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塘街道剿灭劣V类水特色亮点工作及明年重点工作安排及明年重点工作安排

发布时间:2017-11-27 08:00浏览次数:

  一、特色亮点工作
  (一)片区作战。街道抽调各科室骨干力量成立街道级剿劣作战指挥部、裘市大河临时作战指挥部,统筹全局,发挥作战指挥室的中枢作用,推动剿劣工作规范化、制度化。街道细分出裘市片、洋市片、洪塘片、荪湖鞍山片四大片区剿劣攻坚组,各剿劣攻坚组由街道班子成员担任片长,并配有水利小专家坐阵。街道在各村级河道、小微水体首创增配了26名第一河长对片区划分进行深化,第一河长由街道各科室科长或副科长担任。
  (二)部门联合。在裘市大河流域综合治理初期,创造性地首创建立了“八枚公章综合执法机制”,由市场监管、环保、安监、公安、综合行政执法、消防、农水、国土八个部门联合敲章出具《裘市大河劣V类水整治联合通告》,整合全区所有行政执法力量,联合调查、联合认定、联合执法,成为全区一大创举。
  (三)科技治水。对接宁波市水利水电规划设计研究院专业机构第三方力量,借才引智充实水利工程人员6名,集中办公、集中议事,要求问题剖析不过夜、责任落实不隔天。街道剿劣作战指挥部着眼流域治理概念,积极研究投放有益菌降解、沉淀剂凝结、植物生态净化、泵站翻水助流等方案的可行性,并在部分河道断面通过铺设生物挂膜,再辅以生物降解菌投放等方式达到黑臭水体消除、小微水体治理目的。
  (四)网格治水。根据区域特点将多个基层网格组合划片,,连片推进,建立全面覆盖无缝衔接的基层治水网络,以网格为平台,以党员为引领,对所有网格实行统一编码,统一管理。建立网格“4+X”模式,即每个网格配备一名网格长,一名网格指导员,一批草根网格员、一批对口网格员,X个网格服务团队。依托“四个平台”和“E宁波”收集平台,网格员对日常巡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随时拍照、上传,问题当日备案,次日解决率在95%以上。
  (五)党员治水。开展千名党员助力剿灭劣V类小微水体专项行动,百余名党员共同宣读倡议书,举行村级党员“塘渠沟长制”的立牌仪式,发动辖区内108个支部,2000多名党员参与小微水体认领整治和落实督查工作,形成党员“红色细胞”示范带动,“志愿者+”模式辅助的全民剿劣热潮。
  (六)“1+3+1”河道巡查机制。街道构建起“街道—片区—村(社区)—网格”四级治水网络,形成“1+3+1”河道巡查模式,即一个河长总牵头,带领河道联络员、河道网格员、 “第一河长”三方,在一个洪塘特色河道养护单位的配合下,实现全街道49条河道、54处小微水体、78公里总长、125.8万平方米总水域面积的全覆盖。
  (七)“物业化”河道养护机制。第三方河道养护单位实现全面“物业化”管理,并配有“洪塘巡河”特色logo和统一制服、统一车辆、统一船只,养护单位1名管理人员长驻街道剿劣指挥室,每日分解落实河长交办工作,定期汇总流域治理情况、排口统计更新情况、河道养护工作台账。巡查及养护情况日常通报并通过街道级“五水共治工作简报”形式下发,在纪委处报备。
  二、明年重点工作安排
  (一)成立街道级“河长办公室”。根据《洪塘街道全面深化河长制工作方案(2017-2020年)》要求,对“河长制”深化至“流域河长制”并逐渐结合洪塘实际形成洪塘特色治水长效新机制。
  (二)建立治水资源信息库。做好重点河道的养护和监测,确保河道及小微水体水质不反弹。建立系统化、规范化治水剿劣“资源信息总库”,保证各类水体“一河一策”、“一点一策”、工程进度等均有据可查。
  (三)加速推进水环境治理长效工程。对工程项目安排专人实时跟进,分片区动态排名,要求河长将检查河道工程进度纳入日巡查记录中。
  (四)配合海绵城市示范区建设。继续推动治本工程海绵城市工程的落地。推动和协助整个洪塘南部流域的海绵化改造,按照海绵城市的要求,三年后,洪塘的水将达到四类。

作者: 洪塘街道
信息来源: 江北政府网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