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2951467/2024-00484 | ||
组配分类: | 公共法律服务 | 主题分类: | 公安、安全、司法/司法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体裁分类: | 报告 |
发布机构: | 江北区司法局 | 成文日期: | 2024-02-27 |
2023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宁波市江北区司法局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夯实基础,创新致胜,一体推进法治江北、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为江北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创智和美城区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相关做法“江北区推进法治建设护航区域经济发展”在中央依法治国办简报刊发。
一、2023年工作情况
(一)深化“大法治”格局,深耕法治统筹工作。推进学习宣传贯彻“八进”活动,配合做好区委理论中心组和区政府常务会常态化学法,压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选聘100名法治监督员和53名特邀行政执法监督员,建立法治监督员人才库。推进道路交通安全和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向社会公开征集相关执法领域违法违规线索。
(二)营造法治环境,优化法护营商举措。制发《江北区行政复议服务保障法治化营商环境实施细则》,出台《江北区市场监管领域投诉举报领域案件办理指引》,进一步规范市场监管领域投诉举报领域案件办理。完善涉市场主体申请复议“绿色通道”、包容审慎执法机制、推行文书抄告等制度,发布涉市场主体的典型案例。完善行政执法“3+N”多元共治体系建设,探索基层执法监督指导站,开展专项监督16次。
(三)凝聚法治合力,推动法治政府建设。编制区政府年度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指南,全区共计20个单位制定了30个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全市率先设立并实体化运行区基层法律服务中心、区合法性审查中心,聚焦新兴领域和重点行业,推进直播电商企业、水产品批发市场交易、自媒体行业等合规指引项目,帮助企业建立健全合规管理体系。创建直播电商企业合规治理快速响应机制,整合全区法律服务资源,建设实体化“江北区法治E企服务中心”和“北小法”共享法治直播间。
(四)坚持法治导向,彰显公共法律服务温度。与区法院签署涉外民商事纠纷协调化解合作框架协议,实现诉讼调解无缝衔接。成立“亲青调解团”和以青年调解员构成的“云青调解工作室”,做好青蓝结对传帮带工作,建立梯队化人民调解员培养机制。建成水产市场法治公园和民商法律服务港,集法治宣传、矛盾调解、民商事法律咨询,以及警务、税务、社保、金融等服务内容为一体,加快打造“枫桥式专业市场”样板。持续推进“市场主体法律顾问服务网格化全覆盖”、组建“知识产权”“凤凰行动”“涉外法律”“港航物流”四支服务促进团队等工作,服务企业4566家,解决法律问题2321个。
(五)保持底线思维,提升除险保安实效。推进宁波调解学院实体化阵地建设,深化外滩涉外调解工作室建设,吸纳涉外律师和宁大外籍学生志愿者加入调解团队。全省率先探索“我调解 我普法”调普融合法治创新实践,有力提升村社矛盾纠纷化解能力。做好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严守平安底线。开展行政复议员任命和分级管理省级试点工作,任命首批9名行政复议员,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率100%。
(六)推进队伍建设,激发司法行政队伍活力。持续擦亮“红韵法治”品牌,迭代升级党建“云展馆”,常态化举办“红韵法治微课堂”。推动区管干部、各基层党组织、党员“三学联动”,组织开展“循足迹 守初心”现场学习,青年干部“明德守法、完善自我”承诺践诺活动,高标准高质量开展主题教育。持续深化“枫桥式”司法所和文明规范公正司法所建设,深入挖掘各所特色亮点,打造代表性品牌,如外滩涉外调解、慈城慈孝文化促法治、甬江组团式服务惠民生、孔浦探索“枫桥式专业市场”打造等。
二、2024年工作思路
2023年,我局在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还存在一些不足,如行政诉讼一审败诉率仍有“走高”压力,全区各单位重大行政决策水平还可以提升,基层法治建设合力还可以持续加强。下一步,我们将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构建法治江北建设大法治总体格局,为江北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创智和美城区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一)推动法治建设走在前列。根据法治浙江、法治宁波考核要求,梳理各单位法治建设工作共性和个性清单,强化重点工作常态化通报和法治督察,切实提升考核的精准性。深化法治督察与纪检监察监督协作配合,深入探索清单式法治督察。进一步完善法治创新项目库建设,分类制定实施项目推进细化方案,形成创新项目梯队,积极争取各类法治奖项和试点。
(二)助力法护营商提级增效。从县乡合法性审查质效提升、涉企增值化服务等省厅重点改革出发,强化区法治建设促进中心总体谋划作用,推进合规指引体系建设。强化区合法性审查中心法治审核作用,抓好街道(镇)合法性审查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强化区产业合规中心预防指引作用,打造N个合规分中心、合规点,形成“产业合规中心+合规分中心+合规点”的聚合效应。
(三)培育法治创新最佳实践。打造“我调解 我普法”调普相融品牌,推广“青亲调解团”“云青调解工作室”运行模式,在法治实践中有效提升公民法治素养。探索行政执法领域“预约式”指导服务,帮扶企业辨识防范消除经营风险和安全隐患。优化直播电商合规治理新机制,为电商企业提供“一站式”法治服务,开展常态化线上普法。
(四)彰显法治江北建设成效。推进涉企法治服务增值化改革省级试点,探索“定制化”服务模式,优化资源打造“联动协同”多元融合的涉企法治服务体系。建设“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推动各类公共法律服务资源均衡可及。探索行政复议调解案件容错免责工作机制,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强化法治督察,推进“社会热点问题智能法治督察”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