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性问题集中解决 办出破题新效率
我区确保 “我为群众办实事 ”成果落地落实 、常态长效

发布时间:2021-07-07 09:10浏览次数:

“以前晚上回家都要摸黑走路,心里还是蛮害怕的。现在好了,路灯亮起来了,我们晚上还可以在村里遛遛弯了。”近日,慈城镇妙山村的村民晚上在妙金线散步时,总会停下脚步,指着两旁的路灯称赞一番。 

原来,妙金线是本村村民必经之路,也是通往云湖的唯一道路。道路两旁的路灯安装已有20余年,由于设施老化,照明满足不了群众的需求。加之道路狭窄,车辆来往频繁,周边群众夜晚出行十分不便,存在着一定安全隐患。“以前的路灯又昏又暗,根本看不清路面,每次晚上出门都要打手电筒。”说起过去黑灯瞎火的日子,村民有说不完的愁。 

在听到村民的呼声后,慈城镇人大组织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在夜间实地察看路灯照明情况,并制定了改造方案,安排专人落实妙山村路灯亮化工程。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施工,妙金线两旁亮起了一排排崭新的路灯,给村民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灯光不仅点亮了路面,光亮也照进了村民的心坎。 

在慈城,像五星村、新华村、王家坝村等几个村庄的村民也都有这样的烦恼。慈城镇举一反三,在逐一排摸路灯照明情况后,“一村一策”制定改造方案。本着实用、简便的原则,分阶段分步骤对几个村庄的路灯进行了改造。有的更换了昏暗的路灯灯头,有的重新增设了路灯。改造升级后,路灯亮了许多。村民都拍手称赞,都说为百姓办了件大实事,晚上再也不用摸黑回家了。 

“以慈城为例,我们还会在全区范围内梳理有类似问题的路段,进行亮灯工程,真正帮助群众解决问题,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区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路灯虽小,却连着民生民心。如何把群众关心的小事办好,确保“我为群众办实事”成果落地落实、常态长效?面对这一难题,江北给出了“共性问题集中解决、个性问题专项化解”的解法。前期,江北在全区范围内收集了一批“为民办实事”的共性化难题,按照“难题性质”“轻重缓急”“破解难度”“解决周期”等要素标准,将群众和企业期盼、事关发展稳定、通过努力近期能够取得成效或点上突破的问题,确定为破解的难题。 

民之所需,政之所向,力之所至。我区通过细化工作方案、实打实制定破解措施等系列举措,确保问题认领有部门,问题处理有跟踪,问题解决有回音,把“问题清单”变为“销号清单”,使得为民办实事的服务效率实现了新的提升,像路灯不亮这样一批共性化难题得到了解决,把工作真正做到老百姓心坎上。“下一步,我们还会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带着问题、摸清基层工作情况,掌握群众所想所急所盼,把为群众办实事融入日常、抓在经常,一件一件抓落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动力和成效。”该负责人表示。 

据统计,我区已收集整理共性问题37个,目前已解决9个。


信息来源: 江北政府网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