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316949888/2024-58548
文  号: 北区卫健函〔2024〕6号 组配分类: 政协提案
发布机构:
有效
区卫生健康局
主题分类: 卫生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体裁分类: 答复
成文日期: 2024-04-19 发布日期: 2024-04-28
宁波市江北区卫生健康局关于
区政协六届三次会议第160号提案的答复

北区卫健函〔2024〕6号

尊敬的任博委员:

您在区政协六届三次会议上提交的《关于加快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的建议》提案,我们已收到。我局领导十分重视,对您提出的问题专门研究,并组织人员进行了认真办理,现将办理结果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小托育”蕴含“大民生”。近年来,全区卫生健康系统以“两纲”为引领,着眼优质、均衡、普惠,聚力实施“托育无忧·北岸善育”行动,扎实推进普惠托育服务高质量发展。全区每千人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由2020年的1.65个增长到2023年的4.38个,群众满意度保持在90%以上。托幼一体化新模式得到国家发改委、省委社建委调研组肯定,普惠托育连续两年列入市政府督导激励,城乡家庭“托得到”“托得起”“托得好”目标基本实现。

(一)坚持统筹协调,构建普惠托育政策保障体系。一是加强高位统筹。区委、区政府将发展普惠托育纳入共同富裕先行标兵建设和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幼有善育”重要内容。连续4年将托育服务列入民生实事项目,区人大、区政协进行跟踪监督、民主评议,加大督查推动力度。二是加强政策创制。在全市率先出台婴幼儿照护服务实施意见、托幼一体化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意见、普惠托育专项资金补助等文件,将普惠托育纳入基本公共服务范畴。区人大常委会专门审议通过《关于加快推进托幼一体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的决定》,以法定形式推动托幼一体设施规划建设并轨落地。三是加强部门协同。建立区级婴幼儿照护服务联席会议制度,由区卫健局牵头,18个部门协同推进。区发改局积极实施国家普惠托育专项行动,区教育局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开设托班,区财政局加强专项资金保障,资规江北分局、区住建局做好托育设施用地保障和规划建设,区市场监管局做好餐饮质量保障,区总工会推进用人单位办托。

(二)坚持多元参与,构建普惠托育服务供给体系。一是推动托幼一体化。将托幼一体园纳入专项规划,在满足3-6岁幼儿就近入园需求下,优化学前教育资源配置,39家幼儿园开设托班,5家幼儿园整建制改造成0-3岁公办托育园,10家幼儿园托育部进行了适儿化改造,托幼一体化托位占比超80%,并统筹师资力量、课程体系、收费标准、评估考核。二是挖潜嵌入式办托。结合新建小区、未来社区和老小区改造,按每千人10个以上托位、每托位室内不少于12㎡和室外不少于3㎡的标准重点布局群众“家门口”托位。已建成社区婴幼儿照护驿站21个,用人单位办托2个,云鹭湾等8个未来社区落地普惠性托育网点,12个社区入选全省城镇社区“一小”服务场景。三是支持市场化办托。鼓励社会力量提供多样化托育服务,对2020年以来新(改、扩)建的普惠性托位,给予每个托位1万元一次性建设补助,并分档落实运营补助,率先在全市开展社会办托育机构星级评定,招引“蒙润园”“贝尔森林”等品牌机构入驻,累计新增托位近300个,评定三星级以上机构4家。 

(三)坚持医育结合,构建普惠托育质量管理体系。一是建立指导网络。全省首家市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落户江北,完善区级婴幼儿照护服务指导中心、站、点“1+8+N”三级网络体系。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医防护”儿童健康管理中心4个,儿保医生兼职托育机构健康指导员全覆盖。二是强化队伍培训。推进“一小”照护人员培训工程,近三年累计培训保育人员400余人次,保育师持证率超过75%,较2020年底增长2倍,2名保育员获市级十佳保育员称号。深化与市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市幼儿师范高专学校合作,建立托育实践教学基地,推动专业理论和教研力量直接输送至托幼一线。三是实施养育指导。推动家庭照护指导服务向前端延伸,连续3年常态化开展“启萌星”家庭养育亲子活动,组建婴幼儿家庭照护“帮帮团”,编印《江北区家庭养育入户指导手册》,累计开展医育指导超过2万人次,婴幼儿家长科学育儿知识普及率达90%以上。

二、下步工作方向

下一步,区卫健局将进一步推进普惠托育扩容提质,帮助群众切实解决好“育”的难题,减轻“养”的负担,激发“生”的意愿,不断提高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一是优化托育服务供给。在新建和改扩建住宅小区规划条件中,落实幼儿园和托育设施配建要求。推进以幼儿园托育部、社会兴办、社区统筹、单位自建及家庭照护5种模式为主托育服务体系。今年计划对洪塘实验幼儿园(宁静园)、慈城信之幼儿园(维拉园)、孔浦怡江幼儿园3所幼儿园整体进行适托化改造,万科云谷园标准化配套2个托班,以后每年新建(增)2-3所优质托幼一体园;指导慈城部队建设用人单位托育部;指导洪塘街道宁沁社区、前江街道长兴社区、外滩街道包家社区建设社区嵌入式托育机构,为3岁以下幼儿提供临时托、计时托、一对一入户照护等托育服务,推动“15分钟照护服务圈”提质扩面。到2024年底,每千人托位数达4.5个。

二是加大普惠宣传力度。动态调整普惠托育政府指导价,并通过民办公助、公建民营等机制,降低托育费用。开展普惠机构认定,在原有34家普惠托育机构基础上,计划再新增认定15家,并指导机构做好建设、运行补贴申领工作。针对1-2周岁以下婴幼儿以家庭照护为主实情,利用婴幼儿家庭照护“帮帮团”,通过入户随访、亲子活动、父母讲堂、专家面对面等形式常态化开展“启萌星”家庭养育亲子活动,让更多家长了解家门口的托幼服务。在媒体平台分批展示托育机构风采,扩大知晓度,提高入托率,到2024年底托位使用率达63%以上。

三是规范托育服务市场。联合街道镇、消防、市场监管等部门不定期开展安全生产、食品卫生、卫生健康等监督检查。建立“黑名单”制度,对有违法犯罪记录的人员及机构纳入征信系统。推进“江北模式”托幼一体服务规范化、标准化,区托育指导中心研究开发《适龄·适宜·发展——幼儿园托育活动方案精选》课程和“乐·同行”亲子课程,为全区婴幼儿提供高质量、多形式的科学育儿服务。培育区星海托育中心等星级托育机构创建省级示范托育机构,做优托幼一体示范、从业人员实训、家庭养育指导等服务。深化专业队伍培养,通过运用“理论+实操+研讨”等多种方式,开展对托育师资进行全覆盖专业培训,确保保育师资格证、上岗证、健康证“多证”上岗。

四是强化医育教融合发展。加快构建“1+1+X”医育结合托育指导模式,充分发挥教育和卫健部门“幼”的教育优势和“托”的养育优势,深化信息互通、资源互融,完善“教育系统开源办托、卫健系统指导备案”工作链。发挥区级托育服务中心示范作用,推进“国医育国娃”中医药理念,探索保育员、儿保医生“一对一入户照护服务”,指导慈城、文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省级标准建设“医防护”儿童健康管理中心。加强出生缺陷三级预防,提高0-3岁儿童发育监测筛查率,推动阳性筛查患儿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

任博委员,衷心感谢您对我局工作的关心关注,感谢您在区政协六届三次会议期间给我局工作提出的宝贵建议和意见,希望您今后继续关心、支持我局工作,给我局多提建议意见,我们将根据您的建议意见,努力改进和做好工作,为江北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宁波市江北区卫生健康局

2024年4月19日

(联系人:李双双,联系电话:18857440181)



宁波市江北区卫生健康局关于区政协六届三次会议第160号提案的答复.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