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透明政务>聚焦江北>图片讯息

“一辈子,我都要跟着党走!”

发布时间:2021-03-15 08:48浏览次数:

陆迪卿老人及其获得的各类奖章。

“扫一扫”看精彩视频

春风徐徐,小雨淅沥,踏进陆迪卿老人家中,映入眼帘的是3张照片。

“这是1949年前后,父亲随军参加上海战役,上海解放后,他回宁波前身着军装留的照片。”大儿子陆胜利向记者娓娓道来,一旁是陆迪卿戴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精神矍铄的身影,另一张是陆迪卿95岁生日聚会时,四世同堂的温馨合影。这位如今已98岁高龄的老人,党龄80年,是现今江北区党龄最长的党员。

1924年9月,陆迪卿出生于宁波市慈溪县庄桥区洋墅乡(今属江北区洪塘街道)一贫农家中。18岁时,看着家乡陷于战火,他毅然加入了慈东中共地下党,并任洋墅乡旧宅村地下党书记。

从慈溪到江苏、到山东,从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到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再到抗美援朝战争。陆迪卿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直积极配合组织民兵营,参与剿灭敌人,一步一个脚印,把使命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从参加革命那一刻起,陆迪卿就把自己的一生交给了党和国家。

听着陆胜利将父亲的生平娓娓述说,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似乎近在眼前。记者眼前这个老人,清瘦但矍铄,他从枪林弹雨中走来,却始终保持低调与平凡。

1954年,陆迪卿从象山退伍,被分配至慈溪供销社工作;1960年,回到农村老家;1970年前后,任旧宅徐村村书记;1983年,从乡办企业退休。在战争年代,他冲锋陷阵保家卫国。在和平时期,他回到家乡守护故土。只要初心不变,哪里都是拼搏的战场,陆迪卿从没忘记党的教诲。

采访中,一直端坐一旁的陆迪卿流下了两行热泪,铿锵有力地说道:“听党话,跟党走!”时光变迁,老人身体大不如前,但他依然记得,自己是一名人民子弟兵。

岁月如梭,很多故事或许只埋藏于陆迪卿一人的心中,不为外人所知,但桌上一枚枚保存如新的勋章却是无声的证明。

陆胜利有一个姐姐一个弟弟,他们从小是听着父亲讲述从军故事长大的。他们深知,国家的安定是像父亲那样的先烈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每次听父亲讲起,陆胜利都会热血沸腾。

1976年,20岁的陆胜利接过父亲的交接棒,任旧宅徐村村书记。父亲语重心长地用最直白的话告诫儿子:“袋莫放错,家莫走错。”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该拿的钱坚决不能拿,不该去的地方坚决不能去”。

如今,这一大家子共有17口人,每次团聚都会坐满两大桌子。周末或节假日,陆迪卿的家中总是热闹非凡。陆迪卿虽年岁已高,但他总会嘱咐小辈:“好好学习,好好工作。没有共产党,就没有现在的美好生活。”

不仅家里人听过陆迪卿的光辉过往,社区里的人也都知晓他的故事。几年前,陆迪卿身板还硬朗时,街道、社区常邀请他做红色宣讲,陆迪卿总会慷慨激昂地讲述当年的那些故事。他希望能让后人多了解历史,引导孩子们铭记历史、珍爱和平,这是他最简单真挚的愿望。


信息来源: 江北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