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316949888/2023-57020 | 主题分类: | 卫生、体育、医保/卫生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体裁分类: | 其他 |
发布机构: | 江北区卫健局 | 成文日期: | 2023-10-23 |
2022年中共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年,加快推进江北全面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创智和美城区和共同富裕先行的关键之年,也是新一届领导班子开展各项工作的开局之年。江北区妇幼健康服务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刻领会全面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区工作要求,努力争创“健康江北”实践样板、共同富裕先行标兵,全力推动妇幼健康的高质量发展,现将2022年度有关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目标
1、新生儿死亡率1.53‰(2/1311)
2、婴儿死亡率1.53‰(2/1311)
3、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2.29‰(3/1311)
4、孕产妇系统管理率97.56%(1279/1291)
5、产前筛查率98.61%(1274/1292)
6、剖宫产率46.99%(616/1311)
7、孕产妇贫血患病率17.65%(228/1292)
8、围产儿死亡率2.28%(3/1313)
9、流动孕产妇保健覆盖率达 98.47%(1416/1438)
10、3岁以下系统管理率97.76%(5762/5894)
11、严重致残出生缺陷率3.81‰(5/1314)
12、7岁以下儿童健康管理率97.52%(18002/18459)
13、0-6岁儿童眼保健覆盖率97.14%(17931/18002)
二、工作完成情况
(一)强化责任落实,保障母婴安全
一是持续推进孕产妇妊娠风险评估与分级管理。全面实行孕产妇“五色”管理,落实妊娠风险预警评估制度,实行高危孕产妇专案管理,紧盯重点人群。妊娠合并心脏病、妊娠期糖尿病、妊娠合并艾滋病、梅毒、乙肝等实行专人专案管理,确保做到高危孕产妇“发现一例、登记一例、报告一例、管理一例,救治一例”。成立江北区妇幼保健、产前筛查、新生儿疾病筛查、儿童生长发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质量控制中心。建立危重孕产妇和危重新生儿的风险评估、救治和转诊、会诊工作机制,对高危孕产妇的追踪、转诊工作进行监督管理,提升救治水平,控制可预防的孕产妇和儿童死亡。2022年孕产妇艾滋病母婴传播率为0。三是牢抓高危儿管理的追踪管理。根据不同分类和同类中的不同级别,做好“早产、出生缺陷、营养性疾病、神经发育疾病的监测”工作,及时转诊,有效会诊,提高指导干预质量。与助产机构协作,落实重危病儿出院、转院报告制度,杜绝死亡漏报。加强婴幼儿意外伤害宣教,防止婴幼儿意外死亡的发生,2022年江北区5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迟缓率0.70%、5岁以下儿童贫血患病率3.18%,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96.18%。开展一年两次新生儿、围产儿、5岁以下儿童死亡评审,分析原因降低儿童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和新生儿、婴儿死亡率分别为2.29‰、1.53‰。四是积极应对疫情防控, 认真贯彻落实党和政府疫情防控工作部署要求,及时、有效采取各项防控措施,细化孕产妇就医需求、畅通就诊通道。加强健康宣教指导、结合孕产妇和儿童系统管理,摸清辖区常住孕产妇和0-6岁儿童情况,建立人员清单和重点人群台账,尤其是对高危孕产妇进行排查,引导孕产妇及时主动向社区报备。疫情期间细化辖区危急重症孕产妇处置流程、孕产妇接诊流程、孕产妇电话随访一人一策等措施,保障涉疫地区孕产妇就诊需求和就诊服务,中心还通过江北孕妇、儿童微信群,通过线上方式,随时给孕产妇、儿童进行咨询和帮助,全力保障母婴安全。
(二)加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提高出生人口整体素质
在区政府及区卫健局的大力支持下,全区上下形成了以“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群众参与”的工作格局。孕前:推进婚检孕检免费项目有机融合,加大孕前保健宣传教育力度,着重做好符合政策夫妇再生育咨询、指导和服务,2022年婚检率达93.43%,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率109.80%。不断强化产前筛查能力,提高孕期出生缺陷发现率并实施早期干预,辖区户籍血清学筛查90.61%,非户籍86.62%,高风险和低风险人群随访确诊3 例NTD,5例21-三体,1例18-三体,早中孕整合筛查1635人,确诊1例21-三体,有效杜绝缺陷儿出生,辖区助产机构开展免费新生儿疾病筛查和听力筛查项目。新生儿疾病筛查率和新生儿听力筛查率均达99%以上。血片质量为零退片、零迟递,召回率100%。确诊甲低4例,PKU2例,蚕豆病21例,其他遗传代谢性疾病3例。9月获得宁波市出生缺陷防治科普竞赛团体二等奖。2021年度荣获浙江省疾病筛查工作质量优胜奖。
(三)强化流动人口妇幼保健服务,多机构共同协作
健全服务体系、补齐发展短板,强化流动人口孕产妇、儿童保健管理,推动整体工作高质量发展。一是落实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机制。加强婚育户联办工作的部门协同,健全流动人口生孕信息通报机制,推动实施婚育证明承诺制、电子化。流动围产儿死亡率2.08‰,流动孕产妇保健覆盖率98.68%。开展调查摸底将辖区流动儿童纳入常规管理,流动儿童保健管理率为96.51%。二是实行流动人口孕产妇、儿童闭环管理、成效显著。形成江北下属8家社区街道、江北区妇幼中心、江北区卫生健康局三部门联动合作,构建信息化管理,提高解决问题实效性。加强流动妇女儿童的摸底工作,落实流动人口首诊负责制度。今年随访转介一名流动艾滋病孕妇,通过药物干预+安全助产+喂养指导,已对其所生儿童随访登记三次及时进行母婴阻断。9月份,对一例重度贫血考虑产后出血可能产妇实行联合管理,由街道社区-妇保院-社区中心组建团队随访至产后42天,确保了孕产妇和儿童安全。三是健全卫生计生协同办公机制,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开展全区流动人口孕产妇重点信息排摸,做好生育全过程管理,建立服务管理个案档案,特殊人员上报机制,专人管理。
(四)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为民提供便捷服务
一是采用“互联网+”全天候提供“线上+线下”个性化服务,以三大临床科室志愿服务为品牌建立“遇见最美丽的你”“妈妈群”“育儿群”微信和QQ群,开设孕校云平台,我院孕校云平台的累积用户量已达1200余人次,录制各种宣教小视频18个,其中包括孕期、产后、母婴保健、育儿指导以及更年期的一些科普知识,在我院的孕校云平台以及江北妇幼云课堂抖音号上同步分享。2022年中心开展各类线下志愿服务活动8场,服务群众928人次,通过志愿服务活动精准对接百姓的妇幼健康需求,得到当地群众一致好评。二是整合各项妇幼保健项目,推行“一站式”服务,全面落实《浙江省<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办法》的通知(浙卫发[2019]4号),结合“最多跑一次”工作要求,多部门信息互联互通,开通浙里办网上申办流程,规范和简化签发流程。三是建立部门间信息交换和业务协同机制,推进托育托幼机构备案“一件事”改革,通过线上浙里办申办,妇幼保健机构的督促、指导、检查及落实各项卫生保健措施后,网上出具卫生保健合格证避免线上线下多次奔波,今年共线上办理机构36家。四是深化加强优生“两免”、两癌筛查“最多跑一趟”的改革目标,新增双休日婚检、诊间挂号收费、免费叶酸领取、在线查阅婚检报告等举措,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保健需求,彰显高质量服务效能。2022年婚前医学检查率93.43%,完成孕前优生检查1428人,孕前优生健康覆盖率109.80%。
(五)提升妇女生殖健康水平,加强妇幼公共卫生管理
一是扎实推进城乡“两癌”检查项目,今年两癌完成率100 %,完成检查目标1005例,筛查发现2例浸润性导管癌,1例宫颈高级别病变。二是定点江北妇幼中心为免费计生手术定点医疗机构项目实施单位,辖区三家助产机构及洪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进一步接诊单位,规范开展取放环器服务。三是健康宣教联合区疾控中心走进宁波大学等高校开展“面对面”的生殖健康教育,为青少年们送去青春期保健、生殖健康等健康知识。四是扎实推进国家免费避孕药具规范化管理,今年共投入约10万元购买35台避孕智能发放机投放于辖区下属八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各街道、村。避孕节育知识宣传力度,引导群众树立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提高妇女自我保护意识,预防和控制非意愿妊娠。强化男女共同承担避孕节育的责任。
二、存在问题
1、妇幼保健队伍建设有待加强。中心妇幼卫生技术人员配备不足,专业人才紧缺问题长时间得不到解决,严重制约了保健机构的发展、服务功能的完善和服务质量的提高。
且经费投入力度与上级对区级妇幼卫生事业的发展投入要求相比还有相当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妇幼卫生事业的健康开展。
2、流动儿童与孕产妇自我保健意识薄弱、隐匿性强,还得加大宣教力度,儿童发育监测与筛查质量需进一步提高。
3、妇幼信息化建设相对落后,与目前的智慧医疗信息与其他县区妇幼中心尚存在差距。
三、下一步重点工作
(一)落实好《母婴安全行动计划》,确保母婴安全
根据上级关于实施母婴安全行动计划的总体部署,扎实做好孕产妇安全管理各项制度落实,不断完善风险预警评估,提升救治能力,严格落实责任,确保孕产妇0死亡,婴儿死亡率控制低水平。健全完善托育发展工作体系。坚持“以幼带托”的一体服务模式,推进0-3岁婴幼儿照护服务工作,推进帮助社区“医、防、护”儿童健康管理中心的建设。
(二) 加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继续加强宣传和健康教育,促进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保健服务的规范和深度融合,进一步提高服务人群的健康意识和风险意识,将出生缺陷干预工作做细、做实。扩大产前筛查人群覆盖面,提高筛查率和高风险孕妇的后续咨询和随访率,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率,做好儿童孤独症、新生儿心脏疾病筛查等工作,并与残联无缝衔接,努力提升康复质量,降低致残率,改善生存质量。全面规范开展及早谋划开展妇女“两癌”免费检查等重大公共卫生任务。继续完善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模式,艾滋病病毒感染孕妇干预率达到100 %。
(三)实施创建项目,进一步优化完善服务体系
以“婴幼儿养育照护基地”为抓手,引领和推进全区儿童早期发展工作,大力推广全面、连续、规范和特色服务。大力推进儿童眼保健门诊、营养门诊、心理门诊、孕产妇心理筛查等特色服务开展。流动儿童与孕产妇自我保健意识薄弱、隐匿性强,还得加大宣教力度,儿童发育监测与筛查质量需进一步提高。
(四)加强人才队伍梯队建设,提高可持续发展新动力
全面抓好落实,将人才的第一资源转化为中心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多措并举,2023年安排3名医务人员去上级医院短期进修,加大人才队伍建设力度,拓展保健业务发展,为医院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江北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2022年12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