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牌”年糕远销香港三十余年

发布时间:2018-12-24 09:08浏览次数:

  临近年关,宁波慈城塔牌食品有限公司正值生产旺季,公司生产线正开足马力生产。“我们是慈城最早做年糕的企业,一直坚持做年糕出口。”公司总经理胡金芳告诉记者,现在香港人吃年糕认准的牌子几乎都是“塔牌”。

  慈城的年糕以选料讲究、精工制作著称,令各方食客“爱不释口”。在慈城众多的年糕品牌中,“塔牌”年糕另辟蹊径,用三十余年去唤醒港澳同胞的传统味蕾。

  “塔牌”年糕的前身是宁波良种厂,一直从事年糕生产。“改革开放以前是计划经济,买年糕是用粮票的,所以产量很少。”上世纪80年代初期,原良种厂进行了国有企业改制,借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塔牌”年糕品牌孕育而生。虽然品牌创立在1983年,但早在1982年“塔牌”年糕就乘着渡轮远销香港。

  出口的年糕采用慈城地区传统水磨工艺,经自然摊晾、风干后装桶,以冬季水温较低的清水浸泡贮藏,最大程度保留了年糕浸水不糊、韧而光滑、炒而不黏的传统风味特点。在改革开放之初,每年约有几百坛年糕运送至香港。2002年,“塔牌”与香港客户合资,企业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在品质的加持下,“塔牌”在香港的销量逐年上升。“多年来,‘塔牌’年糕一直深受香港消费者欢迎。如今远销香港的年糕数量翻了20多倍。”胡金芳指着仓库的一坛坛白底红盖包装的年糕说,香港人买年糕喜欢一条条买,买去了用去祭祖、供奉,所以现在运到香港的年糕普遍还是浸泡在水桶中的。

  品质是企业的生命——这是“塔牌”年糕始终信奉的企业宗旨。胡金芳告诉记者,近几年,在区、镇两级的帮助下,公司与慈城的种粮大户建立订单农业关系,逐步推进年糕水稻种植基地建设。目前,在慈城白米湾村有500多亩的“塔牌”年糕专用稻米种植基地,确保原料质量。

  另外,“塔牌”还是第一家自己研制用机器制作年糕的企业。机器代替手工,快速制造的年糕,那味儿还正宗吗?记者不禁感到疑惑。胡金芳告诉记者,当初第一任厂长通过多年摸索,将制作水磨年糕工序逐一搬上流水线,通过流水线来控制生产的温度、压力、湿度、磨粉细度。现在用机器做出来的年糕,咬上一口也有着手工年糕的嚼劲儿。

  “现在年糕品牌竞争力也非常大,我们慈城要抓住自己的特色,深入挖掘年糕文化,将慈城年糕发扬光大。”胡金芳说。多年来,慈城镇利用年糕文化节、吉尼斯年糕记录等形式让年糕文化深入人心;结合古镇深厚的文化底蕴,延伸宣传渠道,依托歌谣曲艺、诗词异文等载体,赋予年糕深厚的文化意义。

  据了解,慈城水磨年糕手工制作技艺早已列入浙江省“非遗”名录,今日慈城又凭借“年糕”特色非遗项目,成功创建第二批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小镇。


信息来源: 江北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