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2951467/2024-60743
文  号: 北区司法〔2024〕9号 组配分类: 政协提案
发布机构:
有效
江北区司法局
主题分类: 司法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体裁分类: 答复
成文日期: 2024-05-11 发布日期: 2024-05-12
关于区政协六届三次会议第10号提案的答复

北区司法〔2024〕9号

罗芹委员:

您在区政协六届三次会议上提交的《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助力解决区内中小企业货款拖欠问题的建议》提案,我区相关部门已收悉。各部门领导均十分重视,对您提出的问题进行了专门研究,并组织人员进行了认真办理,区司法局作为主办单位,现综合区法院、区发改局、区经信局、区税务局的协办意见,将办理结果答复如下:

一、现阶段相关情况

1.区税务局已建立诉求分析改进闭环管理机制,纳税人缴费人可通过办税服务厅、咨询热线、门户网站等渠道进行投诉,纳税服务科会同办公室、业务科室等相关部门定期对投诉问题等进行梳理研判,并点对点督促问题整改。同时,根据税收征管法和发票管理办法的规定,税务机关是发票的主管机关,负责发票开具、取得等方面的管理和监督,对于应当开具而未开具发票的违法行为,由税务机关责令改正。但对于已开票未按约定付款行为,属于民事争议,不属于税务机关职权范围,建议通过民事争议渠道解决,就未按约定付款的民事争议提起诉讼,法院会根据案件需要向税务机关开具调查令,要求配合提供企业经营方面信息,税务机关将予以配合。

2.区法院近年来一直牢固树立“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围绕民营企业在产权保护、劳务用工、融资贷款等方面的司法需求,坚持居中裁判,平等保护,护航民营经济稳步发展。为提升执行效能,开展涉企案件专项执行,对涉企案件加快审理节奏,2023年区法院在营商环境无感监测中,实际执结率为100%,居全市法院第一;买卖合同审理时间22.31天,居全市法院第三。目前在线执行申请平台有浙江法院网,“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微信小程序。

3.区发改局牵头构建信用体系促进形成新发展格局,坚持深化区域信用体系建设,组织全区各行政部门认真学习《全国失信惩戒措施基础清单》及《浙江省失信惩戒措施补充清单》,并严格落实清单所规定的各类惩戒措施。同时,联合区财政局加强失信惩戒在财政专项资金的应用,规定在区级企业类财政扶持专项资金管理中,对被列入严重失信主体名单的市场主体,依法依规限制申请财政性资金项目及限制享受优惠政策,共同推动失信惩戒依法依规开展。

4.区司法局通过建强专业队伍、强化制度建设、打造高效平台,系统推进涉外民商事纠纷诉前调解改革,加快建设涉外民商事纠纷化解多元机制,服务涉外法治改革工作。组建一支通晓国际规则、具有世界眼光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涉外法律服务队伍。目前辖区有留学背景或涉外业务经验的专职律师21人,其中入选省涉外律师人才库的有8人。设立外滩涉外法律服务中心,吸纳高校外语教授、双证律师等专业人才,服务江北区企业涉外法律事务。

二、下阶段工作措施

一是进一步坚持能动司法,持续优化涉企司法服务。持续拓宽涉企纠纷多元共治格局、丰富法治护企内涵,推动法治化营商环境全面成势。大力推广宁波法院服务企业在线平台,加强区法院、区市场监管部门、区工商联与各商会的长效沟通机制,及时掌握域内企业的司法需求,切实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为企业健康发展和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保驾护航。

二是进一步实施精品战略,提升涉外诉讼服务水平。加强区法院、区经信局、区商务局与重点涉外企业沟通联络,了解涉外市场主体具体司法需求,找准工作的切入点、结合点,开展送法入企活动。秉承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理念,加强区法院、区贸促会、区司法局等部门的职能协同,凝聚工作合力,打造多维度涉外业务协同支持体系,形成务实长效的共建机制。充分借助老外滩涉外调解力量和贸促会的力量做好诉前纠纷和诉中调解,争创具有江北辨识度的调解品牌。

三是进一步加大涉民营企业执行力度,刚柔并济开展工作。区法院将进一步加大与公安的协作和宣传力度,加大对被执行人和被执行人车辆的布控力度,在提高被执行人到庭率和车辆查扣率的基础上,不断提升执行威慑力,督促被执行人自动履行债务。进一步探索、完善执前督促流程,守护企业诚信名片。将被执行人为民营企业的案件纳入高级预警层级,在执行立案前,由工商联共享法庭的督促专员进行执前督促,引导被执行企业自动履行或促进达成执行和解,避免企业进入执行程序后,被采取执行强制措施而对生产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四是进一步加强专项行动工作,依靠合作互补强化清理拖欠账款长效机制。贯彻落实《宁波市防范和化解拖欠中小企业账款专项行动工作实施方案》,成立区清欠专班,跟踪督促有关拖欠主体按时履约兑现,依靠法制化手段化解存量拖欠,严防新增拖欠。区税务局持续加大“税务+法院”的合作广度和深度,扩大与法院数据共享工作,及时对法院调查令的数据需求进行审核落实,依据合法、必要、最小化原则,以汇总数据或结果数据为主,提供涉案企业相关数据,助力提升司法协作水平。

五是进一步探索涉企法治服务增值化改革试点工作,打造涉外法律服务中心。完善法治服务板块建设,进一步梳理企业涉法需求清单,统筹法治工作部门法治服务资源,探索“定制化”服务模式,提供咨询类、业务类、指引类、投诉类等4大类法治服务,努力提供精准化、个性化、集成化、专业化企业全生命周期法治服务。在中国(宁波)中东欧青年创业创新中心进一步打造涉外法律服务中心,为进驻江北的涉外企业、外籍人士提供专项法律服务,也为江北企业走出去保驾护航。

罗芹委员,衷心感谢您对我局工作的关心关注,感谢您在区政协六届三次会议期间给我局工作提出的宝贵建议和意见,希望您今后继续关心、支持我局工作,给我局多提建议意见,我们将根据您的建议意见,努力改进和做好工作,为江北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宁波市江北区司法局

2024年5月11日

(联系人:任珂盛,联系电话:89184427)



关于区政协六届三次会议第10号提案的答复.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