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透明政务 > 聚焦江北 > 江北资讯

“居民议事”拓展基层民主治理新渠道

发布时间:2024-10-17 09:01浏览次数:

“趁着老旧小区改造,小区的广场可以多增加些适合老年人休息、晨练的设施。”“小区电梯能否安装阻车系统,防止电瓶车上楼。”“地下车库排水沟年久失修,安全隐患亟待破解。”……最近几年,在江北各个街镇的居民议事会现场,这样热烈的讨论场景此起彼伏。

文教街道在第二届居民议事会第三次会议上向议事会成员们征求意见建议

自2020年1月1日《浙江省街道人大工作条例》施行伊始,宁波市迅速部署启动建立街道居民议事会工作。江北区在各街镇人大代表联络站设立“居民议事厅”,作为议事会成员学习、座谈、接待群众的活动阵地,采取“一个站点、两块牌子”,实现站厅共建、资源共享,努力做好居民议事会“后半篇文章”。

近年来,各地立足街道居民议事会职能,积极用好居民议事“小平台”,充分调动居民议事员履职积极性,拓宽群众有序参与治理渠道,探索基层社会多元共治新格局,街道居民议事工作创新成果“遍地开花”。

文教街道依托大闸社区“蜜邻”议事厅、双东坊社区“回音坊”议事厅等平台,探索人大代表、居民议事员每月轮值制,搭建“1+8+X”议事工作体系,广泛收集民情民意,梳理汇总“问题清单”、形成四色“建议清单”,转交街道办事处和有关部门处理,着力打造“小事不出社区、烦事不出片区、难事不出街道”的居民全过程参与协商治理新路径,辖区居民的归属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文教街道居民议事会成员和人大代表视察范江岸停车场建设情况

依托街道居民议事共商共治,范江岸社会停车场项目经过居民议事员票荐,被列为2023年文教街道民生实事项目,盘活空间后拓展停车位55个。“停车场建好后,乱停车、道路拥堵的情况基本看不到了,我们去市民夜校,也可以就近停车了。”文教街道辖区居民李女士高兴地说。

“居民议事”工作机制搭建起政府与群众沟通的“桥梁”,通过面对面受理人民群众天天关注的“民生小事”,认真研究分析基层治理中的共性问题,找准问题根源,共商共议提出解决措施,推动“良言”变成“良策”。

“良策”落地,需要监督。“我们将项目所在地周边社区的议事会成员聘为监督员,发挥其情况熟悉、时间宽裕等优势,监督民生项目办实办好。针对居民议事会提出的意见建议,采用上门面商、部门联合会商等形式,提高问题解决率,为议事会成员积极参与议事论政、反映社情民意营造良好氛围。”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


信息来源: 新江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