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乡村片区化组团式改革
激活江北乡村共同富裕“红色动能”
冬末春初,气温渐渐上升,乡村旅游也逐步回暖。三面环山一面傍水,青砖黑瓦的房子,溪水穿村而过,走进慈城镇毛岙村,眼前一派“小桥流水人家”的美丽景象。备菜、整理房间、装扮庭院……最近,村里“90后”小伙儿王力胜又忙了起来,他和全家人一起上阵,为即将到来的周末做着准备。
他的农家乐开张不过两年,但已人气十足。“我们平时每天就可以接待4到5批客人,周末预定的人更多一些。”在家门口就能赚钱,王力胜乐此不疲。
“我们这里空气好,大家周末来这里呼吸新鲜空气、骑车散步,欣赏一下城市里见不到的风景。赶上丰收的时候,还可以全家去采摘水果,会有谁不喜欢我们毛岙村呢?”王力胜笑着告诉记者,一到周末,长三角区域的自驾游客甚至超过全村村民的人数。
在王力胜淳朴的笑容背后,是毛岙村坚持养富生态资本,走好绿色发展之路给的底气。从藏在山坳里头,长年靠山吃山,到如今成功蝶变露新颜,村庄面貌日新月异,精品民宿、农家乐也遍地开花。几年间,毛岙村村民年人均收入足足涨了8倍。这个不到400人的小村庄,虽没有一家工厂,却创造了2000多万元的经济总收入,村集体可支配收入近180万元,村民年人均纯收入逐年上升。
同样拥有清新空气、美丽风景,毛岙村周边的几个村庄如何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一起走好共富路?江北给出的答案是:一村带一片、整片齐建强。在慈城,就以经济强村、特色精品村毛岙村为龙头,组建鄮湖片区党建联盟,辐射带动周边村庄,协同打赢了污水治理、畜禽整治、垃圾分类、野山坟整治等攻坚战,借助“环湖自行车道”的辐射效应,发展水果采摘产业、农家乐和民宿,为村民发掘了新的致富通道。如今,鄮湖片区已成为市级民宿集聚区、民宿休闲基地,旅游人数年超10万人,收入超千万元。
以鄮湖片区党建联盟为代表,近年来,江北推进以乡村组团为基本单元的共同富裕,全面推进全域党建联盟建设,把有共同愿景、内在需求、发展纽带的党组织紧密连接起来,通过强村带动、产业集聚、项目牵引等组团发展方式,推动党建资源、党建力量向全域共富集聚,全区先后打造环云湖、鞍山片、北郊片等一批“先富带后富、区域共同富”的乡村振兴样板,走出了一条“片区协同、组团发展”的新路子。
“共同富裕的短板在农村,潜力也在农村。这几年,我们不断探索开展党建引领乡村片区化组团式改革,以党组织共建为纽带,推动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由‘村自为战’进入‘片区组团’新阶段。今年我们还将重点打造七彩姚江党建联盟、鞍山未来乡村、大闸未来社区。”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区共组建党建联盟13个,行政村覆盖率达到100%,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100万元以上全覆盖,提前4年实现村级经营性收入20万元以下村全部“摘帽消薄”,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至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