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2951491/2011-37007 | ||
文 号: | 主题分类: |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体裁分类: | |
发布机构: | 宁波市江北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成文日期: | 2011-06-24 |
谢再省委员:
您好!《我区需积极应对“用工荒”加剧的建议》收悉,衷心感谢您对劳动保障工作的关心!现将建议答复如下:
当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普遍出现用工难情况,这一问题引发原因是多重而复杂的,您的建议对我们工作的开展很有启发和借鉴作用。为此我局召开了专题分析讨论会,以“劳动保障服务民生360度”行动为载体,落实跨省协作、定向招引、订单培训等诸多助推企业发展的举措,同时,会同人事、教育、建设等提案协办部门进行分析讨论,重点开展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跨省协作,实现与企业用工需求“零距离”对接
坚持深入企业走访,落实100家重点企业用工动态每月监测制度,及时掌握企业人员变动和用工需求情况,加强用工服务的针对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构建劳务协作网络。目前我区已与20余个省外劳动保障部门建立劳务合作关系,建立劳务基地和技工培养基地30余个,20多所省内外职技院校与我区企业建立起了校企合作关系,开展了 “双百联动”、“职业院校江北论道”、“博士团江北行”等颇有实效的活动,为引进专业人才、中高级企业管理人才打下良好基础。下步将努力拓展省内外定点劳务输入基地的数量、范围,今年计划新增人力资源输送合作基地2-3家,计划建立网络交流平台,同时运用劳务合作网络,以“请进来”实行劳务对接、“走出去”组织异地招工等方式,为企业引进适岗对路的技能型人才和紧缺劳动力。
二、定向招引,实现与企业用工标准“零距离”对接
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市场功能,开展短期化、小型化、特色化的招聘洽谈会,形成多层次、立体化的招聘服务体系,全年计划举办就业洽谈会36场。今年仅春节后我们已组织“春风送岗位、就业在江北”大型供需洽谈会、江北万达专场招聘洽谈会等十余场洽谈会,下步计划举办外资企业、民营企业专场等针对企业的特色专场招聘会。同时我们还将组织辖区企业赴湖南、青海等外省市劳务对接基地参加招聘会,实现“定向送岗”。
三、订单培养,实现与企业具体工种“零距离”对接
加快开发适应产业变化的新职业、新技术的培训项目,提升培训专业层次,为企业输送合适的技能人才。同时加强职业培训体系建设,建立健全规范化、社会化、多层次的职业培训体系,与辖区企业联合,根据企业发展需求和新开企业开工要求,开展在岗职工培训,帮助企业提升职工技能素质,推进中高级技工培养。加强毕业生实习基地建设,提高实习生留企比例。我区目前共建有市、区两级毕业生实习基地33家,区财政对进入基地实习的大专以上毕业生给予生活补助。下一步,将深化实习基地建设,配合企业加强毕业生实习指导,增强实习生对企业的归属感,提高实习结束后毕业生留企工作的比例。
四、就地留人,实现劳动力返程就业“零距离”对接
落实企业吸纳就业困难人员社保补贴、企业稳定就业岗位补贴等市、区各级政策,帮助企业减轻用工负担。同时进一步加强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指导,引导企业营造良好的用人环境。向企业发放《宁波市市区企业人力资源市场工资指导价位表》,引导企业根据市场情况适时调整工资水平。开展“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培训,助推企业加强人性化管理,提高员工待遇。探索建立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的长效机制,致力打造“诚信企业”品牌,倡导企业向社会承诺按时足额发放工资,营造和谐的用工环境,增强务工人员归属感,进一步稳定企业职工队伍。
五、提高教育住房水平,解决新市民的后顾之忧
贯彻落实国务院提出的“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公办学校接纳为主”原则,解决新市民子女接收义务教育问题。据2010年9月统计,新市民子女在我区接受义务教育人数为16237人,其中小学11716人,初中4521人。区属公办学校共接纳11433人,占新市民子女就读人数的70.4%;民办新市民子女学校共接纳4804人,占新市民子女就读人数的29.6%。对符合条件的新市民子女实施减免和补助。2010年7月和12月,通过学校和区教育局两次两级审核,对在民办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就读的符合免费条件的给予原公办学校学生杂费、课本费和作业本费的补助,补助金额25万余元。对在民办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就读的符合入学条件的学生给予原公办学校杂费部分的补助,补助金额10万余元。对外籍务工人员经济条件困难家庭实行人均每年500元补助,一次性发放7万元。加大对新市民子女学校的规范、管理和扶持力度,实施公办学校挂钩帮扶机制,对学校的设施设备添置、校舍维修、安全卫生保障、师资培训等方面予以政策支持。同时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教师实施补助,通过提高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教师的待遇,激发教师的积极性,2010年对外来务工子女学校教师补助约70万元。区委、区政府非常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将改善人才居住环境作为引进人才的重要手段,因此建设人才公寓已被区委、区政府提上议事日程,尽快启动人才公寓建设,为人才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
我们相信在政府、企业等各方的共同努力和协同配合下,企业招工难题会逐步得到缓解,企业发展也将获得更佳的社会环境。
再次感谢您对我区劳动保障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二○一一年三月十七日
(联系人:郑翠敏,联系电话:87667281)
主题词:劳动保障 提案 答复 函
抄送:区政府办公室,区政协提案委。
宁波市江北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办公室 2011年3月22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