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重点公开专题汇总 >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改革试点 > 义务教育
发布时间: 2021-07-14 14:13
宁波市江北区绿梅中学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2020年度)

 

 

 

单位名称

宁波市江北区绿梅中学

其他名称

统信证代码

12330205790097002C

银行开户许可号

J3320008741904

宗旨和业务范围

开展初级中学教育教学,

招生符合初级中学入学条件的学龄儿童。

住 所

宁波市江北区宁渔支路3号

法定代表人

王再全

开办资金

76.06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全额补助

举办单位

宁波市江北区教育局

办公地址

宁波市江北区甬江街道畈里塘258号

办公时间

国家工作日的上午8点至下午5点

(寒暑假除外)

联系电话

56132842

传真号码

56132827

电子邮箱

zhaohao6645@

dingtalk.com

从业人数

43

网址

http://lmzx.jbedu.net/

中文域名

宁波市江北区绿梅中学.公益

净资产合计(万元)

年初数

61.66

年末数

76.06

党建工作

我校党支部组建了党支部义工团,先后组织党员教师宣传“戴盔出行”、“垃圾分类”、“疫情防护”等内容,还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组织党员教师清扫校园内外卫生等,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作用。我们改选了新一任支委会,在党支部书记王再全同志的领导下,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严格遵守八项制度,每个月组织一次党日活动,认真学习领会党中央及上级有关部门的会议精神,与此同时,党支部书记还经常与相关部门的行政干部开展廉政谈话或者集体谈话,使我校党支部工作稳步前行。

信息公开

内部治理

1.我校章程于2015年11月5日经教职工大会审议, 12月3日经教职工大会通过,12月10日经江北区教育局核准。学校下设校办、教导处、总务处、团委、教科室5个机构,学校行政班子由7人组成,王再全同志担任党支部书记、校长,赵浩同志担任校办主任,张甜同志担任教导主任,瞿秋雁同志担任教导处副主任(政教),张夏芸同志担任教导处副主任(教务),杨建亭同志担任总务处主任,王滨斌老师担任团委书记,吴丹丹同志担任教科室主任。2020年未发生重要规章制度制定的变动情况。

2.开展学校规章制度建设。健全组织结构,完善管理制度,建立起一套适合本校实际的学校管理制度,实现依法办学、依法行政,以此促进全局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科学化、民主化轨道,着力推进了和谐教育,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

重要事项

政策性

重要调整事项

2020年无政策性重要调整事项。

开展重要活动信息

1、2-4月疫情影响线上教学;
  2、5月12日防空、防灾演练活动;
  3、5月31日开展少先队退队仪式;
  4、10月24日学校运动会;
  5、11月13日全体学生去往达人村秋季研学;
  6、开展教育科学研究活动。积极倡导小课题深研究,组织教师对教育教学和管理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开展研究,提倡行动研究,注重研究的可操作性与实效性;
  7、开展教师培训活动。规范教师培训制度,组织教职工开展师德培训,加强继续教育工作,根据校本培训方案认真实施校本培训工作,努力提升教师整体素质。

按规定

需要公开的其他

重要事项

2020年无需公开的其他重要事项。

资质许可情况

江北区教育局下属公办学校。

荣誉信息

2020年无其他荣誉信息。

失信信息

2020年无失信信息。

收费情况

2020年无收费情况。

政府采购

我校已建立《绿梅中学政府采购控制》制度,本校学生簿册、打印纸、空调、电脑、一体机等实行政府采购,我校对实行政府采购的项目一律严格按照绿梅中学政府采购控制流程图执行。

接受捐赠资助

2020年度未发生捐赠资助。

法人登记执行

2020年事业单位法人登记事项中,开办资金发生变更。

公益投入

校舍情况

校园占地面积

6622

绿化用地面积

750

教学辅助用房面积

2692

运动场地面积

4557

宿舍建筑面积

0

教学设施 设备

图书册数

28588

实验设备资产值

27万元

体育器材

室外篮球场2个,操场1个,单杠6个,7双杠,排球场一个,乒乓球桌4台。

多媒体设备资产值

35万元

其他设备资产值

82万元

人员配备

专任教师数

40

其中:体艺美音专任教师数

6

本年度人均培训学时

72小时

班师比

1:3.64

教学名师、骨干教师数

5

骨干教师比例

12.50%

教师职称

未定级

教师人数

8

初级职称人数

16

中级职称人数

13

高级职称人数

3

特级教师人数

0

经费收支

本年度收入合计

472.49万元

其中:财政拨款

472.49万元

本年度支出合计

472.49万元

其中:本年项目支出

402.95万元

其中:本年基本支出

69.54

万元

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年增长率

14%

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

4114

生均教育经费支出

11385

贫困生资助经费

43048

其他公益投入

2020年学校在上级部门对贫困生资助的基础上,由学校对贫困生进行免费的营养餐费补助,开展学生研学活动,对品学兼优的学生发放奖学金。

公益产出

学校管理

办学特色

一、强化德育管理,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我校坚持以“以人为本,德育先行,以素质教育为特色”的教育理念,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学生教育的新思路、新方法,不断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全方位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二、关注学科教育,注重德育融合。学校要求教职员工必须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理念。
  三、健全管理制度,深化管理体制改革。我校领导的管理模式是“统一步调,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教导处制订了年级组、团委、教研组、班主任工作的管理制度。
  我校还充分利用黑板报、国旗下讲话、宣传标语、宣传党的政策,励志格言等,让校园处处充满育人的气息。培养我校学生热爱祖国,积极向上,团结友爱,文明礼貌的精神风貌。培养学生强烈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让德育之花在绿梅中学怒放。

招生管理

为圆满完成2020学年我校七年级新生招生任务,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段学校办学和招生行为,我校切实执行好以下规定。
  1、应按小学毕业考试成绩的各分数段均衡编班,不得再进行以分班为目的的各类测试,以及以“分层次教学”为名,举办事实上的“快慢班”。
  2、严格控制新生班额,不得擅自突破。
  3、严格学籍管理。学生学籍所在学校和实际就读学校应一致,不得接受学籍不在本校的学生就读。学籍在本校的学生未按时报到注册,学校应主动联系学生家长,了解情况,按有关要求妥善处理。新生报到后,要及时迁移电子学籍档案。
  4、严肃招生纪律。学校规范招生行为,从维护社会稳定的大局出发,严格执行上级部门有关招生的纪律要求,不得收取任何费用,不得收取任何与入学挂钩的捐助及设施设备的捐赠。

在校学生

管理

本学年我校共有350名学生,共10个班级,其中七年级3个班,八年级4个班,9年级3个班。
  我校每届新初一招生必须按照教育局当年招生政策、计划招生,录取的新生一律凭入学通知书和户口本在规定时间内到学校报到,办理入学手续。凡符合“就近入学”的义务教育要求和教育局相关文件精神,允许转入我校就读的学生必须按以下程序经审查合格方可入学。凡有转出学生必须先由家长写转学申请,然后由学生本人、家长、班主任、教导处主任或主管校长签字批准方可办理转学手续。休学、复学、辍学、留级与跳级、毕业管理等按有关规定办理。义务教育阶段不得勒令学生退学或开除学生。对在校生,由学校领导、科任教师、班主任根据教育主管部门颁布的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等和社会实践方面进行全面考核。

年学生

增长率

-12.7%

毛入学率/巩固率

毛入学率100%

巩固率94%

家长会、家长学校、家访等活动

加强家校联系才能让德育工作更加渗入,我校每学期召开一次家长会。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的情况,文化课、学习习惯、品德等方面的优缺点,需要家长协力合作使学生逐步提升。家长学校每学期进行一次座谈会,通过学生在校的表现情况和一些真实案例,帮助家长掌握家庭教育的现代科学知识和正确的处理方式,为子女营造一个更适宜的家庭环境。家访活动学校一般安排在5月中旬到6月底,主要围绕防溺水安全的知识进行走访,学校每位老师都参与期中。通过家访,了解学生居住环境周围的水域情况。告知家长节假日家长和学生需要注意的防溺水安全事项,特别在天气炎热的暑期特别要监管的安全事项。

德育工作

德育教学

每学期开学初通过心理测评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有问题的及时跟班主任家长反馈做好跟踪工作。每班每周开设一节心理课,让学生了解心理相关知识,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状态。通过教研组给不同年级的学生设计研学活动,让学生走校出园,亲身探索书本上静止的知识。在有限的条件下开设社团课,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特别是学校的手工编织和造纸社团成为学生的热门课程。每学期开学拟定一学期的活动计划,读书节、朗诵比赛、合唱等一系列活动将德育内容一点点渗透,提升学生的素养。

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活动

为响应区里号召,学校每学期会组织全校师生一起参与爱国主义教育。全校一共11个班级、347名学生和44名教师参与。
  1.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各班学生编写主题为抗疫和爱国主义的假期小报。2.开展劳动实践教育。鼓励学生假期积极参与校内劳动、家务劳动、农场劳动和社会公益活动,磨炼意志,为走好有意义的人生之路打下坚实基础。3.以家庭为单位、以亲子体验为形式,就近就便参观所在地的革命历史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等,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引导未成年人涵养爱国之情、培养强国之志、激励报国之行。

公益活动开展

1.我校每学年组织全校教职工开展爱心捐款,帮助贫困地区学生就学问题。每年的三月八日组织学校女教师参与康乃馨爱心捐款活动。2.去年年底学校组织党员教师、班主任老师走访留甬随迁子女学生家庭中的困难家庭,通过爱心捐助、新春慰问等形式为他们送去温暖。依托学校团委、党支部给困难家庭带去防疫物资、生活物品、新春祝福等暖心关爱。3.根据我校实际,寒假安排学科教师对留甬随迁子女学生学业的跟踪辅导,做好课业的线上咨询与解答。4.学校组织党员同志清扫马路、打扫停车场,还组织党员教师参与“垃圾分类桶边督导”等公益活动。

体育、艺术学科竞赛

每学年开展一次运动会,一次趣味运动会。

体育文化、

卫生健康

宣传教育

体育文化:我校规定,周一至周五的每个学习日,确保学生有一个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学校针对课程表安排课外活动内容,有效的保证了学生们的体育锻炼时间。
  每天1小时阳光体育运动时间由早操、课间操、眼保健操、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等活动时间组成。

卫生健康宣传教育:青少年心理健康宣传教育、艾滋病知识讲座、传染病知识讲座、近视防控讲座、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宣传教育等,每学期各1次,全校参与。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合格率

每学期一次体质健康测试,学生体质健康逐年上升。2020年合格率达90% 。

教学工作

课程设计(建设)

学校以素质教育基本理论为指导,尽可能地为每个学生提供充分的适合其潜能开发和个性发展的空间和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有自主发展的选择机会,以实现发展个性特长和提高整体素质的有机结合,为全体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学校认真贯彻国家课程、主动探索开发学校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为课程建设核心理念。本学期新增设“心理课”,覆盖全校,实行每班每周保证一节心理课,课程内容深入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心理,聚焦时下社会问题。

学校不仅看重学科教育还充分了解和尊重每位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其全面发展创造条件,特开设各类体育艺术等学科如舞蹈、篮球、足球、合唱、手工造纸、手工编织等课程,让学生自主选择,培养学生多方向发展,以丰富的学习环境减轻学生的负担。

学校还组织研学活动,如“探秋寻味秋季研学活动”,走进田园,体验农耕秋收,在劳动中感受劳动的快乐,团队的力量,走进自然,拥抱自然,学习无法从课本中学到的知识。

学科竞赛

为了进一步丰富我校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更加扎实各门学科的基础知识,巩固各门学科教学成果,激发学生学习各门学科的兴趣,我校每学期举行各年级主要学科知识竞赛活动。我校语文教研组开展“抗击疫情,使命有我”为主题的作文比赛。以年级为单位,组织评委老师,评选出优秀作品后张贴在学校作品栏中。英语教研组开展英语书写比赛,英文朗诵比赛等,面向全体学生,意为让学生能在活动中感受英语的美。根据各学科特色,通过作业测试等经过评比,评选出各科“学习小状元”和“学习小标兵”。

劳动教育

我校开展了手工类的社团课程,如手工造纸和手工编织。
  手工造纸主要培养孩子动手和创新能力,传承中国传统文化。通过手工打制浆、抄纸、对纸进行创意处理、晒纸等过程让学生学会造纸并能创新纸的不同形式,领略中国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的魅力和智慧。
  手工编织是一门综合艺术。它在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的同时陶冶了他们的情操,让他们心灵手巧的同时激发了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开设这一课程,通过一系列的编织活动,培养他们的耐心、细心的学习品质,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从而使他们更加热爱生活,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用自己的双手编织美好的未来。

课题研究

我校立足于流动人口子女学校的实际情况,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充分结合这一现状,重视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把握,在教学工作上,我校教科室和教导处从实际出发,要求各学科以教研组和备课组为单位,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基础知识的教学上,有效地将课堂教学面向绝大多数学生。与此同时,我们还特别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每星期开设一节心理健康课,不定期开展学生心理问卷调查,及时了解学生的动态。我校瞿秋雁老师撰写的论文《民工子弟学校家校合作问题的现状、问题和对策》荣获宁波市第四届长三角家校合作论文及江北区德育论文三等奖。

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切实促进我校教育教学工作持续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将我校教育科研向更深层次推进,引导学校教师积极参与教育研究,创建高效课堂。树立“问题就是课题,反思就是研究”的教育科研理念,坚持“立足教学实际,切实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原则,引导教师研教结合,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全校教师共同参与,从教育教学中的小事情、小现象、小问题入手,以小见大,实实在在,针对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自己在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教师自觉形成了以班级为中心的小范围交流团体,他们经常讨论班级和学生的近况,交流管理和教学经验,实实在在地探讨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保障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

安全工作

校园

安全管理

校园配备2名保安,成立了政教处牵头、青壮年教师为主题的绿梅中学校园安保小分队,警棍、警叉、防刺服、盾牌、辣椒水等基本防卫器械配备齐全,安装有视频监控红外报警系统,与地方派出所联网,共同保障校园安全。校园周边地段交通状况复杂,临近329国道,大型车辆出入频繁,学校成立家长护校队和保安、学校领导、普通教师轮岗值班,维护学生上下学期间的出入安全。本校根据实际情况按规定设置校园限速安全警示标志标牌。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学期初、学期末以及每周五的班会课对学生进行专题安全教育和安全技能培训,上级要求的防溺水,防踩踏应急疏散演练等主题教育也能完全落实。定期通过黑板报、告家长书等形式进行安全教育,利用安全教育平台开展安全教育。每周对学校安全进行一次隐患排查,根据隐患大小进行及时维修和整改,平时鼓励师生碰到涉及师生安全的情况及时告知总务处,由总务处安排维修整改。每季度在安全生产平台进行安全隐患排查上报上级主管部门。

消防

安全管理

本校已建立校长室牵头,总务处具体负责的消防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对消防器材进行巡检更换,每年度举办2次消防安全演练,按照上级要求配备4公斤灭火器22个,消防应急灯6个,消防安全出口均有明确指示。

食品

安全管理

我校已建立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本校无熟食储存,储存室干燥清洁,配有必要的防鼠板,本校餐具进行高温消毒,每天对食堂进行紫外线消毒和次氯酸钠消毒水消毒。本校餐厨废弃物按照规定,和餐厨垃圾处理公司签订正规合同,食堂工作人员均有健康证。

绩效考核结果

各类

考核情况

2020年度平安校园考核合格、教育均衡区学校考核合格,教职工考核均在合格以上。

办学满意度测评

学校每学期通过学生问卷调查,办学满意度良好。

其他公益产出

2020年周三英老师及王玉玲老师在贵州支教,赵浩老师在丽水支教。


如果内容不能正常显示,请安装pdf软件 点击下载pdf软件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