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孔浦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江北区委区政府、区卫健局、宁波市第九医院医疗健康集团总院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抓党建,促发展”为工作主线,深化党的政治建设和清廉医院建设,积极抗击新冠疫情,广大干部职工勠力同心、攻坚克难,努力形成党建和业务统筹推进,互促双赢的工作格局,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突出政治引领,以学促干推进基层党建全面发展
(一)以组织学习教育为切入点,全面提升职工综合素质。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政治修养。强化中心组学习制度,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专题报告等方式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章程》以及修订版,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守牢“红色根脉”,持续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通过开展集中学、现场学、对标学等方式,学习《百年大党面对面》、《干在实处、勇立潮头》习近平浙江足迹等书籍,强化党员干部意识,增强党员干部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主动性和坚定性,当好“两个维护”的坚定践行者,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2022年全年召开专题教育学习会议2次,组织生活会1 次,主要领导上党课3次,中心组学习11次,赴镇海海防纪念馆参观红色教育基地1次。2、完善落实制度,夯实发展基础。通过修订制度、抓制度落实、抓落实整改等一系列的举措提升短板。今年领导班子通过对各科室开展“连心廉访”,听取职工意见建议20余条,并逐一进行落实;通过中层干部廉政分析谈科室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60余条;适应当前政策和形势修订完善了中心职代会文件和制度流程。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制定长效机制不断提升内涵完善各项制度,同时保障了职工合法权益。
(二)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保障,持续推动党建业务深度融合。1、遵循党章党规,做好换届选举。今年9月份至11月份,中心党支部按照规范的流程进行了新一届支部委员会委员换届选举工作,切实加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建设。2、重视人才培养,提升党支部及党员干部队伍建设。认真落实中心28名党员档案规范化管理,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加大高知群体吸纳工作力度。2022年转正预备党员1名,发展入党积极分子1名。通过岗位竞聘,提拔中层干部1名。为了增强党支部的创新创优意识,今年推进开展党员教育管理项目,以创新党员教育管理模式,激发党员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光荣感,保持党员先进性内在动力。3、以高质量党建保障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心党员干部在新冠疫情面前充分发挥示范表率作用,切实发扬不畏艰险、无私奉献精神,积极参与到流调溯源、核酸检测、隔离管控、追阳排摸、病原检测等工作中,2022年中心共进入隔离点工作150余人次,上门追阳30余人次,高速、南站卡口200 余人次,对外支援200余人次,病原检测派出15人次。4、培树典型榜样,提升文明意识。中心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网站等媒体宣传报道形式,培树典型、展现新风。组织党员干部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公益性活动,包括进社区、进市场、进学校开展义诊和健康宣教,今年共开展5场次,参与人数20余人次,惠及群众500余人。组织进行无偿献血16人、慈善捐款共7970元。今年“轩岚诺”“梅花”台风来临之际,党员干部带头值班值守,摸排险情,进驻辖区避灾安置点提供医疗保障、健康巡视,两次台风共出动12人次。
(三)坚持从严治党,着力构建风清气正行业生态。1、强化廉政建设,落实主体责任。按照《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清单》和党建目标管理考核细则要求,中心领导班子认真贯彻落实,分工明确,与各科室签订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书14份。并通过深化廉洁教育、廉政约谈和压力传导,把责任分解到科室细化到个人,形成既承担工作任务又承担廉政责任的“一岗双责”的良好局面,有效防范各类违纪违规问题发生。2、注重廉政教育,从源头上治腐。中心以定期教育和随机教育相结合,通过中心组学习、党课、专题教育等方式学习《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廉洁从业九项准则》、《零容忍》等清廉教育和警示教育共计9次;组织参加“学习强国”答题挑战赛、集团总院廉政书法比赛等活动共计4次。3、坚守责任担当,强化执纪监督。以抓好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准绳,结合医疗质量、医德医风工作,对各科室进行监督检查,突出重点科室、重点岗位和重点人员的监督,严肃查处违纪行为。今年领导班子带队开展质控检查和纪律检查共计15次,查出工作纪律问题6起。6月份开展集体廉政谈话1次;节假日前正风肃纪提醒5次;与年轻干部签订《廉承诺书时光书》1份;同时全体职工和科室负责人针对自己的岗位查找廉政风险点25条,对查找出来的风险点制定廉政防控措施25条,并作出承诺。根据廉政风险点领导班子对相关人员开展提醒谈话23人次,任前谈话1人次,党员之间交流谈话54人次。4、改进工作作风,创建“无红包医院”。紧紧围绕打造清廉医院目标,通过播放廉政文化标语、推行“e之廉”二维码反馈、科室警示教育等方式深入开展“无红包医院”创建提质行动,引导中心医务人员恪守医德、廉洁自律。
二、以稳固提升社区卫生综合服务能力为目标,引领业务工作开创新局面
(一)基本业务运行情况
2022年门诊人次185862人,同比去年2.24%;门诊次均费用189.56 元/人次,同比去年-3.34%;共实现收入6043.25万元,同比去年12.16%;总业务收入3523.28万元,同比去年-1.18%;其中药品收入为2307.97万元,同比去年-5.57%;其中中药收入为206.98万元,同比去年 -33.2%;医疗业务收入为1033.94万元;同比去年10.5%;中医理疗收入为405.21万元,同比去年20.52%;
(二)强化质量管理,促进中心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和提高。中心不断健全质量管理体系,职能科室每月开展医护质量检查,针对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检查核心制度的落实情况,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各科室进行改进,并与绩效挂钩,促进了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
中心中医针灸科作为首批江北区基层特色专科,围绕“专科专病专长”的发展思路,今年又新开设中医视力治疗咨询中心、盲人推拿按摩等服务项目,拓展专科服务特色,提高专科服务能力。“中医三联法分期论治带状疱疹”作为中医针灸科专病专科建设的基石,在宁波市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李国伟医师的师带徒带领下,新增欧氏缠身龙治疗法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名。3名医生在全区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应用技能比赛中荣获团体二等奖、个人三等奖。2022年中医针灸专科门诊人次比去年同期显著增长。
3、中心高度重视护理工作,对护理工作实施目标管理,建立健全护理管理体系,落实各项护理常规,加强不良反应事件报告管理,积极开展如PICC、家庭病床等优质护理工作,对患者提供全面、全程、专业、人性化的护理服务,今年开展PICC护理33人次,建立家庭病床11张。
(三)不断完善公共卫生防控体系,做到疫情防控工作不放松。中心建立健全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使职工的应急素质和中心整体应急能力得到增强。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扎实构建人群免疫屏障的方针。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中心医务人员反应迅速、应对及时,积极开展宣传引导、科学安排疫苗接种、核酸检测、防护隔离,做到疫情监测监督到位、高风险岗位人员防控到位、疫情防控和处置能力提升到位。今年中心共进入隔离点工作150余人次,上门追阳30余人次,高速、南站卡口200 余人次,对外支援200余人次,支援病原检测实验室15人次。核酸采样100多万人次,为辖区大、中、小学、幼托机构学生及居民群众接种新冠肺炎疫苗,截至目前累计接种39682余人次。发热门诊接诊患者539人次。
(四)立足自身特点,以公共卫生服务为基础,贯彻落实重大民生工程。
2022年中心累计建档38472份,建档率94.85%,档案开放数27722份,65周岁以上老年人档案累计3362份,参与健康体检2309人,规范管理率68.7%。累计高血压管理患者人数3795人,规范管理高血压患者人数2574人,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率67.83%;辖区内已管理糖尿病患者人数1162人,规范管理糖尿病患者人数795人,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68.42%。同时,中心结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体检规范要求和群众需求,今年已提供食品卫生及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健康体检1485人次,高校、中小学生体检、幼儿园健康体检5000余人次,妇女病两癌筛查20人次。
今年中心活产数户籍96人(非户籍 94人),新生儿产后访视户籍 96人(非户籍 94 人),新生儿访视率户籍 100 % (非户籍100% );0-6岁儿童保健服务户籍 604人次(非户籍 727人次);0-6岁儿童健康管理率户籍 98.37%(非户籍 94.78%);0-3岁儿童系统管理人数户籍 263人(非户籍 277人),0-3岁儿童系管率户籍 260人,占95.91%(非户籍 258人,占 90.85%)。早孕建册人数户籍92人(非户籍 86人);早孕建册率户籍98.92%(非户籍91.49 %),孕产妇检查户籍93人(非户籍94人);产妇检查率户籍96.88% (非户籍100.00%);产后访视人数户籍93人(非户籍94 人),产后访视率户籍96.88%(非户籍100.00%)。
预防接种服务14476人次,疫苗接种率达到95%以上 。成人疫苗接种2316人次,老年人免费流感1500人次,新冠疫苗接种39682人次。传染病处理 15例,报告 15例,传染病疫情报告率、报告及时率与准确率均达到100%。辖区登记在册管理的确诊重性精神病患者284人,按规范管理确诊重性精神病患者284人。
做实做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民生项目工程,强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管理和执行。今年开展城癌筛查问卷200余人;慢阻肺筛查问卷850份,完成肺功能检查220人;绿梅社区开展老年人心理评估250余人,老年人心理健康素养问卷80余份、老年人智力能力评估300余人以及失智老人问卷329份;心血管项目筛查包括长期随访255人次;结直肠癌筛查1000余份,其中171个阳性病人进行后期长期随访;路林村开展居民健康素养调查,共调查问卷80份。
(五)发挥家庭医生作用,当好居民健康“守门人”。
按《年度江北区家庭医生服务考核细则》要求,充分发挥家庭医生作为居民健康“守门人”的作用,中心有签约团队5个,截止2022年12月底签约居民在签总数17442人,其中付费签约6718人,重点人群在签数4467人,重点人群签约率66.17%。2022年度续签率72.20%。今年累计开展健康教育讲座 43场,受惠群众3149人;开展义诊、健康咨询宣传活动16 次,受惠群众 715人。加强医务人员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在工作上和技术上的规范,提高服务质量,提升医疗水平和区域辐射能力。为了满足不同层次居民的个性化医疗卫生健康需求,今年中心推出老年人、小儿和孕产妇等个性化签约服务包,截至目前共签约60人次。
(六)坚持科学规划,加强中心人才梯队建设。
中心通过制定长期人才培养规划,多种途径加强人员队伍建设,选派卫技人员积极参加各类业务培训,今年中心共参加各类培训1500余人次。支持在职职工参加继续医学教育,鼓励医务人员进行医学科学研究,全面提升社区医务人员综合素质。截至目前,中心聘任高级职称13名,中级职称42名;研究生学历(学位)3人,本科学历74人,整体医护人员技术服务实力得到了有效增强。
中心秉承“厚德仁爱 致和创新”的服务理念,以居民健康需求为导向,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抓手,以提供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服务为目标,干在实处,走在前列。2022年中心成功创建为江北区首批老年友善医院、江北区无废医院,中心中医眼科被评为江北区第五批基层特色专科,并通过宁大附院全科医生基层培训基地复评。今年中心还被评为2022年度宁波市基本公共卫生工作“单位之星”荣誉称号。
三、2023年度工作思路:
(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健全党建工作常态化,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创建党建工作特色品牌,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二)、进一步加强医疗质量、医疗安全,逐步使各项工作制度化、职责明确化、技术规范化、并建立起长效机制,常抓不懈,确保医疗质量再上一个新台阶。
(三)、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进一步规范基本公卫各项工作,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四)、突出重点,加强各科室能力,以“一科室一品牌、树品牌建特色”为导向,提高群众就医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