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2950827/2020-56067 | ||
组配分类: | 扶贫救助 | 主题分类: | 政务综合类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体裁分类: | 其他 |
发布机构: | 区发改局 | 成文日期: | 2020-12-31 |
2020年以来,江北区上下积极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关于山海协作的决策部署,对标“重要窗口”的目标定位,力克疫情影响的不利因素,始终坚持“帮扶所需、江北所能、优势互补、协作共赢”的理念,建立了我区压实责任担子、落实政策盘子、夯实工作机制的山海协作体系,逐步形成参与主体多、协作范围广、帮扶亮点新、增收成效实的良好格局,持之以恒推进山海协作各项工作,确保今年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努力当好高质量协作发展的模范生。
一、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情况
2020年,江北区与莲都区山海协作产业合作项目1个,累计进驻企业1家,实际到位资金13.18137亿元(完成年度任务1.3亿元的1013.95%)。落实财政资金160万元、社会帮扶资金50万元;实现消费帮扶总金额720.099547万元;2名干部和2名专技人才在丽水挂职。上报信息15篇,国家级3篇,省级录用2篇,市级录用10篇;《聚焦特色 精准施策 推动江北山海协作工作再上新台阶》典型经验及做法在全市支援合作系统半年度工作会议上作典型交流发言。
二、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主要领导互访情况
7月29日-30日,时任江北区委书记丁晓芳率领江北党政代表团赴莲考察交流两地山海协作工作事宜,签订两地2020年山海协作年度合作协议。丁晓芳就两地合作项目进行了现场考察,在莲都区召开两地山海协作联席会议。11月11日-12日,江北区委副书记、区长傅贵荣赴莲都区考察交流两地山海协作工作事宜。11月25日-26日,莲都区委副书记、区长陈豪率领江北党政代表团来江北考察交流两地山海协作工作事宜,召开两地山海协作联席会议,举办了莲都专场推介会,并考察了江北高新园区。
(二)研究部署山海协作协工作开展情况
我区多次召开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议以及专题会议研究山海协作相关事宜,党政两位主要领导听取专题工作汇报7次,全区先后召开工作推进会、研究部署会、专场推介会4次。两地党委、政府积极开展高层互访、召开山海协作联席会议2次,研究制定了《江北区促进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山海协作地区产业合作、劳务协作及消费帮扶实施办法》,下发了《关于公布江北区对口地区扶贫产品经销企业名单的通知》《关于优化完善消费扶贫政策继续助力对口地区脱贫攻坚的通知》,在招商引资、消费帮扶、旅游合作等方面达成一致意见,并签订《宁波江北区人民政府-丽水市莲都区人民政府 推进山海协作升级版工程结对合作协议》《宁波江北区人民政府-丽水市莲都区人民政府 山海协作共建乡村振兴示范点合作协议》。
(三)创新工作开展情况
江北-莲都两地在江北联合主办了“画乡莲都、品质江北”山海协作莲都专场推介会。宁波市对口支援和区域合作局副局长叶文涛、江北区委副书记、区长傅贵荣、莲都区委副书记、区长陈豪等出席推介会。丽水工业园区管委会、莲都区文广旅体局、莲都区农业农村局分别作政策解读、莲都旅游宣传和莲都特色农产品、民宿推介。会上,两地签订了宁波江北·丽水莲都高新产业协同发展中心(科创飞地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和旅游合作协议。江北区委副书记、区长傅贵荣对“莲都(江北)高新产业协同发展中心”进行了授牌。江北120余家工业企业、商贸企业、旅行社参加推介会。已在宁波市江北区(膜幻动力小镇)落实首期150平方办公场所,挂牌宁波江北·丽水莲都产业协同发展中心,通过平台建设、产业合作、人才交流等方面合作,加快产业协同发展,约定合作期限三年。实施“丽水山耕”帮扶合作项目,做好优质农特产品品牌推广、宣传、销售等环节,提高产品知晓率和打响知名度,带动丽水当地产业发展,实现群众增收。抓实“丽水山耕”农产品进机关、进部队、进学校、进企业、进超市、进酒店、进农贸市场、进工地、进对口帮扶城市、进东盟市场“十进工作”,抓好消费帮扶系统企业注册和产品认定工作,切实推动消费帮扶。截止目前,我区共有20家经销企业入围定点销售帮扶名单,协助丽水企业销售到我区农特产品720.099547万元。
(四)产业合作建设情况
组织引导企业参与丽水江滨商务中心建设项目、下水南大溪南岸欧悦城建设项目投资建设,本年度2个项目累计到位资金共计13.18137亿元,其中丽水江滨商务中心建设项目13.18137亿元、下水南大溪南岸欧悦城建设项目投资建设因故未开展实质性投资。
(五)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情况
我区投入财政帮扶资金160万元,社会帮扶资金50万元,用于完善葛畈村乡村振兴示范点规划、项目概算、三年建设计划、乡村旅游项目策划、红色旅游设计方案等。依托葛畈村红色资源和生态资源优势,通过三年的努力,将葛畈村打造成为“红绿”融合、“农旅”融合,一二三产共振发展的乡村振兴“莲都样本”。目前,入口标识建设完成;北乡革命纪念馆于2020年9月28日正式开馆,丽水市委常委、丽水区委书记徐光文出席开馆仪式;和合古道12月底前全部完成;红色体验中心预计于11月开工建设,明年3月完工;生态农业园(茶园、番薯园)预计年底建成。红色古街以完成方案设计,将于2021年启动实施。项目建成后,可实现仙渡乡红色资源价值转化,“红绿”融合发展,促进农民增收,预计可大大提高游客人次和接待能力,生态农业园建设可带动周边老百姓约300人就业,村集体增收约10万元,农民收入上浮10%。
(六)社会事业多领域合作开展情况
在江北-莲都两地4对乡镇(街道)结对的基础上,新增前江街道与莲都仙渡乡结对。区纪委、区委宣传部、区农业农村局、区科技局、区文旅局、区工商联等部门和5个结对街道(镇)赴莲都区考察交流山海协作工作,签订协议5个。积极对接莲都区委组织部、区农业农村局,邀请莲都区50名机关干部来江北开展为期一周的乡村振兴培训班,通过课题教学和江北乡村振兴现场教学,提升莲都区当地机关干部的业务能力。对接丽水百姓食品有限公司与宁波麦德龙与供应商签订合作协议,莲都农产品正式进驻麦德龙超市,为莲都当地农产品开拓更广阔的消费市场。
(七)疫情防疫情况
今年年初新冠疫情期间,江北区挂职丽水干部、庄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胡昕医生在疫情暴发后,主动向组织申请前往一线参加疫情防控工作,经组织核准,胡昕医生于1月31日开始在一线参加疫情防控工作,历时15天,圆满完成组织交给的艰巨任务。江北区挂职丽水干部、刘英小学的潘思璇老师积极响应“停课不停学”的号召,从2月10日开始借助网络平台为丽水的学生进行线上教学。每周为学生带来4节线上数学课,每一节课都经过精心的备课,与在丽水同个教研组的同事一起讨论上课进度、上课内容以及学生的学情,充分的准备确保课堂教学的准确性,保证孩子在特殊时期学习不掉队。
(八)已签约重大项目开展情况
宁波江北·丽水莲都高新产业协同发展中心(科创飞地经济)合作项目目前正加速构建“千人专家”引领的产业创业创新平台领头人队伍,推进两地领军人才队伍建设,共同探索发展信息控制、机电电子、新能源等上下游配套产业,促进创新中心产业融合发展,依托膜幻动力小镇引智工作站、北京大学宁波校友会,协同大连理工宁波研究院、宁波市海智材料产业创新研究院等院所平台,共建引才网络,共同引进两地企业急需的高端紧缺人才,探索在膜幻动力小镇建立协同工程师创新中心,集聚一批高校院所、龙头企业的工程师队伍,通过设备设施共建共享、科研成果共研共用、技术人才互联互通,持续合作推动两地产业创新发展。
三、2021年主要工作思路
(一)积极谋划超前布局,画好山海协作“工程图”
找准自身的优势,积极探索两地协作的路径和方式,找到双方合作的契合点,找寻合作共赢的山海协作之路,画好两地协作的“工程图”。 我区依托制造业优势、资本优势,为莲都的发展提供资本、科技、人才、平台资源,提供发展经验。莲都要充分发挥生态山水资源优势,主动引导我区及周边企业赴莲都投资,组织江北市民赴莲都旅游,主动配送绿色农副产品到江北市场。
(二)加强产业转移承接,谋好莲都制造“江北园”
把握好江北都市工业升级、产业梯度转移的机遇,加强两地工业园区、经济招商部门的对接,发展好宁波江北·丽水莲都高新产业协同发展中心整合丽水工业区、万洋低碳小镇等现有用地、存量厂房资源,积极吸引我区梯度转移、符合莲都要求的工业企业到莲都投资,打造莲都制造“江北园”。
(三)加大产业项目扶持,增添村级经济“造血点”
加大产业项目扶持,增强村级积极“造血”功能,就是增强村级经济消除积极薄弱村的管用“药方子”。要依托薄弱村的自然禀赋和当地资源,因地制宜,通过扶持发展农作物种植、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增加村级经济“造血点”。
(四)创新探索飞地经济,开垦借鸡生蛋“实验田”
要积极创新“飞地”合作模式,发展好宁波江北·丽水莲都高新产业协同发展中心的金字招牌,利用科创飞地的优势以点带面,探索建立博士后协同科研工作站、联合实验室、联合检验测试中心等平台,着力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人才引育难点、科技创新痛点和产品检测困点,使之成为两地经济合作新的“增长极”。
(五)全力推进乡村振兴,打造山海协作“样板房”
按照全省山海协作的要求,重点规划、推进仙渡葛畈村两地共建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高标准做好葛畈村的整体规划,高起点谋划红色产业、农旅融合产业,加大对民宿经济的扶持力度,全力推动葛畈村三期援建项目,使葛畈村成为村容美、环境优、产业强的乡村振兴标杆,成为山海协作的成功样板。
(六)强化目标责任考核,奏响两地联动“协奏曲”。
要用足用好目标责任考核这根“指挥棒”,将山海协作纳入目标责任体系,建立健全山海协作工作机制,层层分解任务,层层落实责任,形成莲都、江北两地统筹推进,全面协同的良好工作局面,唱好山海协作“大合唱”、奏响“协奏曲”。
宁波市江北区山海协作工作领导小组
2020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