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某游泳馆经营的游泳场所水质不符合国家卫生标准且逾期不改正案》以案释法公示
【案情介绍】
2017年8月2日,江北区卫生计生局执法人员采集某游泳馆游泳池水样品,于当日送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水质检测。8月8日,检测报告显示:其中游泳池水深水区细菌总数、浅水区细菌总数、深水区尿素、浅水区尿素四项检测值不符合《游泳场所卫生标准(GB9667─1996)》。同日,该案正式立案调查。
8月14日,执法人员向该游泳馆送达了水质检测报告和检验结果告知书,告知了检测结果,并对经营者汪某进行询问调查,汪某未对检测结果提出异议。同时,责令立即改正违法行为,及时更换补充新水,保证游泳池水质安全。
8月16日,执法人员对该游泳馆再次进行游泳池水质采样。8月22日,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报告显示:其中游泳池水浅水区细菌总数、深水区尿素、浅水区尿素仍不符合《游泳场所卫生标准(GB9667─1996)》。针对该游泳馆逾期未改正经营的游泳场所水质不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行为,执法人员对汪某进行了第二次询问,制作了询问笔录,汪某承认该游泳馆逾期未改正之事实。
【调查处理】
经查,该游泳馆确存在经营的游泳场所水质不符合国家卫生标准且逾期不改正的行为。经合议、重大案件集体讨论认为,该游泳馆的行为违反了《浙江省游泳场所管理办法》第六条第(一)项的规定,依据《浙江省游泳场所管理办法》第二十条第(一)项的规定,最终作出给予责令停业整顿10天的行政处罚。9月20日向其直接送达了《行政处罚决定书》。之后,执法人员对该游泳馆多次进行检查,确认该游泳馆已停止营业。该案最终顺利结案。
【法律分析】
一、法律适用准确。
本案处罚依据的是省政府规章。《浙江省游泳场所管理办法》于2014年8月22日公布实施后,卫生执法部门根据该办法要求开展游泳场所管理监督工作。近年来,游泳场所的类型及经营模式趋于多样化,且游泳场所水质不达标的情况较多,而《浙江游泳场所管理办法》强化了相关薄弱环节的管理,符合现阶段实际。本案依据《浙江省游泳场所管理办法》第二十条第(一)项“游泳场所经营期间水质不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要求的,由卫生和计划生育部门按下列规定处罚:(一)对人工游泳场所经营者处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并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依照《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的规定责令停业整顿或者吊销《卫生许可证》”的规定,对违法行为作出责令停业整顿10天的行政处罚决定,法律适用准确。
二、责令停业整顿的期限问题。
责令停业整顿是较为严厉的行政处罚措施,运用是否得当直接影响行政相对人的权益,同时也影响立法目的的实现,而实践中执法人员对该罚种的适用幅度最易产生异议。
停业整顿的期限问题,即“停多久”。一般来说,责令停业整顿都会附相应的期限,但法律法规未对该罚种规定明确的期限范围。理论上说,停一小时没有问题,停一年同样合法。具体实践中,执法部门应当根据案件实际情况区别对待、合理确定期限。责令停业整顿是一种手段,使受处罚人承受最小损失是原则,督促其守法经营才是最终目的。因此“停多久”,主要取决于其达到该合法状态所需要的时间,在合理期限内达到了合法状态,就可以恢复生产经营。本案根据当事人的违法事实和情节,给予了停业整顿10天的行政处罚。
三、事实清楚,取证充分,证据链完整。本案通过《现场笔录》、《非产品样品采样记录》、《样品送检单》、江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报告》等对采样、采样记录、委托检验、检验报告形成有效固定,后续调查阶段,执法人员两次对经营者进行了询问调查,并提取了主体资格等材料,证明了该游泳馆经营的游泳场所水质不符合国家卫生标准且逾期不改正的事实,形成了完整的证据链。
四、采样质量控制规范。如果采样过程不规范,得出结果的可信度就没有保证。因此,此类案件必须在采样记录中把现场情况和采样过程详细描述清楚,防止因采样过程不规范引起行政诉讼。本案记录采样记录,紧扣采样技术规范,采样过程描述清楚、详细,加之又对经营者进行了询问,进一步印证了采样过程质量控制符合要求。
【典型意义】
本案被处罚人为游泳馆,夏季人流量大,社会影响面广,在开展卫生行政执法的同时,针对问题向经营者提供了详细的指导和改进建议,真正体现了执法人员将监督与指导、服务相结合的理念。
追踪复查,督促整改,加大监管力度,规范游泳场所经营行为。责令停业整顿处罚对游泳场馆依法经营理念的形成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案被处罚后游泳场馆高度重视,积极纠错。同时,通过以案说法,进一步提高和规范辖区整体游泳场所的经营行为。
以信息公示为契机,完善“内律、外督”监管模式。通过多种途径在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执法信息和处罚结果,接受社会监督,使游泳爱好者及广大群众直接详细地了解各游泳场所相关信息。通过拓宽公众对游泳池卫生状况的认知渠道,进一步提高公众的关注度和参与度,同时督促经营者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有助于提升经营者的自律意识,提高经营者对游泳池环境卫生的重视程度,切实保障广大群众的身心健康。
夏季来临,游泳场所成为市民健身休闲的好去处。维护泳池卫生,不仅是泳池经营、管理者的责任,也需要每一名游泳者的自觉、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