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316949888/2024-58737 | ||
文 号: | 北区卫健函〔2024〕20号 | 主题分类: | 卫生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体裁分类: | 答复 |
发布机构: | 区卫生健康局 | 成文日期: | 2024-05-15 |
区政协六届三次会议第147号提案的答复
尊敬的吴杰委员:
您在区政协六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推动分级诊疗有效落地的建议》,我们收到。我局领导十分重视,对您提出的问题专门研究,并组织人员进行了认真办理,现将您建议中提出的三点建议答复如下。
一、关于您提出的加大医疗资源向基层诊疗单位倾斜的建议
江北区卫生健康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围绕高质量建设共同富裕先行标兵的总体目标和要求,立足江北实际,科学谋划、合理配置,进一步优化城乡资源布局,从基础配套建设入手,健全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努力补齐医疗设施短板,改善提升群众医疗卫生环境。一是加快基础设施提质扩容。2020年以来,我区已开工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7个,累计总投资达20亿元,建成后预计增加医疗床位约560床。慈城镇中心卫生院新院区已于2024年1月份整体搬迁投入运行,新增床位120张;前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湾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孔浦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建设项目稳步推进中。2023年,江北区卫健局着眼妇保、儿童及中医方面短板,积极谋划北岸医养联合体建设项目,该项目涵盖养老机构、妇保儿童医院和通用医疗机构等,可新增医疗机构200床,预计2026年完工,将解决现阶段我区妇幼中心、儿童医院用房不足的困境。二是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备配备提档升级。慈城镇中心卫生院已配置CT、胃肠镜等大型设备,计划于2024年在文教、洪塘两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增CT,以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能力。三是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积极落实《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关于印发浙江省万名基层医生进修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的通知》(浙卫发〔2024〕1号)文件精神,制定出台了《江北区基层医生进修三年行动方案》,从2024年开始,三年的时间累计组织全区48名以上基层医务人员参加进修学习,实现区级医疗卫生机构进修全覆盖、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修全覆盖、政府办村级医疗卫生机构全覆盖。截至目前,已选送12名基层医生赴上级医疗机构进修。
二、关于您提出的加大分级诊疗制度落实力度的建议
江北区卫生健康局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医联体”“医共体”建设,促进分级诊疗制度落实。2014年起,江北区成立了“一院江北医联体”“二院江北医联体”和“宁大附院江北医联体”。2019年底成立了宁波市第九医院为牵头医院,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心卫生院)为成员单位的医共体。2023年江北区县域就诊率93.8%,通过双向转诊就诊1729人。2024年第一季度,市第九医院医疗健康集团总院已选派各学科专家达996人次下沉基层医疗机构开展坐诊、业务指导等工作。在“医联体”“医共体”建设过程中,内部职责分工明晰,不同级别、不同类别医疗机构之间转诊有序,通过整合利用优质医疗资源、拓宽医疗合作渠道为主要抓手,区域内医疗机构分工协作、职责明晰,医疗资源利用效率和整体效益进一步提高,基本建立了“基层首诊、双向转诊、上下联动”分级诊疗就医格局。
三、关于您提出的优化互联网医院建设,推动社区卫生服务站互联网就诊服务体系实施的建议
江北区卫健局持续深化综合医改,以打造医共体、分级诊疗体系建设为目标,坚持数字化理念引领改革创新,着力撬动“互联网+医疗健康”切入点,不断拓展“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项目推广应用,为偏远乡村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医疗健康服务。全区公立医疗机构均接入宁波云医院平台,2023年医疗机构共开展“在线诊疗”“电子处方”“护理门诊”“居家护理”“自主开单”等互联网医疗服务32894人次,有效缓解乡村群众配药难,长期卧床、术后康复患者护理难、就诊环节繁琐等问题。2024年,依托全区11家医疗机构,计划开展互联网医疗服务8.3万人次。
吴杰委员,衷心感谢您对我局工作的关心关注,感谢您在区政协六届三次会议期间给我局工作提出的宝贵建议和意见,希望您今后继续关心、支持我局工作,给我局多提建议意见,我们将根据您的建议意见,努力改进和做好工作,为江北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宁波市江北区卫生健康局
2024年5月7日
(联系人:陈少华,联系电话:89582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