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768514615/2022-55586 主题分类: 财政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体裁分类:
发布机构: 区财政局 成文日期: 2022-12-08
关于研究处理对区级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的审议意见的函
发布时间:2022-12-08 14:34来源:区财政局浏览次数:

区政府办公室:

经主任会议研究,现将区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关于2021年江北区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专项报告》 的审议意见函告给你们,请区政府认真研究处理,并在发文之日起三个月内,将研究处理情况报告以书面形式送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宁波市江北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2022 年 12 月 8 日



对区级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的审议意见

11 月 29 日,宁波市江北区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区人民政府关于 2021 年江北区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专项报告。审议中,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列席会议的代表普遍认为,国有企业资产总量持续增加、国企改革持续推进、功能作用持续发挥、国资监管持续深化,为全区经济社会和民生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区级国有企业资产管理中还存在管理体制架构有待优化、企业转型升级有待加快、国资监管体系有待完善、 激励约束机制有待健全等困难和挑战。现根据会议发言情况,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

一、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1.强化国资监管职能。加快推进国有资产监管机构建设,完善区国资管理服务中心架构,充实人员力量,强化国资监管职能。正确处理好政府、企业、市场关系,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尊重市场和企业发展规律,清晰界定出资人与企业经营权责,突出国有企业市场主体地位。

2.明确企业发展定位。认真落实区委《江北区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工作方案》(北区委发[2021]14 号) 文件精神,优化企业国资结构,明确企业架构、发展定位、业务布局。推动存量国资合并重组,通过专业化整合开辟发展新空间,以提升整体资源配置效率为目标、以业务做强做精为重点、以优势企业为主体,推进企业同类合并、 同质重组。稳妥有序推进国企混改,坚持引进各类资本与转换经营机制相结合,加强与优质资源和优势企业合作。

二、坚持市场化发展导向,激发企业发展活力

3.加快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按照事前规范制度、事中加强监控、事后强化问责的原则,理顺政企关系,改革行政化的管理方式,制定监管清单和授放权清单,逐步下放主业经营、业务管理、选人用人、股权激励等出资人权力,缩短企业决策链条,建立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现代企业治理机制。

4.完善市场化考核管理体系。构建市场化企业用人机制,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与董事会依法选择经营管理者相结合,推进国企领导人员分类分级管理,完善区级国企负责人经营绩效考评,有序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鼓励企业创新创业, 加快容错纠错机制建立,完善更加科学、系统的激励机制,开展薪酬总额预算管理,推进股权激励和国企员工持股等改革试点。

三、切实担负企业使命,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5.发挥国资国企的示范带动和骨干支撑作用。鼓励国有企业通过自建、租赁、收购等方式掌握一批重要资源,作为各主体开展招商引资工作的重要平台。推动国有企业主体信用升级,增强直接融资能力,优化融资结构,降低融资成本,更好发挥国企在保障改善民生,承担重大任务等方面的骨干作用。

6.引导国企合理投资布局。通过资本链赋能打造产业新高地,强化资本运作,通过搭建资本链,抓住时机入股或参股具有规模的头部企业以及行业单打冠军,并将资本链转化为产业链,形成“以投促引、以投促产” 的产业投资模式,助推区域经济发展壮大。

7.统筹谋划盘活存量资产。分类核实,查明原因,提出方案,对于权证不全的资产应进行全面清理登记,政府相关部门合力推进解决权证不全、权属不清的问题,企业需加快闲置资产处置,通过多种方式形成有效资产。

四、严格企业国资监管,保障国资国企安全

8.统筹国资国企监督管理力量。建立内外协同大监督体系,实现对国企转型和国有资产全过程、全方位、全覆盖监管,统筹党政监督、出资人监管、企业内审等多方力量,加强与审计、纪检监察等外部监督力量的有效衔接,提升监督合力。

9.强化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区国资管理中心作为出资人,应会同相关部门,合理安排国有资本经营预算项目支出,充分发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导向作用,推动国有资本向优势产业、重点领域、重大项目集中,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10.切实加强国资国企风险防范。压实政府防范化解债务风险的主体责任,平衡好促发展与防风险之间关系,强化债务存量风险化解和增量风险的防范工作。国有企业要健全风险防控机制和监督检查制度,研究确定国企运营和管理风险点,加强对各级子企业的债务风险管控。



关于研究处理对区级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的审议意见的函.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