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2950827/2018-56049
组配分类: 扶贫救助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政务公开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体裁分类: 其他
发布机构: 区发改局 成文日期: 2018-06-25
2017年江北区对口帮扶总结和2018年工作思路
发布日期:2018年6月25日
浏览次数:

江北区高度重视对口帮扶工作,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的指示精神,主动攻坚破难题,凝聚合力促成效,把对口帮扶地区发展当作本职工作抓细抓好,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成效。截至2017年,对口帮扶的册亨县在册贫困人口为37031人,仅为2014年的44.8%;落地黑木耳、香蕉和油茶等产业帮扶项目,最大程度改善当地贫困现状,为打赢“扶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了江北力量。

一、2017年对口帮扶工作总结

2017年,区扶贫办在区委、区政府和市对口帮扶办公室领导下,积极主动对接工作,全力推进项目落地,重点加强人员交流,广泛发动社会参与,多领域、全方面开展对口帮扶工作。现对我区2017年度对口帮扶黔西南州册亨县、延边州敦化市工作总结如下:

(一)积极主动,开展高层交流

建立两地主要领导联席会议制度。通过区主要领导主动前往调研并邀请对方来访等形式,召开两地领导联席会议。2017年,我区党政代表团4次前往册亨县与敦化市对接考察、座谈;邀请册亨县党政代表团2次来访、敦化市党政代表团3次来访。通过联席会议,敲定了一系列帮扶项目,促成了一系列帮扶合作,切实提升扶贫工作有效性、针对性与精准度,推动对口帮扶工作干出实效。

(二)项目联动,力促产业提升

1.经充分协商,在《江北区对口帮扶黔西南州册亨县(2016-2020年)五年协作规划》框架下,签订了《2017年册亨县对口帮扶项目协议》。项目总投资986万元,其中宁波方落实帮扶资金205万元(其中江北区100万元,市发改委45万元,市教育局60万元),自筹或整合资金781万元,内容涉及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帮扶、教育事业等。

2.与延边州敦化市签订了《黄泥河镇木耳新品种研发项目协议》。项目总投资200万元(其中江北区帮扶资金100万元,企业配套资金100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研发木耳新品种,提高挂袋木耳大棚种植数量。项目建成后,预计年收益14万元,将带动全镇144名贫困群众实现脱贫。

3.继续加大产业帮扶工作力度。在册亨县开展以香蕉为主的经济水果产业、油茶为主的规模化农业、黑木耳为主的创新型农业等林特产业基地发展投资,指导引进经济效益好、生态效益好的品种,选择经济效益好,市场潜力大的项目进行帮扶。

(三)双向互动,拓展培训调研

1.举办素质提升培训班。以素质提升、理念更新为思路,以拓宽发展视野,提升工作能力为目标,热邀对口帮扶地区人大政协委员、企业骨干、村镇干部、致富带头人等参加交流培训。2017年共开展4期培训,累计198人次参与,为对口地区注入沿海地区的工作经验和发展模式,助推脱贫攻坚事业发展。

2.组织帮扶项目实地考察。为解决对口帮扶项目中的具体问题,我区组织我区农业专业技术人才及重点企业负责人等,多次前往对口地区开展实地考察调研,进一步论证方案,为帮扶项目顺利落地保驾护航。

(四)广泛发动,赢得社会参与

1.关心弱势群体,发动社会捐助。募集个人捐款,用于册亨县12名优秀高一贫困生助学金,第一期已筹5万元;宁波市牛奶集团捐款30万元用于资助册亨县购置扶贫培训用车;募集个人捐款资助粥佑乡洒宜村四组烈军属班乜辽5000元。

2. 企业投资进一步加大。在区委、区政府号召下,江北区本地企业积极响应、热情参与对口帮扶地区项目投资,其中浙江欣捷集团在延吉市开发宁欣小区一期、二期工程,总投资7亿元,雇佣当地500余人次参加施工建设,使用的当地材料总额达3亿元,向当地纳税近4000万元。

尽管我们在2017年取得了一定的工作进展,但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在扶贫工作中,社会参与面仍不够广,产业帮扶力度仍不够大,基层结对范围仍有待扩大。这些问题仍需我们以当仁不让的意志与攻坚攀高的魄力去改善和解决。

二、2018年对口帮扶工作思路

根据中央、省、市委的要求,我区将树立“大扶贫”理念,动员全区全社会力量和资源,建立健全扶贫攻坚工作机制,以“按需而为、精准到户”为工作原则,主动做好对口帮扶这件“分内事”,力争扶贫工作走在全市前列。

(一)精密部署,加强组织领导

1.加强组织领导。突出重点,紧抓成效,集全区之力帮扶对口支援地区。成立以区委书记华伟同志为组长,区长丁晓芳同志为常务副组长的东西部对口支援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农水局;进一步强化区扶贫办组织建设和工作职能,明确一名区管副职领导专职负责对口帮扶工作,并要求区扶贫办工作人员每年1/3以上时间在对口地区开展工作。

2.完善工作机制。一是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每年对接扶贫工作两次以上;二是各街道(镇)与相关部门明确扶贫工作分管领导和联络员;三是派驻工作组常驻对口地区;四是全面开展乡镇结对。

3.突出规划引领。以产业帮扶为主抓手,加快推进精准帮扶工作。在《江北区对口帮扶(2016-2020年)五年协作规划》基础上,修编完善《江北区对口支援(2018-2020年)三年行动计划》。

4.强化资金保障。江北区财政每年落实对口帮扶专项资金不少于2500万元,其中80%用于精准帮扶和产业帮扶。

(二)精准发力,突出产业帮扶

1.注重产业培育。2018年,继续组织企业家代表团到对口帮扶地考察投资,并支援建设黑木耳、灵芝、香蕉等特色农业产业基地10个以上,通过构筑特色农业产业链,将对口帮扶成果精准落实到增强内生动力上。

2.建立帮扶机制。通过将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核心举措,结合对口地区实际,帮助建立“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农户”的产业帮扶机制,积极引导企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贫困户建立利益链接机制,通过招商引资,强化资金整合,借助社会资金合力解决贫困问题。

3.构筑品牌优势。进一步发挥江北区电商优势,加大册亨农产品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力度。协助联系农业企业、农业电商、超市等开展特色基地、特色产品合作对接,拓展当地农产品销售渠道。

4.加强旅游协作。建立旅游招商项目信息库,构建两地旅游资源交流共享平。鼓励江北区旅行社将册亨县主要旅游产品纳入主推线路,结合工会疗休养,予以大力推荐。定期组织江北旅游企业到对口地区旅游扶贫示范区、示范村、民俗达标村考察学习。

(三)精确聚焦,强化人才支撑

1.加强就业扶持。持续推进两地在校企合作、劳务对接、劳动力培训等帮扶合作,定期推送我区企业用工需求和对方劳动力就业意愿信息,实现双方信息资源的共享。我区每年为册亨县提供就业岗位信息2000个以上,助力册亨县脱贫攻坚。

2.深化人才培训。册亨县每年选派2名干部、专业技术人员若干赴我区学习交流。建立“点对点”帮扶关系,选派12所学校校长、骨干教师赴我区跟班培训。每年组建学习团队,在教育、医疗、农业、旅游等领域进行短期学习进修。探索两地远程教育新模式,“长短结合”培养更多紧俏专业人才。

3.注重短板提升。针对册亨县师资力量薄弱、教育设施与图书短缺等问题,我区将开展“甬黔情”(暂名)校园图书馆建设,通过社会捐助、政府补贴,三年内完成对口帮扶地区学校图书馆建设,实现“一人一册”课外图书目标。

针对当地专科执业医师和技术力量缺乏、乡镇卫生院基础薄弱、医疗设备无人可操作等问题,我区将指导当地完善医疗评价体系;帮助建立针对当地疾病谱的临床诊疗专科,提升乡镇卫生院医疗能力与水平;指导制定详细的人才培养计划;定期或不定期选派卫生管理、全(专)科业务骨干等到当地进行指导帮扶。

(四)精心发动,组织社会参与

1.筹集慈善捐助。积极发动社会力量,对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开展结对资助。我区首批捐助30万元慈善款,用于援助册亨县家庭困难小学生,由册亨县确定救助对象名单(1000名小学生,每人每年300元)并发放。

2.引导职工疗休养。将对口地区的优质旅游线路列入我区机关和党群团体工会疗养备选线,并予以大力推荐,以人气和口碑带动当地旅游经济发展。

3.营造舆论氛围。利用有效的宣传、引导手段和平台载体,加大对口帮扶地区脱贫攻坚工作和帮扶先进单位、个人等的宣传力度,营造全社会关注、参与脱贫攻坚的良好氛围。

区发改局
2018年6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