商项目后续监管缺失,部分获补企业与招大引强目标存在差距。
2.企业研发投入补助政策更新滞后,未及时根据上级政策精神更新调整相关条款,现行政策补助依据不够充分。
(二)水利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
1.水利项目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缺失,专项资金实际支出进度缓慢,形成大量结余,资金效益低。截至2022年末,灌区专项资金项目达32个,资金结余2933.12万元,资金拨付未考虑项目结余情况、实际使用需求,造成大量结余,资金使用效益低下。
2.建设管理制度不够健全,项目管理不规范。一是2022年《江北区农村水利项目建设和管理暂行办法》废止后未及时修订,水利项目监管体系不够完善。二是部分项目前期论证不充分,达不到建设条件导致项目调整变更或取消。
三、聚焦重大项目和重点资金审计
2023年7月至2024年6月,实施完成政府投资竣工决(结)算审计项目12个,审定总投资14.09亿元。实施完成专项审计调查项目1个,市级同步调查项目1个。审计结果表明,我区各建设单位不断提升项目的建设管理水平,积极稳妥地推进公共投资项目的建设,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公共投资项目竣工决(结)算及预算执行审计
1.部分项目存在违规分包,收取管理费的行为。某学校工程施工总包单位未经业主书面批准,违反合同约定擅自分包市政、绿化专项工程,收取管理费,涉及合同金额2217.21万元。
2.投资控制把控不严,增加工程总投资2166.61万元。
3.建筑渣土处置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各建设单位对建筑渣土处置费结算的原则不统一。二是项目渣土处置消纳场地调研不充分,增加运费50万元。
(二)安置房建设管理与分配情况专项审计
同步实施市审计局组织的安置房建设管理与分配情况的专项审计调查,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1.安置房长期闲置未有效盘活。
2.项目评标专家未按规定予以回避。某安置房三期项目勘察设计评标专家为中标单位职工,未按规定进行回避。
(三)限额以下公共投资项目建设管理情况专项审计
对江北区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实施的(500万元-5000万元)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管理情况进行了专项审计调查,从19家单位实施的271个项目中随机选取86个项目开展审计调查,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1.工程招投标方面存在的问题。项目存在招标文件条款设置不合理、招投标资格审查把关不严等问题,共涉及2个部门2个项目。
2.合同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是建设项目参建单位未按投标(合同)约定人员到位或合同内容履约不完全等问题,涉及11个部门30个项目,合计违约金42.47万元。二是4个“未来社区”项目设计费计取不合理,多计费用136.07万元。
3.工程造价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是对社会中介机构编制的成果报告审核把控不严,涉及3个项目,共计金额526.94万元。二是项目未按图施工,工程结算虚增146.98万元,涉及4个部门5个项目。
四、聚焦重点民生保障审计
对老年大学高质量发展、稳就业政策落实、消费券资金、医保基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了审计,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老年大学高质量发展专项
1.老年大学学费收缴方式不统一,培训机构代收模式存在风险。
2.审核不严,超范围超年龄招收学员,预计财政补助59.81万元。
(二)稳就业政策落实专项
1.技能人才培训与就业需求融合不够,技能提升补贴资金绩效不佳。
2.4家企业违规获得创业场租补贴共计3.6万元。
(三)消费券资金管理使用情况
2023年度,江北区共开展四期消费促进活动,发放电子消费券5140.15万元。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1.商户准入把关不到位,7家商户注销后仍核销消费券。
2.个别商户动态监管不及时,异常核销存隐患。
(四)医保基金管理使用情况
1.生育保险政策宣传不到位,个别生育补贴未按规定审核发放。一是政策宣传不到位,部分机关事业单位职工未申领生育津补贴。二是执行生育保险制度不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和工资待遇重复享受,涉及1个单位4名职工,金额6.45万元。
2.异地就医大额费用核查不完整,涉及47起就诊金额184.03万元的医保基金支出存在风险。
3.2名职工违规申领工伤保险待遇7.11万元。
五、聚焦国有资源资产审计情况
(一)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审计情况
对6个部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表明,我区行政事业单位不断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制度,逐步规范资产配置管理和使用。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1.房产管理不规范。一是区市场监督管理局2处办公用房和2处住宅长期闲置。二是区农业农村局水产站7套已办理产权证三水湾房产未入账。
2.资金保值增值不到位。两个单位资金保值增值不到位,三年少记利息173.52万元
(二)自然资源资产审计情况
对区农业农村局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结果表明,该局能够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自然资源开发保护意识不断提高,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1.农资包装废弃物回收存在废旧地膜回收效果不佳,回收网点不健全情况。
2.部分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不到位。
(三)国有企业审计情况
1.银行账户管理及资金保值增值不到位。一是银行账户管理缺乏监管。二是大额资金存放监管不到位,资金存放效益不高。
2.建设管理费使用管理不规范。
六、审计建议
(一)聚力财政资金监管,推进财政管理提质增效。持续推进基层财政改革,深化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深入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应用。严格财政收支管理,应收尽收,提高财政预算编制准确性和预算执行规范性。
(二)聚力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政策集成落地。持续推进“8+4”经济政策落实落细,按照结构优化、重点突出、精准发力的政策梳理原则,推进新一轮产业政策集成落地。聚焦民生保障改善政策精准落地,提高民生项目质量和绩效。
(三)聚力重大项目建设,夯实经济发展压舱石。围绕重点领域,落实政府重大项目单位主体责任,夯实投资压舱石。完善制度体系建设,督促各项目单位加快推进项目建设,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水平。
(四)聚力财经纪律刚性执行,推进资金资产安全高效。严格内控制度,强化对预算管理、政府采购、招投标等各项规章制度的刚性执行。注重资金保值增值,落实落细固定资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