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透明政务>政务公开>通知公告

《宁波市江北区主城片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批后公布

发布时间:2025-08-11 15:00来源: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江北分局浏览次数:

《宁波市江北区主城片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于2025年7月15日经宁波市人民政府批复同意,现根据《浙江省国土空间规划条例》相关要求,将规划主要内容公布如下:

一、规划范围

本规划范围为外滩、文教、洪塘、庄桥、甬江、孔浦、前江7个街道和慈城镇绕城高速以内区域,总面积约108平方公里。

二、规划期限

规划基期年为2020年,规划期限为2021-2035年,近期到2025年。

三、规划定位

1.主体功能定位

主城片区主体功能区定位为城市化优势地区,外滩街道附加功能定位为历史文化资源富集地区。

2.规划发展定位

顺应发展趋势,落实上位战略要求,全面开创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精致城区样板”,奋力打造创新创业都市经济核心区、国际人文魅力客厅承载区、和美宜居幸福生活实践区、智慧生态现代治理标杆区。

四、严格落实空间控制线

严守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耕地保有量不低1380.17公顷(2.0702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1191.27公顷(1.7869万亩);落实城镇开发边界面积7042.85公顷,规划范围不涉及生态保护红线。

细化落实城市蓝线、城市绿线、城市黄线、城市橙线、城市紫线、道路红线等城市重要控制线,细化落实基础设施控制线、灾害防治控制线、历史文化保护线等其他空间控制线,划定村庄建设边界。

五、国土空间总体格局

构建“两心三带、五片多区块”的国土空间总体格局。其中:“两心”为三江口核心区和姚江北岸副中心。“三带”为姚江-甬江滨江魅力带、沿北环融合带和环绕城生态带。“五片”,分别为拥江活力片、产城提质片、北郊都市农业片、魅力山水片和潜力发展片。“多区块”为近期发展重点区块,包括湾头区块、永红区块、文创港区块、甬江科创区江北区块、甬江城市更新区块、洪塘城市更新区块、庄桥城市更新区块、前洋投创区块、新兴产业园区块、轨道TOD综合开发区块、荪湖区块等。

六、规划用途分区和用地结构

遵循全覆盖、不重叠的基本原则,细化落实上位规划确定的规划用途分区。主城片区国土空间共划分为农田保护区、生态保护区、生态控制区、城镇发展区、乡村发展区、其他保护利用区共六类用途分区。其中,城镇发展区进一步细分为居住生活区、综合服务区、商业商务区、工业发展区、仓储物流区、绿地休闲区、交通枢纽区、战略预留区。乡村发展区进一步细分为村庄建设区、一般农业区、农田整备区、林业发展区。

落实上位规划各项约束性指标,严守国土空间发展底线,以“和美创智城区”为目标,保护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满足生态保护需求,合理布局城乡建设用地和基础设施建设空间。

七、公共服务设施体系规划

坚持以人为核心,完善教育、医疗、养老、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布局。融入15分钟生活圈理念,聚焦“一老一小”服务场景,规划形成18个城镇社区生活圈和3个乡村社区生活圈,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全域覆盖。

八、综合交通

构建一体融合、便捷高效的综合交通体系。落实铁路、高速等对外交通线位;强化轨道交通网络、打造“六横七纵”的骨架结构路网形态,提升组团间联系、强化组团内各片区联系;推进公共交通、慢行交通等绿色交通建设,持续增加社会公共停车场供给。

九、历史文化保护

规划构建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名村与传统村落、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地段、文物保护单位(点)、历史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地下文物、历史环境等多要素的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加强对江北主城片区历史文化发展脉络的整理和保护,完善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名录,延展保护对象。做好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宁波历史城区江北部分、天主教堂外马路历史文化街区、马径历史文化名村等各类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活化利用。

十、基础设施和综合防灾

建立城乡统筹、安全优质、绿色智慧的市政基础设施体系。充分衔接供水、排水、电力、燃气、环卫等市区级专项规划,科学确定各类市政基础设施的规模和布局,因地制宜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城乡之间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提高设施使用效率。建立以人为本、高效协同、健全稳固的防灾减灾体系。提升城市生命线安全运行能力、提高城市应急响应能力和恢复能力,全面推进灾害防治能力现代化建设。

十一、详细规划编制单元划分与控制要求

通过规划整合,划定26个详细规划编制单元,包括21个城镇单元,5个村庄单元。规划编制单元控制指标主要包括总面积、居住人口规模、主导功能、重大设施配建、控制线、名录等控制内容。编制详细规划时应落实到各个编制单元,不得随意变更。

十二、规划实施保障

规划采取分阶段实施策略,明确近期与远期目标。形成乡镇(片区)级规划数据库,纳入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和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强化边界管控和用途管制,加强规划全周期动态实施监管。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为支撑强化规划全生命周期管理,为国土空间规划在各环节的深入实施制定有效的保障措施。






信息来源: 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江北分局