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黑臭河 江北在行动

发布时间:2016-11-23 08:00浏览次数:

  居无水不灵,江北境内河道、水库、山塘密布,但河水发臭、发黑一度成为一些河流的“常态”。近年来,按照建设宜居宜业现代化滨水品质城区的目标,我区全域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持水岸同治,制定以《江北区推进“五水共治”工作指导性意见》为纲要,5个专项方案为骨脉的1+X治水总体框架体系。一系列措施相继落地后,我区垃圾河、黑臭河基本绝迹,区域水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近年来,我区大力推进姚江干堤、姚江东排、江北大河、中横河、郭塘河等重点水利项目,累计完成投资超20亿元,累计清淤河道190公里。同时,开展垃圾河、黑臭河治理,累计治理“三河”近130公里,并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通过大力推进治水,一批新建水利工程投入使用,河道行洪排涝能力得到明显提升,一批影响区域环境的污染源得到根本整治,一批群众反响强烈的“三河”得到有效治理。日前,江北生态文明建设再添硕果,江北成功跻身“国字号”生态区行列,荣膺“国家生态区”称号。
  甬江治理乌隘河生活垃圾顽疾
  随着“五水共治”行动的全面推进,我区不少河道变得越来越美,河道边居民的生活环境也得到了保障。乌隘河位于甬江街道压赛乌隘自然村,全长约370米,河道东与庄东河相连,西与压赛-大通河相连,两侧聚集大量住宅和集市。现居住人口约有800人,产生大量的日常生活垃圾。在庄东河东侧,临近乌隘河的机场部队区域,原先更是居住着300余户外来人口,河道保洁压力巨大。
  附近一村民说:“早上会有人来捞过一次垃圾,河水当然干净,但是等到下午四五点钟的时候,河里又都是垃圾了。”下午五点钟的时候,乌隘河河面上果然漂浮着不少塑料袋、西瓜皮、菜叶子,甚至还有酱油瓶。仅仅过了几个小时,这些垃圾是哪里来的呢?此时正是饭点,在乌隘河西段的一户村民将灶台和洗衣台都搭在了河边,洗衣洗碗之后的生活污水直接流进了河里,河面上立马飘起了一层白色肥皂泡,流向下游。
  除此之外,在乌隘河东段的集市上,不少摊主也将一些垃圾随手扔进了河里。一位女摊主说,往河里扔垃圾的现象一直都存在,无论是河边的村民还是集市上的店家,都会往河里倒污水和垃圾。“我知道这是不对的,但是看到大家都在倒,自己也习惯性地往河里倒了,下次不会了。”女摊主反复地说。
  刘先生在河边住了好几年,是乌隘村的老住户了,他说:“自从去年上半年来治理过以后,河水已经干净了很多,现在基本上每天早上都有人来打捞垃圾。但是这些都是治标不治本,附近的人都往河里乱扔垃圾,主要还是大家习惯不好,随手乱扔河水肯定就脏了,也很不好看。”
  甬江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孙宏说,因为乌隘河两侧聚集的大部分都是外来务工人员,环境卫生和保洁意识普遍不高。从去年开始,甬江街道从多个方面入手开展乌隘河的治理。由区城管局实施的河道截污工程,通过截污纳管消除污水直排现象;由街道实施的河道清淤工程,清除河底长期聚集的淤泥和垃圾;通过建造翻水站,使乌隘河及相关河道河水处于流动换水状态,保持水体质量;通过河岸综合整治提升河岸绿化和环境;七月下旬街道集中力量对机场部队区域居住的300多户外来人口进行了搬迁,有效解决了该区域生活污水直排等污染源问题;强化河道保洁力度,从11月份开始,河道保洁由原来的一天两次改为12小时动态保洁。
  现在提起途经村里的这条乌隘河,乌隘村的夏先生一脸的感慨:以前,村庄生活垃圾直排河道内,加上清理不及时,发黑发臭的河水让周边的村民啧有怨言。现在整治之后,河道又变回了记忆中的模样,环境优美了许多。
  庄桥河美丽回归带动老镇区华丽蜕变
  庄桥河是庄桥街道的母亲河,流经整个庄桥老镇区,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庄桥百姓。然而,随着经济发展,母亲河的水质一天天变差。今年,街道亮出了“标本结合治理庄桥河”的决心,通过强排工程、截污、拆违、景观提升同步进行的方式,从根本上治理庄桥河及周边区域,还庄桥河良好的水环境,提升河岸周边的人居环境。
  日前,庄桥街道已完成庄桥河的清淤工作,并依法拆除庄桥河沿岸20米范围内的违法建筑,对庄桥河的其他几项治理工程也在有序推进中。庄桥河截污工程设计标准为1万人排污,随着外来人口的大量集聚,现已增加到3万多,超出了承载能力,加上个别截污管网老旧破损,导致部分污水渗漏到河道中,造成水质变差。为此,街道制定了立整立改方案。通过强排工程、截污、拆违、景观提升四步走,改善庄桥河及老镇区区域的整体环境。“我们既要‘面’子,更要‘里’子。”街道建设管理服务中心主任杨勇介绍,着手制定的污水治理集中攻坚方案,采取综合治理措施,通过完善流域化治理办法,努力改进区域水环境质量。
  截止目前,庄桥河强排工程已经全面投入使用,庄桥河李家水闸、孔家水闸8月份已投入使用,孔家水泵房及配电房土建8月底完成,泵房设备及发电机组9月底已经安装完毕,电力部门已经于10月完成用配电设备安装及用电接入。庄桥河沿河截污纳管工程截止9月底前,已全部完成宁慈公路—双庆桥全长2.4km污水管,所有沿河截污井电动闸门改造、2座截污井刀阀式改造和新建2座提升井均已完工,庄桥河沿河截污提升工程已全面投入使用。
  庄桥的历史底蕴在老镇区,而老镇区的核心圈在一河两路(庄桥河、河东路及庄桥大街)。庄桥最近实施的“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核心就是解决老镇区内涝问题并利用翻水保持水体活动、提高水体活性。庄桥街道采用“外部围挡、内部强排”的策略,形成以庄桥河“集中收纳、统一提升排放”的排涝体系。工程总投资600多万元,从今年5月进场施工,到目前为止已全面完成。后续还将对庄桥河两侧污水管道及截污体系作全面的清理、养护、维修和更新整治。庄桥河的大力整治,将为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目标打下基础,未来庄桥将依托一河两路景观提升,围绕新农贸市场,以一河两路为中心,扩散到解放路、新都路、丽庄路、外环东路、公园路、车站路其他老镇区的六条道路,以这八条路的“四横四纵”为整治抓手,由线及面到整体的提升,拆除违建、拓宽道路、统一店招、绿化提升、景观护栏、人行道及立面提升,引进好的业态,结合江南水乡风韵及周边苏联式建筑,把握庄桥历史的蓝图,打造有记忆的街区,有故事的小镇。
  洪塘西江村“垃圾河”再现水清河畅
  “现在可好了,河道清理以后,垃圾、浮萍没了,河水清了,村里的人都喜欢在河边散步。”提起最近村里两条河道的变化,洪塘街道西江村村民刁海良一脸的感慨。原来,刁冯河、朱家河这两条西江村村级河道,以前由于历史原因,水面漂满浮萍,河道淤塞,水流不畅,成为了周边村民避之不及的垃圾河。
  作为西江村党支部书记的刁国东,对这两条垃圾河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了改善村民们的生活环境,刁国东主动担起了两条河道的河长职责。当今年8月初得知这两条河被区联合检查组评定为“垃圾河道”,并下发了整治通知时,刁国东坐不住了,他跟村两委会班子成员商量后,决定立即开展垃圾河“宣战”行动。
  整治工作一开始,刁国东每天早晨5点不到,就带领村干部、村民一起清理垃圾、打捞树枝。除了处理大量的村务工作,刁国东一有空就直奔河道整治现场参与指挥、监督,每天“泡”在整治现场的时间都在两三个小时以上。就这样,在刁国东等村干部的带领下,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到了保护河道的队伍中。经过全村共同努力,现在西江村两条河道河岸垃圾没有了,水面上的枯枝落叶清理干净了,河面变得更为宽阔,水的流动也更为顺畅了。
  同时,洪塘街道对西江村实施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处理工程,通过纳管接入生活污水处理终端进行集中处理,污水处理的设计规模达150立方米/天。工程对该村原有五个老旧公共厕所的化粪池一起进行改造,并将公共厕所的废水接入终端,实现统一处理。去年,洪塘街道在启动南部片区西洪、朱界、裘市三个村庄的生活污水提升工程的同时,还对北部片区鞍山村已有生活污水处理工程进行升级改造,进一步完善和提升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能力。
  西江村刁冯河和朱家河的变化,也得到了区联合检查组的“点赞”。8月份,检查组在“回头看”的过程中发现,西江村这两条河变化很大,给检查组带来了很大的惊喜。“搞一次‘大扫除’不难,难的是如何一如既往地保持下去。”刁国东表示,接下来,他们将在上阶段清理河道的基础上,进一步跟进展开河道清淤工作。同时,对河道两侧原来畜禽养殖户等20余户村民留下的上千平方米违章建筑,及时予以拆除并平整,还河道两岸整洁面貌。此外,还将着力加强河道日常巡查和保洁力度,从“间断突击式”向“持续常态化”转变,以“河长制”来推动“河长治”,切实提升河道保洁工作成效和水平。
  慈城护城河:告别黑臭重拾水乡韵味
  今年6月以来,慈城镇南门村、勤丰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和西护城河两侧各20米范围内的改造提升工作相继启动。工程完工后,将使护城河边800余户居民的生活污水得到纳管处理,从而结束以往污水直排污染河道的历史。
  慈城镇护城河是环绕慈城古县城的重要河道,是展示千年古县城水乡风貌的重要窗口。然而,由于河道沿线居民集中,两岸大量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道,使河水发黑发臭,失去了往日的风姿,周边群众意见很大。如今,在慈城镇的大力整治下,这条记忆中的美丽护城河又将重新回到人们身边。
  据了解,护城河包围慈城古县城,全长约4公里,流经南门村、东门村等几十个自然村,沿河居住着大量人口。慈城镇东门村的村民朱师傅说,他自己从小在河边长大,原先的河水清澈见底,但是近几年来,河水的水质每况愈下,原本清澈的护城河逐渐变成了一条黑臭河。“特别是到夏天,天气热,河水有时会发黄、发黑,路人走过或者居住在岸边的居民,有时会闻到一股很刺鼻的味道。”
  为解决护城河发黑发臭的问题,慈城镇从两年前开始着手治理,但治标不治本,效果只能保持一段时间。今年3月,我区出台了《慈城镇护城河专项整治方案》,力争通过两年时间的努力,彻底改变护城河周边环境。为彻底根除护城河的顽疾,慈城镇打出了清淤疏浚、拆违棚改、截污纳管等系列组合拳,先后对护城河东段河道进行清淤疏浚,并对河道沿线的几个村庄进行了截污纳管,有针对性地展开拆违、棚改以及解放河拱涵清淤工作。
  整治工作开展以来,慈城镇已对护城河全线进行了清淤,关停了沿线养猪场,清理了区域内破烂王,打通了西护城河(大西门段)的卡口,违建拆除面积超过1.5万余平方米。今年启动的解放河拱涵清淤工程,已于今年7月竣工。沿线南门村、勤丰村生活污水截污纳管己完工,西护城河沿岸区域棚改工作扎实开展,截污纳管有序推进。至2017年底,护城河水环境将得到明显改善,千年古县城有望重焕水乡风貌。

信息来源: 江北政府网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