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透明政务 > 聚焦江北 > 江北资讯

解码江北产业提能⑨ | 港航服务业“长风破浪会有时”

发布时间:2023-05-04 08:20浏览次数:

港口是宁波最大的天然资源,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已连续13年位居全球第一。然而,与“世界大港”相配套的港航服务业的价值量和含金量较低,航运金融、总部经济等衍生的中高端服务未建立完整的市场体系,与伦敦、上海、鹿特丹等先进港口存在一定差距。

2021年3月,我市发布《宁波市港航服务业补短板攻坚行动方案》,着力破解与港口发展不相匹配的“大港小航”难题,锻造港口硬核力量。短短两个月后,江北区就出台首项区级扶持政策,安排5亿元专项资金,着力推动港航服务业做大做强,致力于打造宁波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样板。

如今,港航物流已成为我区生产性服务业支柱产业,依托宁波海运、宁波远洋以及江海运输等核心企业的集聚带动,江北已重点形成了以航运运输为主链、货物代理以及船舶代理为辅链重点的产业链条,聚集规模以上港航服务企业119家,去年实现营收突破300亿元,成为区域六大主导服务业之一。

运力节节攀升锻造硬核力量

去年12月8日,我区港航服务业龙头企业宁波远洋运输股份有限公司在上交所主板成功上市,系全省第二家上市的港航运输企业,也是全市首家本土上市的集装箱运输企业。成立30年来,宁波远洋深耕航运领域,顺应港航一体化,主营业务盈利能力不断增强,形成了显著的行业竞争优势。

宁波远洋主营业务为国际、沿海和长江航线的航运业务、船舶代理业务及干散货货运代理业务。同时,宁波远洋也是目前国内少数的综合性航运公司之一,经营国际航线和国内航线,既有集装箱运输也有干散货运输,更有强大的船舶代理及干散货货运代理业务,能为公司航运业务提供有力的支撑。截至今年3月,宁波远洋在中国内地集装箱班轮公司运力排名中居第5位,位列世界集装箱班轮公司百强榜29位,目前共经营船舶87艘,总运力122.3万载重吨/6.7万TEU载箱量,形成了一支由3000吨至40000吨集装箱船舶梯度互补并保有一定数量(8艘)散货船舶的综合性船队,与航线运力需求及发展保持高度匹配,保证了航班运营班期的稳定性,已发展为浙江省内最大的集装箱班轮企业。

如何提升航运物流运力规模,为宁波港贡献更多“硬核”力量?记者在《江北区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中找到了答案,一方面,江北通过鼓励宁波海运、宁波远洋等骨干航运总部企业做强做优,引导中小航运企业做专做精做特,支持企业拓展航运线路,培育做大本土国际远洋运输船队规模。另一方面,江北则以北岸国际港航创新发展区为重点,积极招引国际国内航运龙头企业或区域总部落户,建设“宁波港航物流中心”,同时引导企业运力结构向“大、新、特、绿”转变,强化绿色港航政策保障,到2025年,所有海进江船舶均完成岸电改造或脱硫塔安装。

作为宁波中心城区,江北发展港航服务业,既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又有扎实的产业基础。依托省级航运物流集聚区北岸财富中心,江北集聚规上港航物流企业71家,航运运力全区突破240万载重吨,航运运力排名全省前三,全市第一。不仅如此,江北港航服务业亩均效益也领跑全省。宁波远洋、宁波海运、中远海运、公运集团4家企业入选2020年省现代物流业亩产效益“领跑者”名单,成了浙江港航服务业当之无愧的“亩均英雄”。

“我们立足提高江北作为宁波现代化滨海大都市中心城区的核心功能和战略地位,发挥创新发展区全省海运高地、历史文化积淀、港航融合发展等综合优势,推动‘航运+数字’‘航运+金融’‘航运+商服’的技术、业态与模式的创新融合发展。”区发改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深耕招大引强 项目纷至沓来

以港兴城,以港兴产。作为宁波通商史的起点,江北港航服务始于千年之前的句章港,繁盛于百年之前的老外滩,拥有着“港源”“城始”的独特优势。如今,凭借着独特的港航文化底蕴和大力度的招商引资工作,江北正吸引一大批港航服务企业近悦远来、落地生根。

在去年11月举办的第五期海丝沙龙暨江北区港航服务业发展论坛上,固蓝海事(重庆)工业技术有限公司、浙江外代国际物流有限公司与外滩街道签订项目合作协议,为江北港航服务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对于江北而言,持续推动港航服务业做大做强的关键是“引进来”。为此,我区积极探索三级联动招商新模式,落实专人分管、负责招商工作,着力提高招商工作成效。去年以来,共成功落户港航服务业项目150余个。其中包括俄罗斯最大的老牌航运龙头企业俄远东船务公司设立宁波区域总部。此外,交通运输部首批“海员外派机构”单位上海森海海事服务有限公司宁波分公司也落户江北,每年可提供4000名船员到各种类型船舶服务。同时,我区还充分发挥智库作用,依托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广泛联络国际航运组织、企业和院校,搭建国际航运研究平台,拓展航运企业招引资源。

2021年,江北数字港航供应链基地在江北前洋E商小镇挂牌成立,短短一年多时间,已初步形成以易港通、无界电商等龙头企业为引领的数字港航供应链产业集群。通过发展数字港航服务业和港航数字贸易,加快引进智慧平台、无车承运、港口咨询等数字港航企业,一个集云仓、AI报关、网络运输、数据资产科技金融一体化的港航智慧供应链应运而生,助推小镇形成创新链、产业链、服务链、资金链“四链一体融合”的港航物流智慧供应链生态圈,加快实现小镇产业融合。

为促进产业发展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加快速度、提升质效,去年以来,江北将招商引资提升到了经济发展“头号工程”的战略定位,尤其是服务业招商被放到重中之重的位置。结合区块定位和独有特色,在港航服务业领域,江北有针对性地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在北岸财富中心及周边区块积极招引港航总部企业,在老外滩、文创港大力引进港航辅助业企业,在前洋经济开发区培育发展“数字+港航产业”,着力打造港航服务业“一中心两基地”的发展格局。

加强平台赋能放大集聚效应

记者注意到,在之前省发改委公布的全省首批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区名单中,江北区北岸国际港航创新发展区入围,系宁波获评6家发展区中唯一一家以港航服务业为主导产业的创新发展区。

据介绍,创新发展区空间范围北至姚江东路、环城北路,南至余姚江、甬江,西至育才路、文教路、余姚江,东至湖西路、生宝路,总面积约3.3平方公里。虽然面积不大,但创新发展区区位优势突出,是宁波主城区“外接余慈、直通沪杭、融入长三角”的重要门户,也是北仑港经杭甬运河向北辐射,扩张物流链、开拓长江流域货源的必经之地,拥有宁波老外滩、宁波音乐港等城市文化名片。

创新发展区内,以港航服务、现代金融、商务服务为代表的三大主导产业纷纷“抱团”,规模效应凸显。“创新发展区的壮大有助于江北打造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服务全球、辐射全国的全球港航服务集聚地、国家战略物资枢纽点、现代金融保险创新发展区、品质国际滨水商务区。”区发改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浙江前洋经济开发区,浙江易港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是开发区引进的重点港航物流企业,去年该企业研发的高效协同系统全面上线,为舶公司办理提单备案、转船改港、退关加载等业务提供“一站式”服务,目前吸引了数十家船舶公司加入。

今年一季度,开发区数字港航供应链企业已实现营收43.33亿元,同比增长15.9%,其中供应链企业实现营收39.83亿元,同比增长26.28%,增幅明显。新招引包括航运“无人设备”领域的先行企业齐盛航运、船舶港口服务法博海洋工程(宁波)等8家港航服务业企业和项目。

另一边,文教街道立足产业特色和企业需求,在线上搭建了企业服务平台——港航服务小云,集政策咨询、注册登记、税收落户、劳动用工、子女入学等服务于一体;线下建立了江北区首个“港航服务业企业红色服务联盟”,为企业提供会计代理、贷款融资、人才培育招聘等各类配套服务。

如今,随着港航物流及其相关企业的规模不断壮大,一批批大好项目的落地,港航服务业已成为江北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的“金名片”并不断焕发新活力。

信息来源: 新江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